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心態平和,方能寵辱不驚

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畢淑敏

現如今,面對紛繁喧鬧的世界,我們的內心往往難以保持平靜。內心的不平靜,反應到行動上,就會忙亂無序。平和是人的一種心態,也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無論是偉人還是凡夫俗子,都必須要有平和的心態,才能活得瀟灑輕松、快樂無憂。再者,如果沒有平和的心態,一個人容易變得暴躁不安,遇事無法冷靜的處理,在前進的道路上是很難走的長遠的。

1914年,愛迪生的實驗室發生一場大火,損失超過200萬美元。他一生的心血成果在大火中化為灰燼了。

大火在最兇的時候,愛迪生的兒子查里斯在濃煙和廢墟中發瘋似的尋找他的父親。他最終找到了:愛迪生正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火光搖曳中閃亮,他的白發在寒風中飄動著。“查里斯,你快去把你母親找來,她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著這樣的場面了。”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大火燒了個一干二凈,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從頭再來了。”

火災過去不久,愛迪生第一部留聲機就問世了。

很多事情是你無法左右的,但是你能做到的是把控自己的內心。正如愛迪生遇到的這次火災,他從沒有把它看作是一場災難,而是覺得這是一次從頭再來的機會,試問誰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心態的平和與穩定更能夠成就一個人的一生,因為在淡然中我們更能夠有清醒的頭腦來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當自己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不妨告誡自己“這點挫折算什么,沒什么大不了,我不可能被打敗,一切都會過去的!”這樣或許更容易讓我們的心境變得平和。

我國偉大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就是一位心態極為平和的人。在季羨林擔任北大副校長期間,有一次他正走在校園里,有一個新生因要去報到卻苦于無人看管行李,看到季羨林后,他以為是學校里的普通校工,就招呼一聲說:“老師傅,您幫我看一下行李,我去辦個入學手續就回來,好嗎?”季羨林答應了,但那個學生一去就是一個小時,回來后發現季羨林還在,就說了聲“謝謝”,季羨林也點點頭就走了。在第二天的開學典禮上,那學生竟然看到昨天幫自己看行李的“校工”正坐在主席臺上,一問才知道是季羨林。

季羨林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平和心態,謙虛、正直、誠實的人,正是他的這種心態為他贏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讓自己在浮華的塵世能靜下心來搞自己的學問。

著名學者張中行先生評價季羨林:“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可是季羨林自己卻對別人對他的那些關于“國學大師”“泰斗”“國寶”等的稱呼不以為然,他還寫了三篇文章,叫“辭國學”“辭泰斗”“辭國寶”,在央視欄目“藝術人生”做嘉賓時,主持人朱軍曾問他為什么要寫這樣的文章,季羨林卻說,自己為國家做了點事情,配不上這幾個稱呼。

季羨林翻譯出了令他享譽海內外的《羅摩衍那》。這是漢語的首譯本,8大冊,9萬行,歷時整整10年,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還主編了《東方文化集成》這樣的鴻篇巨著,計劃10年出書500種。他那質樸的大腦永遠都是白云舒卷,不知老之已至,樂于做各種事。就連生病在醫院住院治療期間,他也沒閑下來,仍然每日堅持創作,日寫2000字,每天也還在思考著他手里承擔的一套中國佛教史學術巨著。

季老平時并不希望別人打擾,打斷他僅有的工作時間。除了非去不可的特殊活動,比如他主編的書要發行,學校安排什么活動,其他活動很少參加。他喜歡聽二胡演奏的樂曲,但從不在這上面花費很多時間。他對于時間特別珍惜,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工作、工作。

一顆平淡的心,成就了季羨林不平凡的人生。他專注于自己的研究,他不為世事煩擾,不被物質迷惑,遇事總能保持住自己的那顆平淡如水的心。朋友們,好的心態會給一個人帶來太多太多的好處,它有益于一個人的身心健康,能讓人的情緒保持穩定,此外還能贏得更多的敬重。靜下心來,仔細看看這個世界,我們很容易就會察覺到,原來生活不是不美好,而是我們一直在抱怨中扭曲了生活。我們應該試著去做一個淡然的人,學會與人分享,學會在殘缺中品味快樂,在逆境中感受幸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永川市| 兰溪市| 临漳县| 黄平县| 沁水县| 苏尼特左旗| 那坡县| 轮台县| 辉南县| 谷城县| 读书| 清原| 锦州市| 萨迦县| 明水县| 南平市| 铅山县| 井冈山市| 嵊州市| 新源县| 波密县| 沾益县| 雷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江阴市| 马公市| 鄂州市| 南澳县| 关岭| 肇东市| 百色市| 永嘉县| 宜章县| 崇州市| 高雄县| 南平市| 黔西| 晴隆县| 磐石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