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回歸模型的理論應用與擴展
- 汪文姣
- 1109字
- 2024-04-03 18:39:57
1.1.2 選題意義
1.1.2.1 研究的方法論意義
與傳統研究方法不同,本書結合了新經濟地理學和空間計量經濟學,在綜合討論空間計量模型的理論意義和實際運用后,運用新的經濟理論和構建改良的計量模型對我國FDI的空間靜態格局和動態演變進行了深入分析。
(1)空間相關的引入能夠有效地衡量空間鄰近影響,加大估計結果的可靠性。長期以來,截面相關都被排斥在經典馬爾科夫假定之外,傳統的計量模型估計都忽視了數據的截面相關或者說觀測樣本的空間相關性。但是,區域經濟數據具有很強的空間相關,方差協方差矩陣更為復雜。空間權重矩陣能夠刻畫經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空間自回歸模型中,通過和經濟變量的交互項彌補了可能產生的遺漏變量誤差;同時在空間誤差回歸模型中,空間相關則通過重新定義擾動項的結構來刻畫。
(2)考慮局部回歸的變系數模型能夠進一步描述區域的異質性。區域經濟數據體現了空間經濟分布的狀況,但是空間分布的非均勻是主要特征之一。傳統的計量模型在進行區位因素估計時,均將區域數據看作一個整體,忽視了經濟變量影響的地區差異性。而空間變系數計量模型則可以基于空間數據的非平穩結構進行空間模式的局部差異識別,分析空間差異特征,并通過貝葉斯估計方法來簡化空間相互關系。
(3)對空間回歸模型的擴展,加入時間動態分析。為了同時考慮空間相關和時間相關,在已有的向量自回歸和誤差修正模型中加入空間相關變量,能夠有效估計經濟發展或者產業分布的時空收斂性以及動態變化。在此基礎上,基于中心-外圍結構的理論均衡條件,運用空間過濾動態合成數據模型的同時考慮空間和時間相關,從而能夠有效得出現有的中心-外圍結構是否穩定。
1.1.2.2 研究的現實意義
本書采用空間計量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研究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決定因素能夠因地制宜地制定外資發展政策。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由于發展模式的不同,在外資吸引的途徑和方法上應當各自有所側重。通過分析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決定因素,各地區乃至各個省市能夠有針對性地利用地理位置、優惠政策、基礎設施和市場規模等優勢。
(2)分析全國和區域的外商直接投資的空間布局能夠衡量外資集中地區的外溢性影響。本書基于相鄰省市外資之間的空間相關性分析,從計量經濟學的角度證實全國和區域外資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間結構。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外溢性以及鄰近區域的反饋效應能夠縮小區域乃至全國的外資差距,平衡區域發展。
(3)探討空間格局的穩定性能夠推進外商投資的區域內擴散和區域間轉移,加大中西部地區外資承接的力度,對于產業轉移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利用數值研究,分析空間結構穩定和發生變化的條件,從而能夠打破現有不平衡的外商直接投資空間分布格局,協調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