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工作”戰略(《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2期)
- 哈佛商業評論
- 815字
- 2019-05-08 10:03:30
眾說 | Interaction
管理者的AR指南
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詹姆斯·赫普曼(James E. Heppelmann),《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12月刊一文。

AR正在B2B行業發揮著顯著作用,我同意這一觀點。圍繞AR/VR(虛擬現實)的宣傳甚囂塵上之前,應用實例早已存在,也有谷歌眼鏡之類設備,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將應用付諸實踐。
然而,對于B2C來說,我們仍然在期待一種可跟蹤、可視化的成熟技術,既功能強大,又小巧玲瓏。不僅在這篇文章中,通過其他媒介我們也經常聽說,下一項突破即將到來。自2010年以來,Magic Leap公司一直在大造輿論。然而,一旦這種技術投入應用,這種全新的產品類別可能就會被人接受,甚至取代智能手機。
正如這篇文章中也提到的,我建議企業從3D建模、UX和移動編程等業務中抽調人手,把他們組織起來。通過采用設計思維或價值主張等方法,他們可以了解客戶的需要,并通過AR和手頭現有工具來滿足需求。如果你想增加現實,首先必須使它變為現實,而不僅僅是嘴上說說或寫幾篇文章。
——麥克·洛克特謝爾
讀者
AR不僅僅是炒作概念,本文在闡述AR對企業的影響上,做了有意義的嘗試。對商業和技術專業人士來說,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讀物。
——瑪納斯威·塔瓦尼
讀者
對于從事戰略工作的人士而言,這篇文章是必讀的。AR是一波浪潮,即將改變我們的工作和互動方式,對價值鏈上下游的影響顯而易見。此外,本文還提供了思考業務決策的戰略框架,并運用AR交互方式來闡述這些要點。值得花時間讀一讀。
——唐·巴謝科
讀者
到2022年,移動AR的市場規模預計為797.7億美元,2016-2022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可達69.85%,在商業垂直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移動AR是新興技術之一,可利用手持設備在真實環境中查看虛擬信息或內容。
——普加·帕坦奇
讀者
很棒的文章。看起來它不僅可使生活變得更容易,生產變得更智能,而且,正在改變人類在價值鏈中的作用。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我們很可能面臨社會問題,因為它除了造成工作技能下降,還將導致教育的不足和缺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帶來的麻煩比好處更多。
——撒烏耳·埃斯帕
讀者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0年第2-3期)
- 2020中國未來獨角獸高峰論壇(《商界》2020年第12期)
- 風險管理,怎么辦(財蜜eMook)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4期)
- 平臺競爭法則(《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第4期)
- 雪球專刊230期:戰“疫”之機,公募基金經理解讀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 水深魚悅,城強賈興(《復旦金融評論》第17期)
- 比較(總第103輯)
- 經濟學泰斗的管理思路(《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危險的年齡歧視(《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4期)
- 如何在職場中贏得尊重(《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教培風暴(《21世紀商業評論》2021年第9期)
- 大眼鵝(創刊號):將“AI”進行到底
- 創新的殘酷面(《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1期)
- 2018麥肯錫獎年度精選必讀(《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