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建校一百多年來,北京大學一直是國學大師云集之地。事實上,“國學”一說的提出者就與北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章太炎先生在《國故論衡》及《國學概論》中,最早提出“國學”一說,又稱為“國故”,其所指的國學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說為基礎,包含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以及歷代史學等內容,形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他的一班弟子,后來大多成為中國文化思想界的翹楚,如陳大齊、黃侃、錢玄同、馬裕藻、朱宗萊、沈兼士、劉文典……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大都被羅致入北京大學,進而轉變了北京大學文科乃至民初學術之風。當然,北大的國學大師遠遠不止這些,胡適、顧頡剛、錢穆、傅斯年、季羨林……他們在國學研究中的只言片語都飽含著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在國學的浩瀚海洋中,他們就像是燈塔,讓我們對于經典的重溫有了方向和依托。

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華夏子孫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每一位國人的精神紐帶。正如儒家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一個國家的持久繁榮需要博大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具體到每個人也是如此。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思維方式,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亦絕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國學作為涵蓋經、史、子、集的龐大知識思想體系,恰好為我們提供了這種土壤,使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體悟到超脫的人生哲學與立身之術,樹立自己修身、正心的原則,形成強大的內心力量,為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歷程中,國學典籍浩如煙海,我們應該如何解讀這些經典?如何理解其中的妙義?又該如何在生活中加以靈活運用呢?

為此,作者精選歷代國學典籍中有關個人修為的內容與論點,結合眾多北大學者和學子對這些著作的精辟闡釋,圍繞人生境界、心態修養、交友之道、孝愛之心、得失觀念等主題,旁征博引,生動解讀,使讀者可以在國學大師的指引下,看到更加鮮活易懂的國學思想,從中領會蘊含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為人處世的智慧,更加成熟、理智地面對當下的各種現實問題。

作者在策劃與創作本書的過程中,得到了李少聰、李尚芳子、李成坤、胡俊、丁修山、劉曼、劉沖、徐芳、王恩聰、聶振崗、劉悅、趙會會、金東東、楊亞楠、張盛林、雷敏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向他們深表謝意,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本書是很難面世的。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漏之處,希望各位讀者不吝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鱼台县| 北宁市| 渑池县| 墨江| 永安市| 翁牛特旗| 墨脱县| 龙游县| 阳山县| 伊宁县| 海南省| 黄陵县| 惠水县| 沁水县| 明光市| 亚东县| 文水县| 红原县| 深水埗区| 安平县| 积石山| 宝坻区| 济源市| 紫金县| 武宣县| 聂荣县| 会理县| 安化县| 永寿县| 若尔盖县| 河曲县| 罗甸县| 灵川县| 仙桃市| 秀山| 平乐县| 房山区| 资阳市| 宁城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