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會回來
- 劍魂之劍臨天下
- 柳炙
- 3032字
- 2019-12-14 21:46:25
地上的乞丐身子抖如篩糠,用力縮了縮身子,似是在躲避。
葉知秋將這一切看在眼中,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心念電轉間,他試探性地道:“可是故人?”
若非相識之人,又怎會在聽到自己聲音便一心逃避呢?
對方仍不作答,身體縮了又縮。
葉知秋蹙眉,無論對方是仇敵還是故友,落得如此田地,確是不想讓任何人認出的。
像那些名流士子,名滿江湖的俠士更是如此,身上羽毛的愛惜程度甚至超過一切。
可他偏偏遇上的是葉知秋,越是不想讓他知道的事他就越想搞個明白。
若是仇人倒也罷,都落得如此了,也不必落井下石,若是故人,那自己豈非拉對方一把?
想著葉知秋的手就向墻角的乞丐伸去,也不顧那披散的長發如何臟亂,撩開一窺全貌。
入眼是一張臟兮兮的臉,混雜了灰塵與嘔吐物,新塵舊垢混雜在一起,看不清真容。
一雙眼睛毫無生機,空洞無神,實非活人的眼睛。
葉知秋望著這張似曾相識的面孔,陷入沉思,猛然間他似是想起什么,目中精光乍現,向乞丐的雙手望去。
棉被蓋住了乞丐的身體,自然也包括雙手。
輕輕掀開被子一角,入眼是一套熟悉的單薄白色長袍,長袍早已變得又臟又臭,散發出令人作嘔的味道。
葉知秋的臉色沉了下來,就連掀起被子的手都似有些顫抖。
他已經認出地上的乞丐是誰了,只是這樣的一個人,竟能在短短幾天里從天上落入泥沼,這委實讓人不敢相信。
下意識向望向那只昔日握劍沉穩有力的手,此刻無力的落在地上,手腕上刺目的傷口顯得觸目驚心。
唐玲瓏驚的瞪圓雙眼,那個光是殺氣就讓她心膽皆顫的男人,此刻竟受了如此嚴重的傷,是誰下的手?
“玲瓏,去找輛馬車來。”葉知秋陰沉著臉說道,此刻他哪還有之前謙謙君子的風范,一股煞氣似要破體而出,竟比之前的蕭四海還要滲人。
唐玲瓏咽下口中的糖葫蘆,乖巧地點了點頭,腳尖輕點,人已出去丈許。
大夏皇朝上下七百年,期間出過的絕頂高手自然不在少數,但要說最為放浪張狂地恐怕便是那兩位視皇宮禁衛為草芥,于紫禁之巔比拼生死的白衣劍神了。
此二人驚世一戰,即便早已過了三百年,依舊在廟堂江湖流傳出無數神仙傳說。
這萬丈紅塵,這浩渺江湖,出世的麒麟蛟龍自然不止其二。
更留下了不少“敢笑紅塵三千客,吾輩所至盡低頭”之類的豪言壯語。
然,就是這樣一個璀璨盛世,卻也未曾有一個明確的武道境界標準,只因當年太祖皇帝的一出馬踏江湖,殺的江湖各派一蹶不振,都在韜光養晦。
據傳,就算是此世,江湖中仍有一批名曰“神威”的秘密組織蟄伏在江湖深處,乃是由當年那支馬踏江湖的部隊衍生而來,只聽天子調遣,用于鎮壓江湖的動亂及制約平衡,以至于各派即便到了現在還是大氣都不敢喘,連武境都未敢列出。
到了現在,基本上俠名亦或是兇名都是靠人命積攢出來的,武藝拔尖那批人甚至都不懼那個組織。
葉知秋實在是想不明白,除了那幾位深不可測的怪物,還有什么人能把蕭四海傷得這么重,可那幾人身在何方他大致還是知道的,根本未曾涉獵北域這邊。
葉知秋的眉頭越鎖越深,像是難以化開一般,好在當看到唐玲瓏牽著一輛馬車出現在街口時,他的神色終于舒緩了些。
把蕭四海抱進馬車安頓好,葉知秋親自策馬揚鞭,向鎮外奔馳而去。
————
李清怡一路走走停停,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她都看的很仔細,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遺漏了。
期間她也遇到過兩個乞丐,滿心欣喜的跑上去卻又失望而歸。
事實上現在的李清怡已經有些焦躁了,渾然未覺遠方疾馳而來的一輛馬車。
趕車的帥氣公子也被突然從人群中竄出來的女子嚇了一條,急忙收韁勒馬。
健馬長嘶,受驚之后人立而起,眼看著碗口大的鐵蹄就要向李清怡踏去。
路邊的人群一陣騷亂,膽小者甚至尖叫起來,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難,李清怡也被嚇得癱軟在地,只能眼睜睜看著那越來越大的鐵蹄。
任何人都能預料到李清怡橫尸街頭的下場,下意識的閉上眼睛,不忍看到此等慘劇發生。
只是過了半響仍沒有聽到馬踏落下的聲響,才睜開眼瞄去,這一看一個個都驚的目瞪口呆。
只見那儒雅帥氣的年輕公子不知如何下的馬車,腰別折扇,腳踏天罡,以那雙白凈細嫩的手硬接住那對踏下之力足有數百斤的鐵蹄!
這豈非是人力所為?
那年輕公子似乎對馬匹獨有一套,不知怎的,受驚的馬兒在他的撫摸下很快便安靜下來。
待馬匹平靜下來后,他快速扶起地上的李清怡,躬身抱拳,歉然道:“是在下莽撞,讓姑娘受驚了,若是受傷,姑娘可上車隨在下一同前往醫館醫治。”
李清怡臉色有些蒼白,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自然驚魂未定。
強擠出一絲笑容對葉知秋溫柔一笑,搖了搖頭示意沒事,轉身便走。
還沒死不是么?
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李清怡的腳步有些飄忽,眼神卻依舊那般堅定,還有什么能比找到蕭四海重要?她能脫離族人,自漠北孤身一人來到此地,足以說明一切。
“真是個倔強的姑娘。”望著她離去的背影,葉知秋嘴角不自覺的浮現一抹微笑,直到望不見對方蹤影了才翻身上馬,驅車遠去。
同福客棧的掌柜是一個叫李丁的小老頭,早些年在一個不大不小的鏢局做鏢師,功夫馬馬虎虎,說不上太差吧,可也就那樣,以至于幾十年了,一直沒混出個名堂。
之后年紀大了,走不動鏢了,花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在這牧家鎮開了個客棧,店里的生意說不上好與壞,至少養老是不用愁了。
起初店里掌柜、廚子、跑堂都由他一肩承擔,不過前兩年冬天,李老頭照常同往日一樣天還沒亮就起床開門,發現門口處蜷縮著一個小乞丐,本打算把對方趕走的,一推才發現那小乞丐早就被凍僵了,直挺挺的倒在雪地中,就連鼻息都很微弱。
一大碗姜湯喂下去才算是把那口氣吊住了,后來見那小乞丐無父無母的怪可憐,索性就把對方留在店里做個跑堂的,多個幫手也省去了不少麻煩。
李老頭走江湖了大半輩子,一直未曾娶親,膝下無子,對那小乞丐就像親兒子一般,這不,趁著今天過節,放那小子出去玩了,孩子嘛,老悶在店里也不好。
至于他自己呢,隨手炒了兩個小菜,就著花生米就喝了起來,興致高時哼上幾段葷歌,這樣的日子,他倒也很滿足了。
要不今晚趁著興致,去翠紅樓走一走?想到這里李老頭就嘬牙花子,以前店里生意不是很好,但每個月都還有點節余去喝個花酒,他也是個大老爺們不是?可自從多了這一雙筷子,別說嘗腥了,連味都聞不到,他都快記不清上次去逍遙是什么時候了。
三個月?
一年?
……
就在李老頭板著手指頭算日子時,一名女子風塵仆仆的推門而入。
“今兒個不營業。”李老頭嘬了一口酒,扯著破鑼嗓子喊道。
“老丈,我不吃東西,只是想向你打探個消息。”
不等李老頭開口,李清怡接著問道:“不知巷口的那個乞丐哪去了?”
起先李老頭還有幾分不耐煩,可聽到有人打聽那乞丐的消息倒也來了幾分精神。
鎮子就那么大一點,突然多出個乞丐,又在自己店門口,他總會多看幾眼的,最讓他覺得奇怪的還是竟然有人每天定時給那個乞丐送吃送喝,這不更叫人好奇了?
李老頭起身,走到門口,看都不看就指著巷口,道:“可不就在這呢么?”
“咦……奇了怪了,每天都像攤爛泥似的躺在這,今天哪去了?”
李老頭走到巷口往里看了一眼,仍舊沒人。
李清怡秀眉微皺,隨即恭聲問道:“那乞丐今早還在此處?”
她剛到此處就把同福客棧周圍的巷子里三層外三層的翻了個遍,找了半天連個影子都沒有看見。
“早上我出門打酒還在這呢,現在不知道上哪去了。”李老頭無奈的聳聳肩。
“那人長什么模樣?”
“不知道,整天用一床蠶絲被蓋著頭,沒人知道他的長相。”李老頭也懶得再想,這些關他鳥事?丟下一句“你自己等等看吧,指不定待會就回來了”后就轉身便往屋里走去。
李清怡果就真的走到巷口,把那個小破包袱抱在胸前,順著墻角蹲了下去。
主道上行人來來往往,沒人會注意這個小角落,正如沒人會注意之前的乞丐去了哪里一般。
李清怡目光透著堅毅,暗暗思忖道: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