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你的學習力(《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哈佛商業評論
- 916字
- 2019-02-18 17:20:38
序 潛力成為識人新標準
如何選到最合適的人才,似乎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無非是能力、資歷、學歷和經驗這一套,尤其是能力一向被企業看重。但在今天,這種選拔標準已經過時。億康先達國際人力資源咨詢公司(Egon Zehnder)的研究表明:企業應以候選人的潛力為重,潛力是指有能力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并能持續成長和不斷挑戰新角色,它比智力、經驗和能力都重要。管理者必須以五大關鍵指標衡量候選人是否具有潛力:正確動機、好奇心、洞見、參與和決心。
人才識別經過了不同階段,最早選拔的標準多與體能相關。后來,智力、經驗和業績成為標準。20世紀80年代,人才識別的新標準變為能力,直到今天依舊盛行。
如今,我們剛進入識別人才的第四個時代,潛力成為重中之重。當今的商業環境酷似戰場,復雜、多變、模糊且充滿不確定性,以能力來評估和任免人才顯然已經不夠。同一個人,目前成功擔任某一職務,并不意味著他在新職務上也能成功,因為競爭環境、公司戰略、合作對象和團隊成員都會發生變化。所以現在問題不是你公司的員工和領導是否具備正確能力,而是他們是否具有學習新能力的潛力。
遺憾的是,鑒別潛力要比能力困難得多,但并非無法實現,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選對人。正如亞馬遜CEO貝索斯在1998年所說:“制定人才聘用高標準,現在是、將來也是公司成功最關鍵的要素。”那么在評估求職者和員工時,如何衡量其潛力呢?
研究發現衡量潛力的第一個指標是正確的動機,以強烈責任感和極高投入度去追尋一個大公無私的目標。高潛力者不僅有上進心,希望個人能有所建樹,也心存高遠集體目標,他們往往十分謙遜,努力做到更好。
除了正確的動機,有潛力候選人還需具備的四種特質:
好奇心:渴望獲得新體驗、新知識以及別人反饋,以開放心態學習和改進。
洞見:收集并準確理解新信息的能力。
參與:善于運用感情和邏輯進行溝通,能夠說服他人并與他人建立聯系。
決心:面臨挑戰或在逆境中受挫時,依舊能為目標不懈努力。
具備潛力特質的人才,毫無疑問他們都具有極高的學習能力,他們渴望通過學習新技能和掌握新情況來成長發展。要發展強化學習敏捷力,就需要涉及學習、改變無意識的慣性,你可四步提高學習敏捷力:采取尋求反饋;嘗試新的方法或行為;從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尋找聯系;騰出時間進行反思。
- 中國企業家(2016年第09期)
- 雪球專刊288期:看穿十大行業,給聰明投資者的行業分析課Ⅱ
- 雪球專刊232期:雪球季度熱股榜(2020年一季度)
- 中歐商業評論(2022年7-8月刊)
- 中國企業家(2016年第06期)
- 經濟學中的構建主義和生態理性(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IV)
- 雪球專刊第196期:2018美股投資必讀
- 機構抱團股:鞏固VS瓦解(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03期證券市場紅周刊)
- 空降高管不靠譜(《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第6期))
- 超越數字化的七大戰略要務(《商業評論》2022年5/6月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1年第4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2年第07期)
- 對話MSCI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魏震(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23期)
- 規模房企大變局 國企央企成逆勢生力軍(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2期)
- 人口“兇猛”(《商界》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