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新商業(《商業評論》2018年1月號)
- 《商業評論》編輯部
- 651字
- 2019-06-28 14:18:22
時代造就了偉大的企業
新商業意味著我們如何去看待下一個5年,看待下一個10年。我特別喜歡比爾·蓋茨的這句話:“人們往往高估2年內的變化,而低估10年內的變化。”如何看待下一個10年,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不妨倒推一下歷史。1996年的時候,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是哪幾家?這些公司最有特點的地方是什么?我們會發現,當時最有價值的公司,如GE、皇家殼牌、可口可樂等,往往跟資源強相關,因為那是一個原始時代,物理的資源性價值超越了虛擬東西的價值。但是,這個問題不重要。我最感興趣的是,到2016年,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是哪幾家?是蘋果、谷歌、Facebook。突然間,過了20年,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今天清一色的都跟互聯網相關。為什么它們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是過去20年這個新的時代造就了它們。
今天,在任何一個行業,我們都有很多競爭對手。沒有哪個競爭對手能夠跟一個時代去抗衡,換句話說,在各個行業里,有很多新的土豆會變成參天大樹,因為行業的變革是每個企業最大的競爭對手。
那么,誰將引領2026年呢?這個問題的回答取決于什么?取決于我們如何看下一個10年。過去20年互聯網的變化,讓Facebook、谷歌成為了最有價值的公司,這也就意味著下一個10年最有價值的公司,將依附于這個10年的變化。預見下一個10年的趨勢,并能走得最遠走得最快,就有可能成為10年后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英特爾在20世紀90年代股價一路飆升。2000年之前是PC時代,但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英特爾的股票表現就不如新媒體公司ARM。最近一年,哪家公司的股票遠遠超過了英特爾和ARM?是NVDA,它是做人工智能芯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