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影記憶與國家形象建構
- 李娟
- 449字
- 2019-02-19 10:11:47
緒論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中國國產電影作為文藝形態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引領社會主流價值取向、提升民眾藝術審美品位等方面,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國產電影以其自身獨有的特質,在建構集體記憶與塑造國家形象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1世紀以來的十幾年間,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中國國產電影在政策、市場、資本等諸多因素的聯合推動下,可謂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產電影中的國家形象不僅僅是一種主觀體認,更是作為潛在的背景性知識,對社會的人文環境、文化氛圍與凝聚力量等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國產電影敘事需要針對社會轉型時期,對個體與群體在生活與精神等層面的變化均有觀照。由此,研究社會轉型語境下國產電影的敘事形態,建構民眾對于民族、國家的歷史記憶與集體認同,從而不斷樹立中國大國形象、提升國家軟實力,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