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手機玩轉投資理財
- 褚超
- 1069字
- 2019-01-05 10:25:01
1.4 手機理財的三大誤區
手機理財畢竟是一種新型理財方式,用戶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對手機理財存在誤區也是難免的。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誤區示例及其正確的解釋,希望能幫助讀者走出理財誤區。
■下載數個理財APP
對于剛剛接觸手機理財的用戶來說,常有這樣的行為:一個理財APP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偏偏要下載數個理財APP來完成,借此來炫耀自己在理財方面的達人地位。這種做法并不科學,理財APP并不是越多越好,具體原因如下。

■不重視手機支付安全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移動理財APP應運而生,供用戶選擇。同時,手機與電腦相比起來,使用更為方便,因此手機理財也逐漸成為人們的主流理財方式之一。
盡管手機與“錢袋子”息息相關,但仍有許多用戶對手機支付安全做得不到位,具體表現有以下兩種情況。

(1)密碼設置過于簡單
錯誤做法:很多用戶出于偷懶的心理,總是“一個密碼走天下”,郵箱、銀行卡、支付寶、理財賬戶等,一個密碼,輕松搞定。并且有的用戶很喜歡把生日、身份證號碼等數字,設置成賬號密碼。
對于用戶本人來說,這樣設置密碼方便記憶。殊不知這樣的密碼也極其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解并利用,任何登錄平臺的密碼泄露,便會造成所有的個人資料外泄,導致用戶所有賬戶陷入危險中。
正確做法:出于安全考慮,用戶最好在涉及資金的個人賬戶里設置不同的密碼。設置密碼的技巧如下。

如果用戶需登錄“支付寶”這種與個人信息綁定的理財APP,最好將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設置成不同的密碼。
(2)把各個賬戶及密碼記錄在手機上
錯誤做法:由于各種賬戶密碼不相同,所以很多用戶為了方便,把各個賬戶及密碼記錄在手機上,這樣便可以隨時查看。但是,這種做法很危險,一旦手機或者電腦連接了公共網絡,就很可能遭受木馬病毒的入侵,造成手機系統的崩潰和個人信息的泄露。
正確做法:用戶不要輕易在不可信或不安全的公共網絡環境下進行個人手機理財業務,尤其對于一些不熟悉的網站,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填寫個人真實信息。
■貪圖便宜而隨便“蹭網”
不管是在一線大城市,還是在二、三線小城市,越來越多的公共場合都提供免費WiFi供手機用戶上網。殊不知,有的免費WiFi,特別是一些不需要密碼的免費WiFi,其實是“偽裝成羊的老虎”,會趁機盜取你的私人信息。
所以,如果用戶在公共場所搜索到一個不需要密碼的免費WiFi,千萬不要貪圖一時方便而立即選擇連接登錄,登錄之前要先確定這個免費WiFi是否安全。同樣,出于節省手機流量考慮的用戶,也不要貪圖一時便宜而隨便“蹭網”。
手機用戶除了保持警惕之外,最好不要在陌生網絡中使用賬戶、密碼等,同時要安裝殺毒軟件、設置密鑰或數字證書等,來提高手機對病毒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