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歡迎
- 宋華
- 1303字
- 2019-01-05 07:56:50
做媽媽的站姿監督員
與其時時刻刻監督孩子的儀態是否端正,不如讓孩子作為“監督員”,讓她在提醒父母的同時,先注意下自己的是否做得合格。久而久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成為一種習慣了。
“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記得以前很喜歡聽屠洪剛的《中國功夫》這首歌,每每聽到,我母親都會很合時宜地教育站在電視機旁邊的我:“站如松!看看你那站相。”于是,我便立刻雙腿并攏,腰背挺直。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是我母親對我的一貫教導,哪怕家里只有我們兩個人,她也絕不允許我站的時候縮頭躬腰、坐的時候像一堆爛泥一般。良好的站姿與坐姿是修養的最好體現。
為此,我母親特地送我去學芭蕾舞,目的就是使我的形體更加優美,就算做不到上臺表演,至少可以端正站姿和坐姿。但是無奈我天分有限,只在舞蹈班上待了半年就轉向了美術班。那半年的學習令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有時候為練一個站姿要經歷一天的訓練,但這也成就了我在年少時期“亭亭玉立”的身材,經常被老師選中擔任領隊、領操等。
后來到了依依三歲的時候,我母親依舊建議我將孩子送去芭蕾舞班,但是我卻主張孩子在上學之前什么也不學。雖然沒有送依依去舞蹈班,但是我也比較注重對她的姿態培養。依依七歲的時候,我發現她總是習慣性駝背。每次我提醒她后,她都會立刻將腰板挺直,但是堅持不了多久又恢復了原狀。
“依依,你怎么總是駝背呢?”有一次我問她。
“可能是我太高了吧,我的同學都比我矮,跟他們說話時我總得低著頭。”依依回答我。
“可是,你總是這樣彎腰駝背,形象非常不好。”
“好吧,我以后會注意的。”依依向我保證。
但是這種保證并沒有起到什么實質性的作用。直到有一天,我母親對我說:“你看你現在就像個小老太太,走路總是不直腰,孩子都跟你學成‘小羅鍋’了。”母親的話令我大吃一驚。原來自己屢屢提醒卻得不到實質性改善的原因在這里,這就跟我們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自己卻拿著手機玩不停是一個道理。
找到了根源,解決就不再是問題了。我開始時刻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和走姿,盡量腰背挺直。但是似乎這并沒有引起依依的注意,而且她也已經過了熱衷于模仿的年齡。為了得到依依的重視,我再次想到了一個主意。
“依依,媽媽發現自己最近總是不直腰,這樣對媽媽的腰椎十分不好,而且也影響媽媽的氣質,你能不能幫忙監督下媽媽。只要媽媽駝背了,你就要趕緊提醒媽媽,好嗎?”
小孩子常被大人挑剔錯誤,所以當給她這樣一個“報仇”的機會時,她自然很樂意接受。于是,當天我就被提醒了。當時我正在電腦前備課,依依從書房路過,忽然走進屋子,照著我的后背“啪”地拍了一下,并說:“媽媽,直腰!”
我立刻將腰背直起,并一直保持著不再彎下,依依幾次想過來“找茬”,都“失望”而歸,但是對我如此“聽話”還是很滿意。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總會時不時地接到依依的“直腰提醒”,又過了一段時間,我驚喜地發現,依依的腰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挺直了。
而且經過驗證,我發現這個方法簡直就是個“萬能”的方法,不管是坐姿,還是蹲姿,亦或是其他形體姿態,只要讓依依作為“監督員”,她就會在提醒我或者她爸爸的同時先注意下自己是否做得合格,久而久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成為一種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