太多的人喜歡做領導者,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追隨者成就領導者,領導者來源于追隨者;追隨力催生領導力,領導力來源于追隨力。沒有追隨者的領導者是個“光桿司令”,不能形成領導氛圍。有人喜歡成為領導者是因為其可以對別人發號施令、享受權力與榮譽,以至于許多人都在全力以赴地研究領導力、學習領導力、培養領導力,目標是讓自己成為領導者。但是學習了領導力以后,他們卻獲得了一些“特質”:看誰都像下屬,對誰都想施加影響,變得比較強勢,容易咄咄逼人、以勢壓人。所謂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對別人強勢,別人也以強勢回應。如果下屬用領導力壓制了上司,則不利于自己的晉升,因為領導者提拔的是要做自己左膀右臂的人,而不是鉗制自己的人。
人的左膀右臂與頭腦是什么樣的互動關系呢?頭腦通過發出信息來指揮手腳,手腳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頭腦發來的指令,對頭腦要忠心耿耿,故手腳對頭腦來說要恪守一個“忠”字。頭腦要愛護好手腳,不要令其受傷,頭腦對手腳要有大愛之心,故頭腦對手腳來講,要恪守一個“恕”字。
如果領導者為“頭”,下屬為“手腳”,則“頭”與“手腳”的關系可以比喻為上下級的關系?!墩撜Z》中的治國方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求每個人把自己該干的工作做到最好,把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演好,這樣的上下級關系就是和諧的領導者與追隨者的關系。
領導者居上位,屬于陽;下屬居下位,屬于陰。如果下屬強勢,則屬于陰盛陽衰;如果領導強勢,則陽盛陰衰。如果一方只強調了自己而忽略了另外一方,則相當于只有陽沒有陰,或者只有陰沒有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陽和合才能化生萬物。上下級關系不和諧就是陰陽不平衡,不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陰陽平衡的上下級關系就是領導者與追隨者的關系。
為什么今天的人難以被領導?因為他們學習和鍛煉的都是領導力。他們愿意領導別人,卻不愿意接受別人的領導,令上司難以捉摸。許多人沒有培養出骨干的素質和能力,卻要擔當骨干;沒有積累足夠解決問題的經驗,卻要居高位去解決更多人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領導能力卻還想當領導。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做好追隨者,因為領導力來源于追隨力。
做領導者之前先做追隨者,就如同做父親之前要先做兒子,從任何一個高層領導者的簡歷中都可以發現這一點。追隨者是與領導者有同樣目標和價值觀的人,因此積極主動地做事,把上級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在成就領導者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和組織。追隨者要有追隨者的心態,才會產生追隨者的行為。人人都是追隨者,追隨領導者是因為領導者是橋梁,可以幫助自己到達彼岸。人因為有所追求才會偉大,因為有追隨力才活得豁達。個人追隨的是自己的夢想,而全中國人民追隨的則是“中國夢”。
筆者在二十多年教學與研究領導力的基礎之上,寫出本拙著,目的是揭示追隨者的心態與行為,回答什么是追隨者,什么是追隨力,為什么要追隨,如何追隨,追隨最終的目標是什么等問題。只有塑造出和諧的追隨者與領導者的關系,打造幸福組織,才能篤行致遠,最終達到最美好的組織與社會狀態。若本書有描述不到位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最后,筆者感謝自然基金創新群體項目“復雜變化環境下企業組織管理整體系統及其學習變革的研究”(項目號:71421061,71121001)的支持,感謝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互聯網+’促進制造業創新驅動發展及其政策研究”(批準號:17ZDA051)的支持,并向以下給予此書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他們是孫同立、陶驁、韓少華、任煒、周愈堯、邱樹偉、何欣、張永民、劉娜、武寶忠、胡鳴、艾艷青、楊禎沛。
作者 吳維庫
2017年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