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口說經濟
- 張漢東
- 1190字
- 2019-06-21 12:59:43
二、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發達國家相繼對我國享受普惠制待遇的產品實施“畢業”制度,普惠制的關稅減免空間十分有限。同時,基于普惠制的非互惠性和動態性,發達國家終將徹底關上普惠制的大門。而自由貿易區提供的關稅優惠是對等的,因而也是可持續的。
(一)有利于提升浙江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由于自由貿易區是一種穩定的制度性安排,絕大多數商品的關稅必須取消,我國的產品就可以更加優惠的條件進入對方市場,擴大出口。以中澳自貿協定談判為例,這一談判始于2005年4月。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0多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等“21世紀經貿議題”。根據談判結果,在開放水平方面,澳大利亞對中國所有產品關稅最終均降為零,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服務領域,彼此向對方作出涵蓋眾多部門、高質量的開放承諾。這意味著我國商品的出口成本將降低,或者說,在當地市場上的競爭力將提高,浙江相關產品就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出口。
(二)有利于降低進口成本
由于自貿協定的互惠互利性,對方國家的商品也可以同樣的條件進入我國市場。浙江是資源小省,需進口各類緊缺的資源性產品,進口關稅降低將進一步凸顯澳大利亞產品優勢。根據這份協議,澳大利亞超過85%的出口產品將在協議生效后實現零關稅,在自貿協定全面執行后這一比例將提升至95%。自貿協定的實施將進一步擴大浙江進口的數量,緩解浙江原材料短缺的現狀。
(三)有助于市場多元化戰略和國家經濟外交
與我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伙伴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主,它們本身就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在包括地區經濟組織的排名中,東盟是我國第四大經濟貿易伙伴。關稅的大幅下降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將進一步加強我國與這些國家在貿易上的聯系,從而降低對歐美日等傳統市場的依賴,減少其市場波動和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出口風險,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現。其他較小的國家和地區也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且多為我國進行經濟外交的重點。
(四)有利于進一步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
中澳達成的初步協定規定,投資領域,雙方在協定生效日起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同時大幅降低企業投資審查門檻,增加企業投資的市場準入機會、可預見性和透明度。區域自貿協定的實施,將給我國企業帶來一個更加廣闊便利的區域性市場,關稅的大幅下調,將進一步降低到自貿協定成員方投資,開展境外加工貿易的成本,帶動國產設備、料件的出口;投資自貿協定成員方除了能夠享受區內的關稅優惠政策外,還能有效降低發達國家針對我國設置的“兩反一保”等貿易壁壘風險。
(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
建立自由貿易區,等于是擴大了本國的市場。外資企業在我國投資辦廠,它的產品可以在零關稅或較低關稅以及較少貿易壁壘的條件下,出口到與我國建有自貿關系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這對于要拓展中國及相關自貿協定成員市場的外資企業來說,自然增加了其在中國投資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