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新常態”賦予了汽車產業發展新內涵。緩解能源環境壓力,持續提升本土產業全球競爭力,成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既定目標、邁向汽車強國路的必經之路。中國汽車市場空間之大,全球有目共睹,爭必進之。所有在華企業都享受到了中國汽車市場遲來的春天,市場的增長與爆發不過是大眾被關進牢籠儲蓄能力的一種集中和過度釋放,如此發展在特定階段是符合時代需要的,也是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關鍵問題在于新的時代與階段正悄然到來,我們拿什么去填補它,才能符合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新常態”對汽車產業而言,是一種內在動力,是一劑瘋狂之后的鎮靜良藥,良藥雖苦口,是否利于行,還要看政策、產業、市場甚至是文化能否有機配合起來。

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汽車節能減排地位,首次在汽車界提出“中國品牌”的概念,產業發展意圖明顯且意義深遠。截至2014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45億輛。汽車用汽柴油消費占社會汽柴油供應端表觀消費量的比例達70%以上,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上升至59.3%。2015年乘用車產銷將邁入2000萬,新常態形勢下我國經濟將基本處于6%~7%的中速增長區間,在經濟平穩增長、居民就業和收入保持穩定的條件下,私家車需求將持續增長,產業增速將有所減緩,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汽車工業整體將保持4%左右的增速,未來能源形勢更加嚴峻。

在全球能源緊張局面下,先進節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成為各國重點關注的領域。歐、美、日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嚴格的節能目標,并建立起相對完備的汽車節能管理制度,快速提升汽車節能水平。2013年,歐盟新生產的乘用車百公里平均油耗已降至5.2 L,日本4.7 L,接近我國2020年油耗目標。未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路徑越來越依靠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走出去融入全球競爭體系,越來越多的先進汽車產品可能引入中國市場,立足于汽車節能視角而展開的市場競爭會愈加激烈。國家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汽車產業的節能管理,縮小國際間汽車產品燃料經濟性水平的差距,以緩解我國能源環境壓力、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當年新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下降到5 L/100km。相比2014年國產乘用車平均油耗7.12 L/100km,到2020年需下降29.8%。按國產乘用車達到國家要求測算,預計到2020年將累計節省燃油約3546.7萬噸,減少CO2排放約1.14億噸;按2025年乘用車新車油耗下降到4 L/100km目標測算,到2025年將累計節約燃油2.26億噸,減少CO2排放累計7.29億噸。以2014年汽車油耗為基準,2020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將從70.0%下降到65.1%,降低4.9個百分點;2025年對外依存度將從81.7%下降到75.8%,降低5.9個百分點。

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傳統汽車的產業競爭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2008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汽車行業制定了汽車油耗限值標準,建立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數據核算管理與公示制度,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連續3年向社會公示中國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包括110多家在中國境內銷售汽車的企業油耗是否達標及優于達標、劣于達標等情況,基本上具備了在我國推行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條件。

國際上汽車工業較為成熟的國家在進行汽車節能管理過程中,都會采取對外披露節能管理進展與效果的方式引導社會對汽車節能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社會消費者對汽車工業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如歐洲環保署的《乘用車和輕型貨車CO2排放監控報告》、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輕型汽車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美國能源部的《年度車型燃油經濟性指南》以及日本企業工業協會的《日本年度環境報告》等,均通過行業與企業信息的對外披露起到了較好的社會引導作用。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國與消費市場,擁有世界最多的汽車企業數量與品牌數量,企業之間的技術應用、儲備等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社會消費偏好尺寸大、動力強的車型產品。盡管中國政府從技術標準、法規政策等方面對汽車生產制造商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控,也逐步完善了對汽車消費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體系,但尚未形成整個社會汽車產品消費的良好氛圍,汽車文化遠未發揮應有的影響。《中國汽車節能發展報告》撰寫的目的在于既要填補中國在汽車節能權威信息對外披露的空白,更要從企業、車型、技術等角度全方位的引導并構建社會消費文化,扭轉中國市場目前的消費結構,倡導綠色消費,構建市場化、良性的汽車生產與消費機制。

加大對節能技術和節能效果的宣傳力度,增強消費者的節能環保意識和認知,營造一種崇尚綠色、生態的汽車消費文化,全面提升“中國品牌”的節能減排全球競爭力,需要政府、企業和市場的通力配合。

編委

2015年1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衡阳县| 七台河市| 大冶市| 呼和浩特市| 通许县| 江山市| 长岭县| 湘西| 绥德县| 永川市| 灌阳县| 伊金霍洛旗| 楚雄市| 苍山县| 乡宁县| 习水县| 通城县| 青川县| 镶黄旗| 汤阴县| 陇西县| 陈巴尔虎旗| 阿坝县| 嵊州市| 习水县| 高台县| 保德县| 青浦区| 成武县| 宜都市| 广东省| 紫阳县| 五大连池市| 平武县| 汤阴县| 南城县| 石阡县| 柘城县| 阳信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