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回歸模型的理論應用與擴展
- 汪文姣
- 542字
- 2024-04-03 18:39:57
1.2 結構安排與主要內容
本書分為10章,框架如下:第1章介紹了本選題意義和背景,并且闡述了所選用的主要方法和計量工具,并重點強調了本書的創新點和主要結論。在第2章到第5章中,主要探討了空間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應用,對于空間結構和空間權重的分析、空間回歸模型的假定、一般框架及其估計方法、檢驗和推斷進行了綜合概述,并歸納了空間計量模型實證應用領域、擴展模型和受限因變量模型。隨后,引入了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和模型框架,著重對運用空間計量模型求解新經濟地理理論的方法進行了推導。第6章至第10章是本書的核心章節,通過選取我國FDI的面板數據,對新經濟地理學提出的中心-外圍模式進行了檢驗。第6章運用wu-hausman檢驗統計量對我國FDI的中心存在性進行了檢驗,并依此劃分了三大外資聚集區,并分別對這三大外資聚集區內在的FDI空間結構進行了探討。第7章分析了影響現有空間結構形成的區位因素,重點從時空的動態角度進行差異性分析。第8章則對中心城市和外圍城市之間的互動性進行了討論,分別從中心城市的空間外溢性以及外圍對于中心城市的空間收斂性進行了論證。第9章則從工資角度和格蘭杰因果檢驗的兩個方面對現有FDI中心-外圍結構的穩定性進行了實證檢驗,并提出了三大外資聚集區的未來發展方向。最后第10章對全書進行了總結,進一步探討了未來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