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國學概論總括(6)

又釋“敬”為“主一無適”之謂(這原是程子說的),他的意思是把“適”訓作“至”,不知古時“適”與“敵”通,《淮南子》中的主“無適”,所謂“無適”實是“無敵”之謂,“無適”乃“無敵對”的意義,所以說是“主一”。所以研究國學,無論讀古書或治文學哲學,通小學都是一件緊要的事。

三、明地理

近頃所謂地理,包含地質、地文、地志三項,原須專門研究的。中國本來的地理,算不得獨立的科學,只不過做別幾種(史、經)的助手,也沒曾研究到地質、地文的。我們現在要研究國學,所需要的也只是地志,且把地志講一講。

地志可分兩項:天然的和人為的。天然的就是山川脈絡之類。山自古至今,沒曾變更。大川若黃河,雖有多次變更,我們在歷史上可以明白考出,所以,關于天然的,比較容易研究。人為的就是郡縣建置之類。古來封建制度至秦改為郡縣制度,已是變遷極大,數千年來,一變再變,也不知經過多少更張。那秦漢時代所置的郡,現在還能大略考出,所置的縣就有些模糊了;戰國時各國的地界,也還可以大致考出,而各國戰爭的地點,卻也很不明白了。所以人為的比較難以研究。

歷來研究天然的,在乾隆時有《水道提綱》一書。書中講山的地方甚少,關于水道,到現在也變更了許多,不過大致是對的。在《水道提綱》以前,原有《水經注》一書,這書是北魏人所著,事實上已用不著,只文采豐富,可當古董看罷了。研究人為的,有《讀史方輿紀要》和《乾隆府廳州縣志》。

民國代興,廢府留縣,新置的縣也不少,因此更大有出入。在《方輿紀要》和《府廳州縣志》以前,唐人有《元和郡縣志》,也是研究人為的,只是欠分明。另外還有《大清一統志》、《李申耆五種》,其中卻有直截明了的記載,我們應該看的。

我們研究國學,所以要研究地理者,原是因為對于地理沒有明白的觀念,看古書就有許多不能懂。譬如看到春秋戰國的戰爭和楚漢戰爭,史書上已載明誰勝誰敗,但所以勝所以敗的原因,關于形勢的很多,就和地理有關了。

二十四史中,古史倒還可以明白,最難研究的,要推《南北史》和《元史》。東晉以后,五胡闖入內地,北方的人士多數南遷。他們數千人所住的地,就僑置一州,僑置的地方,大都在現在鎮江左近,因此有南通州、南青州、南冀州的地名產生。我們研究《南史》,對于僑置的地名,實在容易混錯。

元人滅宋,統一中國,在二十四史就有《元史》的位置。元帝成吉思汗拓展地域很廣,關于西伯利亞和歐洲東部的地志,《元史》也有闌入,因此使我們讀者發生困難。關于《元史地志》有《元史譯文證補》一書,因著者博證海外,故大致不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孟州市| 辽阳县| 湖北省| 淅川县| 湖口县| 嘉善县| 札达县| 荥阳市| 建昌县| 江津市| 长子县| 城固县| 秭归县| 绥中县| 田东县| 龙里县| 磐安县| 家居| 邯郸县| 汝南县| 汝城县| 怀集县| 德保县| 新和县| 万全县| 镇宁| 宁蒗| 澄城县| 竹北市| 陆河县| 翁牛特旗| 子长县| 浦北县| 广河县| 安化县| 颍上县| 龙泉市| 北辰区| 墨玉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