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溝通:高效溝通的65個心理策略
- 揭陽
- 2025字
- 2019-08-15 10:14:19
心理策略2 警惕暈輪效應,避免以偏概全
在與他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以貌取人?是否經常以初次言談來判定他人的才能與品德?多年不見的朋友,你是否對其印象一如當初并用曾經的語調、態度與之交流?
想否認很難!這都是暈輪效應惹的禍。
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了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指的是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之后,還傾向于由此推斷這個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桑戴克指出,人們對他人的認知與判斷,常常只從局部出發,就如同日暈一樣,從一個中心點逐步向外擴散成越來越大的圓圈,并據此得出對他人的整體印象。由此,桑戴克為這種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即“暈輪效應”,其特點可以總結為四個字:以偏概全。
在人際交往與交流中,我們在評價不太熟悉的人或有嚴重情感傾向的人時,該效應就會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好人,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會被賦予各種好的評價,人們也都會從好的方面去判斷其行為;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人,他就會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籠罩,并且被認為具有各種壞的品質。其中,后者是消極品質的暈輪效應,也叫掃帚星效應。
心理學實驗
社會心理學家戴昂等人曾于1972年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們分別讓被試看一些很有吸引力的人、沒有吸引力的人以及一般人的照片,然后讓他們評價這些人。最后的測試結果發現,看上去有吸引力的人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而沒有吸引力的人則獲得了比較低的評價。
在現實生活中,個體的社會知覺常常受其內隱人格的影響,導致人們經常從他人具有的某種品質去推斷其具有的其他品質。特別是當這個人擁有“核心”品質的時候,人們就更具有這種推論傾向,這就導致大眾對一個人的評價常常具有極高的一致性,也就是說覺得好就好到十全十美,壞就壞到一無是處。
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也在悄悄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在溝通中,當你對一個人有了好感之后,就會以“一斑”來判斷“全豹”,覺得他在別的方面也好。在現實社會中,一些圖謀不軌的人往往就利用該效應,先把自己偽裝成好人,在騙取他人的信任后再進行詐騙,并屢屢得手。因此在社交活動中,我們必須要有防范意識,不要因為對某人有好感,就失去理性的判斷而輕信對方。
事實上,暈輪效應不僅僅表現在以貌取人上,我們還常常以初次言談就斷定他人的才能與品德,以著裝判斷他人的地位、性格等。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暈輪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有些思想比較保守的人對比較有個性的年輕人的穿衣打扮和行為舉止看不順眼,覺得他們肯定沒有道德修養。
有一位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講過自己的一次經歷。有一天,他乘坐公交車,車上人很多,剛上車就沒有座位了。有一對打扮奇異的情侶以男生抱女生的方式坐在一個座位上,他十分看不慣他們的著裝和行為。此時,上來了一位老人,前排座位上的人都假裝沒看見,盡管其中一些人看上去衣著得體、文質彬彬。這個時候,車廂后面有人招呼老人:“來這兒坐吧。”他循聲望去,感到非常吃驚,原來讓座的正是那對他覺得最不可能讓座的情侶——兩人的舉止打扮讓這位老師對他們的人品產生了偏見。
大多數人都認為一個人的品質有著某種內在聯系。比方說,熱情的人往往對他人比較親切友好、富于幽默感、樂于幫助別人、容易相處;而冷漠的人則較為孤僻、古板、不愿求助他人、比較難相處。這樣,對某個人的印象只要有了“熱情”或“冷漠”等核心特征,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補足其他有關聯的特征。其實,這種從外表知覺內心,又從內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對外表的評價,正是暈輪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在某些情況下,暈輪效應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第一
它讓人們傾向于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征來代替全部特征,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樣,摸到耳朵就以為大象是扇子狀的,摸到大腿便認為大象像一根柱子。
第二
它將一些沒有任何內在聯系的個性或者外貌特征聯系在一起,斷言一個人有這種特征必定會有另外一種特征,例如上述老師的經歷,打扮奇異和行為不雅并不能表明某個人道德素質不高;有時恰恰相反,在文質彬彬的外表下或許隱藏著一個扭曲的靈魂。
第三
好就完全肯定,壞就完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
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克服暈輪效應的消極影響,如下建議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溝通要理性
在與他人交談時,不能僅憑自己的感覺,還要聽從大腦的聲音,多一些理性與客觀。
消除偏見
不要因為某人之前給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就對其加以排斥。也不要因為不喜歡對方的容貌,而在溝通中看輕對方。更不可因為對方剛開始言語有不到之處,就在之后的溝通中帶有不良情緒。只有消除偏見,溝通才能更順暢。
推遲決策
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最好不要當即做出重大決策,而是要在溝通過后多征求或傾聽他人的意見。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認真聽取、分析他人的意見,可以幫你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因此,暈輪效應啟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時刻告誡自己不要被對方的外在所影響,說話做事不能以偏概全,以避免陷入暈輪效應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