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手機玩轉投資理財
- 褚超
- 1634字
- 2019-01-05 10:25:01
1.5 手機理財需要防范的風險
相比起傳統金融行業,手機理財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可以使得用戶隨時隨地進行個人資金的投資和管理。金融行業和移動互聯網行業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作為這兩個行業的結合,手機理財的風險也比單純的金融行業或者互聯網行業要大得多。
如何防范手機理財存在的風險,保障用戶本人的經濟利益,是本節的重點內容。
■虛假APP理財平臺和釣魚網站
上班族小李最近換了部新手機,因為自己經常使用手機銀行進行轉賬匯款,所以小李需要下載手機銀行APP。當小李在網頁搜索“工商銀行手機銀行”后,進入了一個看起來很正規的網站。
正當他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手機管家”APP提示有風險,但是小李還是填寫完并點擊“確認”。沒過幾分鐘,小李收到短信提示,他的銀行賬戶里剩余的幾十元錢已全部被轉走。事后,小李才反應過來原來這是個釣魚網站。
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詐騙錢財,是最常見的一種下載風險,因此,用戶應該提高警惕,不可輕易相信淘寶旺旺、QQ等即時通訊工具里彈出的各種富有誘惑力的廣告及其網頁地址。
當用戶使用手機WAP瀏覽網頁地址時,會直接暴露用戶名和密碼等重要信息,影響賬戶安全。尤其是理財類APP,如支付寶、財付通以及微信等,這些即時網絡支付渠道最有可能被釣魚網站利用,并盜取用戶信息。為了規避相關風險,用戶應該心中有數,提高防范意識,不隨意點擊虛假APP平臺或者釣魚網站。
■利用手機短信進行各種詐騙活動
近年來,銀行通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大通信移動公司陸續開通了手機短信服務,通過短信提示來告知用戶最新的資金變動及投資理財信息,不料卻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利用手機短信進行各種詐騙活動。
幾天前,熊先生收到一條尾號為95588(工行客服電話)發來的短信,內容是工行的電子密碼器即將升級,請熊先生盡快點擊并登錄短信中的提示網站,確認個人資金。
熊先生首先詢問了其他辦理了工行卡的朋友,是否也收到這樣的短信,得到否定的回答。然后他又打電話咨詢工行的客服人員,明確工行并沒有舉辦或者安排類似的活動。于是熊先生做出判斷,這是條詐騙短信。
此類短信經常以“系統更新或升級”為由,通知用戶登錄虛假網站,從而盜用用戶的個人信息,非法挪用或占用用戶的個人資金。
這就需要用戶提高防范意識,掌握辨別詐騙信息的能力,并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維碼的惡意傳播
白領張莉在一個樓盤銷售中心看到一則團購買房廣告,廣告上有一個二維碼圖案,圖案旁邊寫著:“欲知活動詳情,享受更多購房優惠,請掃旁邊二維碼!”本來就有購房打算的張莉,就拿起手機掃了一下二維碼。沒想到幾分鐘過后她就收到了手機欠費的短信。這時她才意識到:原來剛掃過的二維碼有病毒!不然不可能昨天才充的100元話費一天內就全部花完了。
二維碼本身只是一個網絡鏈接,是進入網絡的端口之一,它并不存在任何侵略性或者攻擊性。但是,一旦它所鏈接的內容存在問題,那么這個二維碼就變成了“有毒”的二維碼。
二維碼產生之初,本是為了能讓用戶迅速鏈接網址即時查詢。如今,二維碼已經成為了大眾生活的主流應用之一,不僅應用在查詢促銷信息、團購消費、在線視頻等方面,也開始向電視媒體這一傳統領域進軍。
國內各大電視臺也紛紛開通二維碼功能,來提高與觀眾之間的互動。甚至各種宣傳小廣告也“與時俱進”,紛紛用上了二維碼。
可以說,處處皆有二維碼。但也正是在二維碼全面崛起的背景下,利用二維碼進行惡意傳播的行為,例如手機病毒、虛假信息、詐騙活動等,也越來越多,令人防不勝防。
犯罪分子一般將木馬程序、網絡病毒或者賬號竊取軟件等網址鏈接到二維碼圖片中。用戶只需輕輕掃描,手機就會自動下載相關軟件,遠程監控程序得以被執行,各種支付賬戶及其密碼也會通過數據的形式被復制或轉移,甚至可以重設用戶的第三方支付密碼。更有甚者,在后臺實時監控用戶的移動支付情況,控制用戶手機終端。
因此,用戶在掃描二維碼之前,應該判斷該二維碼的來源。換句話說,也就是對發布二維碼的公司的正規性或合法性要有一個基本判斷。如果用戶無法做出判斷,則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