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是詢問者的本能
讀前思考
· 沒有懷疑就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詢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是無根無據的,而是需要通過無數的詢問與解釋來構建互信機制的。毫不夸張地說,懷疑是每一位詢問者的本能反應。那么,該如何正確看待這種本能呢?
假如我們相信任何看到的、聽到的事情,就學不到任何東西,只會變成盲目聽信一切的愚人。懷疑的本能促使人積極思考,審慎地觀察事物,從而獲取更多信息,做出更加可靠的決策。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你提出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在表達自己的懷疑了。
過度的懷疑會讓你變成一個懷疑論者兼陰謀論者。對周圍的一切都抱有過度的警惕,無法分辨什么東西值得信任,什么東西才應該懷疑。這類人一旦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東西時,不懂得用積極的詢問來弄清真相,而是把一切疑問都牽強附會地解讀為“陰謀”,并且聽不進任何理性的意見。毫無疑問,這樣的人只會困在自己荒謬而狹隘的意識里,無法正確地認識人、事、物。
優秀的詢問師懂得怎樣合理地利用懷疑的本能,并能主動避免過度懷疑帶來的無端猜測。他們在開口提問前都會認真地進行理性思考,而不是像懷疑論者、陰謀論者那樣把內心的不安全感強加于被詢問的人。
什么是適度的懷疑?簡單說,就是不輕信對方的觀點,也不輕率地予以否定,一切以驗證結果為準。以下是幾個以驗證為目的的常用句式。
·“你的消息來源是什么?”
·“你是否已經找到了相關證據呢?”
·“這個結論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我們不要隨便懷疑對方具有刻意誤導別人的不良動機。要知道,回答者也許只是因為認識水平不足或情報來源有誤才產生了錯誤的觀點。一個有素質的詢問者應當抱著“對事不對人”的懷疑態度,提出疑問只是為了尋找支持回答者觀點的證據,以確定自己確實得到了可靠的信息。
自我檢查
閱讀下表中的內容,選擇你認為符合自身情況的描述,在前面的括號里打鉤,每空1分。總分最高5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說明你需要改進的細節越多,反之則說明你有較好的詢問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