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歡迎
- 宋華
- 1462字
- 2019-01-05 07:56:50
合適的衣服最好看
在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衣服,不僅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是其身份的象征,如果裝束與自己身份不符,即便自認為很美,在別人眼中也如“跳梁小丑”一般。
依依剛上小學時,有一天放學回家告訴我,她的新同學邀請她參加“化裝舞會”,要求女生穿著公主裙、戴著花冠,還要化妝。
我正在為現在小學生層出不窮的點子弄得哭笑不得時,依依又發話了:“媽媽,我要穿高跟鞋、公主裙,還要戴上皇冠,然后坐著我的南瓜馬車去。”
“高跟鞋、公主裙、皇冠,媽媽還有可能幫你弄到,可是這南瓜馬車得找仙女借了。可是媽媽不認識仙女呀,怎么辦?”我假裝很苦惱的樣子。
“那就算了吧。”沒想到依依這么簡單就罷休了,“就將就著坐你的小車去吧。”依依一副很受“委屈”的樣子。
這之后的幾天里,依依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穿什么衣服“出席”更好,看著她寫作業都心不在焉的樣子我有些著急了,但這是孩子的社交,作為家長應該鼓勵為先。“化裝舞會”很快就到了。我應依依的要求給她買了一雙有一點點跟的小涼鞋,然后又給她穿上了有很多層紗的公主裙,最后又給她畫了淡妝,戴上了閃閃的小皇冠,依依才滿意地出了門。
到了依依的同學家,我看到了一群縮小版的“成年人”,之所以這樣形容是因為每個小女孩都化了妝,有的還化了很濃的妝,貼著假睫毛,大大的裙擺讓她們走路都不甚利索。
最終這場“化裝舞會”以失敗告終,其中兩個女孩因為“踩裙角”事件哭了起來,哭得假睫毛都掉了下來,滿臉都是黑色的睫毛膏和眼線液。孩子的媽媽先是站在一旁手忙腳亂地幫孩子整理,后來耐心盡失,便大聲呵斥起來。依依站在一旁,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當天晚上回家后,我問依依:“今天的聚會開心嗎?”
“不開心。”依依有氣無力地回答我,“一開始的時候挺開心的,但是到那一會兒就不開心了。”依依解釋道。
“為什么呢?”我問。
“因為大家都穿著很大的裙子,做游戲特別不方便。后來佳佳還哭了,本來還覺得她今天很漂亮,結果一哭起來就變丑了。還好我沒哭。”依依回答說。
“高跟鞋、化妝……這些都不是小朋友應該做的事情,你當然無法從中體會到快樂了。你看童話中的公主們,不都是長成大姑娘以后才會穿著高跟鞋去參加各種舞會的嗎?”我用依依最愛看的童話故事講道理。
“怪不得我覺得今天穿著這雙鞋,腳一直不舒服呢,原來是不適合我!媽媽你怎么不提前告訴我呢?”依依用有些怪罪的語氣說道。
“因為有些人就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啊!”我打趣依依道,依依聽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們都明白,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是其身份的象征,如果打扮得與自己身份不符,即便自認為很美,在別人眼中也如“跳梁小丑”一般。英國一位著名的形象設計師曾說:“這是一個兩分鐘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鐘展示給人們你是誰,另一分鐘讓他們喜歡你。”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就是:人們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的著裝打扮來評價這個人的。
一個在美國上高中的女孩兒說她們學校定期會有一些晚宴,在這個晚宴上,男生要西裝革履,女生則要穿正規的禮服,衣裝不整潔、不正式會被教導主任“趕”出晚宴。起初她并沒有把這些當回事,當其他同學都為了挑選衣服忙碌時,她卻在做作業。后來一位韓國的學生因為衣著不達標而被嚴厲地批評了,當時教導主任的話是這樣的:“你為什么不好好打扮自己?這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教導主任的話令這個女孩開始重新審視打扮這件事情。
在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衣服,不僅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我雖然不鼓勵孩子將很多的時間花費在穿著打扮上,但是也不得不認清一個現實:對于任何人而言,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穿著將讓我們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