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河南——新生甲編

魯迅計畫刊行文藝雜志,沒有能夠成功,但在后來這幾年里,得到《河南》發表理論,印行《域外小說集》,登載翻譯作品,也就無形中得了替代,即是前者可以算作《新生》的甲編,專載評論,后者乃是刊載譯文的乙編吧。留日學生分省刊行雜志,鼓吹改革,乃是老早就有了的事,兩湖江浙出的最早,在我往東京的那時候,有的就已停刊了。《河南》系是河南留學同鄉會所出,是比較晚出的一種,其第一期出版時日是一九〇七年的十二月,大概至多也出到十期吧。魯迅在第一期上邊發表了一篇《人間之歷史》,寫作的時期自然更在其前,那時候是還住在中越館里,河南的朋友只有我的一個同學吳一齋,但來拉寫文章的卻并不是他,乃是安徽壽州的朋友孫竹丹,而《河南》的總編輯則是江蘇儀征的劉申叔。稿子寫好,便由孫竹丹拿去,日后稿費也是由他交來,大約待遇總要比書店賣稿好些吧,就只是支付不確實,雖然不至于落空,但總之拖延是難免的。那時節問孫竹丹,他總說,程克現在旅行,等他回來時一定送來。程克記得也是民國初年的一個議員,那時不知道在學什么,為什么老是在日本旅行,也不明白他與《河南》的關系,是同鄉會長么,是雜志社長,還是會計呢?總之關于這月刊雜志的一切都不明了,只聽得一種傳說,說河南有一位富家寡婦,帶著一個獨生兒子過活,本家的人覬覦她的財產,陰謀侵略,她覺得不能安居,只能叫兒子來東京留學,自己也跟了出來,她把一筆款捐給同鄉會,舉辦公益事情,一面也求點保護,這樣便是《河南》月刊的緣由,至于事實有無出入,那就不得而知了。劉申叔是揚州有名的國學世家,以前參與《國粹學報》,所做文章久已聞名,這時在東京專替他的夫人何震出名,創辦破天荒的女性無政府主義雜志,尤其聲名很大,這事常有龔未生來談,從章太炎和蘇曼殊方面得來的消息,所以知道得很多。他為《河南》做總編輯,是否也是像《天義報》似的出力宣傳“安那其”主義,卻記不得了,似乎也不可能,而且無此必要吧,大約只是寫他那《國粹學報》派煩冗的考據文章,至于談論的是什么事情,那因為年代太是久遠,已經全不記得了。

我對于《河南》的投稿,一共只有兩篇,分在三期登出,因為有一篇的名目仿佛是“論文學之界說與其意義,并及近時中國論文之失”,上半雜抄《文學概論》的文章,湊成一篇,下半是根據了新說,來批評那時新出版的《中國文學史》的,這本文學史是京師大學堂教員林傳甲所著,里邊妙論很多,就一條一條的抄了出來,不憚其煩的加以批駁,本來就可以獨立的自成一篇,卻拿來與上篇聯合了,因為魯迅在《墳》的題記上說,“那是寄給《河南》的稿子,因為那編輯先生有一種怪脾氣,文章要長,愈長稿費便愈多。”此外另有一篇,那就很短了,題目是“哀弦篇”。魯迅一總寫了六篇文章,兩篇是談文藝的,《摩羅詩力說》分作兩次登載,是最為用力之作,又有《裴彖飛詩論》惜未曾譯全,因為這些詩人是極值得介紹的,此外四篇則屬于學術思想范圍,是在西片町所寫的了。當時也拉許季弗寫文章,結果只寫了半篇,題名“興國精神之史耀”,躊躇著不知道用什么筆名好,后來因了魯迅的提議,遂署名曰“旒其”,(俄語意曰“人”,)這也是共同學習俄文的唯一紀念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无锡市| 临武县| 建水县| 门头沟区| 华容县| 岳阳市| 建平县| 平利县| 家居| 循化| 临泉县| 漠河县| 通江县| 沽源县| 德化县| 鄂州市| 莫力| 阿拉尔市| 高邮市| 凤阳县| 长乐市| 曲靖市| 昌吉市| 嘉义市| 青海省| 哈密市| 潞西市| 渝中区| 饶平县| 博白县| 随州市| 肥城市| 卢湾区| 托克逊县| 略阳县| 临颍县| 茌平县| 曲麻莱县| 西畴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