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就是提問題
- 劉銘
- 2164字
- 2019-01-05 06:02:52
銷售高手秘訣:訂單是“問”出來的
其實,很多訂單都是靠提問“問”出來的!這是因為,是否購買的答案都在客戶那里,而銷售人員如果想從客戶的口中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找到銷售的突破口,就必須通過提問來迅速抓住對方的“七寸”,進而實現成功銷售。
因此,對銷售人員來說,提問的能力往往決定了銷售能力的高低。
小李是一家商場家用電器的銷售員。一次周末,有一對年輕的夫妻來到小李負責的區域看電冰箱。小李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很快他發現這對夫妻有購買冰箱的意向,就立刻抓住時機,對他們發動了“熱情”的提問攻勢。
小李首先問男方:“先生,您家里有幾口人呢?”男方回答說家里有5口人。
隨后,小李又轉過身來問女方:“聽說有人喜歡一周買一次菜,有人3天買一次,請問您喜歡哪一種買法呢?”
女方回答說:“我一般是每隔3天買一次,這樣,菜就能夠保持得新鮮些。”
“那么家里經常來客人嗎?”小李繼續問。
女方回答說:“偶爾會來客人,算是不常來吧。”
小李聽后,就對她說:“根據您家里的人數以及買菜的頻率和客人來往的情況,××型號的冰箱就完全可以適合您家里的需要,請跟我過來看一看。”說完,小李就把他們引到了××型號的冰箱處。
這時,男方突然蹲下來查看冰箱下方放啤酒的地方,他可能在估算能放多少瓶啤酒。
小李一見,馬上對他說:“很多愛喝啤酒的人,都會一次買上幾打。您看這臺冰箱的空間足夠大,一次放個幾打啤酒沒有問題,您覺得怎么樣?”
男方笑著點了點頭。
小李又接著問女方:“您看下面冷藏層的空間,放一些魚、肉等食物沒問題吧?”
“我看可以,空間剛剛好。”
“那么您打算把冰箱放在什么地方呢?是客廳,還是廚房?”
“我家里的廚房太小了,根本沒有空間,只能放在客廳了。”
“是啊!很多人家里的冰箱都是放在客廳的,取、放東西也很方便。”
緊接著,小李又問男方:“先生,您的家離這兒遠嗎?”
“不遠,大約只有2公里。”男方回答說。
小李抓住機會,立刻笑著對女方說:“要是您今天購買的話,我們的客服很快就能送到您家,而且您今天就可以放進很多新鮮的蔬菜和魚、肉啦!您看可以嗎?”
妻子對丈夫說:“你看怎么樣,要不就買這一臺吧。”
就這樣,小李很快就成功地賣出了一臺冰箱。
案例中的小李最初發現對方有購買意圖就立即開始積極地發問。從問男方家里的人口,到詢問女方買菜的規律,雖然看似簡單、隨意,卻是經過事先精心設計的。因為這樣提問,可以問出客戶的實際需求,即冰箱的大小。
等到小李按照客戶的需求推薦適合的冰箱型號時,她又留意到男方查看放啤酒的地方,她立刻借題發揮,說明自己介紹的這款冰箱也同樣能夠符合他的要求。因為只有讓這對夫妻雙方都滿意,才能讓他們對購買冰箱都不會有意見。
在最后的銷售過程中,小李詢問了客戶的住址,這是為了把銷售引向最終的目標階段,那就是成交。總之,在這個案例中,小李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問,很自然地實現了成交。
對銷售人員來說,善于提問已成為一種技能,每一位銷售人員都應該熟練掌握這項技能,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
另外,銷售人員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應該多提一些內容積極肯定、能讓客戶增強對產品信心的問題,這樣才能促使客戶下定決心購買產品。
既然提問在銷售的過程中非常重要,那么,提問具體有哪些作用呢?
1.引導出客戶的需求
如果銷售人員一直在說,而沒有提問,就不能知道客戶真正關心的是什么,客戶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通常客戶愿意與你談話,是因為他們想要銷售人員根據他們的需要,給出一些專業上的建議。
2.測試客戶的回應
我們從前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小李經常會運用“您覺得怎么樣呢”或“您看可以嗎”等提問來測試客戶的回應,也就是通過提問來判斷客戶對所售產品的想法。
3.提問是解決雙方異議的最好方式
買賣雙方產生異議通常有下列原因。
(1)源于人類自身所具有的好奇心。
從好奇心的角度而言,人類的好奇心永無止境。但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客戶,就必須要小心應付了。因為如果我們不善用提問而只是在闡述,就會總是處在被動的境地。比如,當客戶提出一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嘗試反問對方:“您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但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樣,我們就可以“反守為攻”,重新奪回主動權。
(2)銷售人員沒有給客戶解釋到位,或者客戶沒有完全聽明白。
通常客戶沒有完全聽明白時,往往會表現為沉默不語或者遲疑不決,也有的客戶會選擇干脆逃避或假裝一知半解。比如,頻頻出現“我不需要”“我再考慮考慮”“你先把資料留下來吧,等以后再說”等類似借口。
說服往往發生在客戶提出異議之后。但應注意,不管客戶提出什么刁難的問題,我們首先都要認同客戶,而最佳的認同方法就是表達出同理心,即簡單重復一遍客戶的原話。比如,“劉經理,我對您剛才說的話感同身受……”等到掌控好客戶的情緒后,接下來才可以進行專業陳述。但在結尾處,要注意應該以“問”結尾,比如,“剛才我說的,您認為如何呢”,以征詢客戶的意見。
4.通過滲透性提問,可以獲取客戶更多的信息
通常,客戶最初不會說出真正的理由,但通過滲透性的提問,我們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潛在信息,以便做出更加全面、正確的判斷。比如,多問幾個“為什么”或“對于這個問題,您的看法如何呢”,或問“那沒有關系,可您為什么會這樣說呢”。然后,我們就可以在最棘手的理解環節中,利用滲透性的提問,比如“還有呢”“其他呢”等,來獲取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