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提問技巧:如何問出你想要的答案
- 楊宏碧
- 760字
- 2019-01-05 07:06:26
前言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主張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繼尬地發現自己反而問不出問題了,甚至認為“提問”已經伴隨著學生時代成為過去式了。事實上,隨著我們步人社會,進人職場,提問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人生旅途,提問無處不在。職場中,領導的重要特質就是善于提問,讓下屬不僅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而反過來,下屬也要擅長提出具體有效的問題,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社交中,在與朋友交往時也需要掌握提問題的火候,要做到不輕不重,不偏不倚。而對陌生人,提問更需要小心謹慎,以免因不恰當的提問得罪對方。生活中,對父母、愛人提問也需要技巧,以營造出家里溫馨的氣氛。至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重在提問,好的問題才能夠從孩子口中獲得好的答案。
當然,提問除了存在于各種各樣的場合之中,還存在于一些特定的職業中。面試官最擅長的就是提問,從不同的問題之中可以快速地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情況;老師使用最多的教學技巧也是提問,問得恰到好處,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記者通常是由一句提問開始的,好的問題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準備,且須作好緊急預案的準備。
蘇格拉底說:“其實我一無所知,我只是善于提問而已。”既然提問是重要的,那么如何提問則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好的提問,往往是善于攻心的提問。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即便被提問者縱然滿腹經綸,但如果提問不到位,那提問者也只能空手而回。提問方式有很多種,或旁敲側擊,或模糊提問,或間接提問,或遞進式提問,通過各種方式,引出對方的妙語高論,這才是成功的提問。
提問不同,人生便不一樣,因為提出問題比給出答案更重要。本書從提問意識、提問能力、提問技巧人手,分析提問與心理之間緊密的關系,總結出各種富有藝術性的提問來提高溝通效率,從而令我們提升自身影響力。
編著者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