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亂將起
- 大漢咸魚
- 哼嘿
- 2014字
- 2018-12-03 12:00:00
荀彧很為難,益州、揚州、荊州三地,荀家皆是沒有舊識,若是貿然搬遷,勢必會遭到當地士族的打壓,日子也不會過的很舒暢。
“子巽所言,荀彧思慮良久,但吾荀家與此三州并無交集,冒昧前去,恐非易事啊!”荀彧面露難色,拿不定主意。
這個時候,不等林風說話,張機已然開始了助攻。
張機也非愚鈍之人,見林風對荀彧如此上心,心中已然知道林風的心中所想。
張機上前,挽住荀彧之手,笑著說道:“文若此言,置愚兄于何地?若文若不嫌棄,舉家遷往南陽如何?南陽乃是大郡,姑且容得下文若這人中龍鳳!”
“這?”
荀彧詫異,顯然沒有想到張機會于此時出面,要知道南陽雖為大郡,但是其中利益劃分早已飽和,各士族勢力雖不及郡守張氏,但是若想就此扎下腳跟也是非常之難。
張機見荀彧遲疑,知道這是士族的通病,握著荀彧之手,笑道:“文若所憂之事,斷可放心,有家父居于南陽,有何懼之?”
顯然,張機把自己那個任南陽太守的父親搬了出來。
“文若兄若是顧忌家業,恐不必如此,天下已亂,需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林風見此,看著荀彧淡笑道。
果然,林風的話打動了荀彧,亂世之上,一切皆有可能,為何僅僅計較于一郡之勢力!而置千秋之業于不顧?
“既如此,那在下就此動身!趕赴南陽,還望仲景兄知會一二!”荀彧也不是婆婆媽媽的人,下了決定,就立刻想要動身。
“既然如此,那張某也當先回南陽,打點一二!”張機見荀彧答應,心中不僅僅是替林風高興,也是替自己那父親高興。
荀氏進來幾輩皆是能人輩出,若是有這些人相助,張機之父定能安然的處理郡內的大小事務。
“仲景兄剛至雒陽,舟車勞頓,如若立即動身,身體豈能吃得消!仲景兄書信一封,交于文若即可!”荀彧也是知道張機剛剛才來到雒陽安頓下來,身體定然有些疲憊。
哪料張機灑然一笑:“如此距離,何累之有。吾先前為求學良醫,跋涉千里尚有余力,區區此事,何足道哉!文若只需回家整備,到時某便隨文若一同前去,也好互相照應。”
荀彧有些遲疑,看了看林風,繼續對張機道:“仲景兄若隨文若回南陽,那子巽公府復試該當如何?”
張機聞言一怔,自己倒是把林風忘在一旁。
荀彧見此,心中已然有了計較,道:“既如此,吾讓舍弟帶領家人跟隨仲景兄,荀彧留下跟隨子巽完成那公府復試,如何?”
“如此甚妙!”
張機與林風相視一笑,異口同聲。
見此,幾人又是寒暄兩句,荀彧又是急匆匆的離去,回道家中,勸說自己的叔父荀爽等人。
林風與張機看著荀彧離去的背影,沉默半晌。
突然,張機轉過身來,看著林風:“子巽,既然如你所言,雒陽即將大亂,為何子巽不隨師兄一同回南陽?孝廉之名雖重,尚且重不及性命,此時子巽需思慮斟酌啊!”
聽著自己師兄的關心之言,林風內心一暖,笑著回道道:“師兄暫且放心,雒陽雖亂,現在還不至于大亂,況且林風此次只為公府復試而來,不會身犯險境,置自身于危難之地,況且還有文若兄相助,師兄大可放心。”
張機聞言,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這師弟的能力。
這時,林風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對著張機道:“若是雒陽大亂之時,百姓必當逃難,師兄需告知伯父,陳兵魯陽境內,謹防盜賊橫行,如此也可防止賊兵寇略!”
林風這句話說得絲毫沒有前奏,但是張機知道自己這個師弟很神秘,也是點了點了頭,表示自己會將此事告訴自己的父親。
其實林風在意的不是那些個什么流民百姓,而是那個志大才疏的袁術。
歷史上的袁術就是從洛陽奔逃出來,盤踞在魯陽一代,后來又與那孫堅相互利用,使得袁術得以占據南陽,終成一鎮諸侯。
林風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南陽現在是林風的依托,決不能讓其失落。林風又不知道那袁術究竟什么時候逃出洛陽,只能是先讓張機陳兵魯陽,希望能制止袁術逃奔魯陽境內。
說道這里,張機也是命下人將自己的行禮重新裝點,準備回返南陽。張機也不急,畢竟那荀家即使是輕裝簡從,也不是今天就能收拾完全的。
一天的時間逐漸過去,但是京城之上的人們仿佛也是得知了什么消息,昨天還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今天卻是人影散亂,見不得幾個人,顯然,這是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
天色將黑,宮門之外不遠處。
一魁梧大漢,身著錦衣,行走在去皇宮的路上,身后跟隨著一行士卒。
錦衣壯漢身后,一文官滿頭汗水:“太后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
那壯漢不以為意:“太后乃我一母同胞,如今詔我,有何禍事?”
其身后一將領閃出,容貌不凡,對著壯漢抱拳道:“今謀已泄,事已露,大將軍尚欲入宮耶?不若先將十常侍喚出,如此入宮方保無虞!”
原來,那錦衣壯漢乃是大將軍何進,奉何太后詔,進宮議事。先前勸阻文官乃是主播陳琳,后者武將乃是袁紹袁本初。
大將軍何進聞言一笑,道:“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
袁紹說:“大將軍既然執意前去,容再下引甲士伴于左右,以防不測。”
何進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袁紹見狀,也是不再言語,而那先前極力勸誡的主簿陳琳,卻是長嘆一聲,其從大將軍一路追隨至此,乃是想勸解何進,不想何進剛愎自用,完全聽不見去。
陳琳無奈,脫離隊列,趕回大將軍府,處理自己麾下的事務,以及應對可能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