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 本書的重點、難點與創新

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西方工業文明便出現了持續許久、影響巨大的生態危機,這種危機既是理性主義的必然產物,又是技術異化的直接后果。技術的異化是技術中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人性與物性分離的結果,加之在工業社會中,技術始終扮演著“座架”的角色,人因此而失身于生產,失身于技術,成為“單向度的人”?!吧娌辉偈侨说闹黧w生成”,物質力量逐漸變成了主宰人類力量的利刃,人在理性主義的光輝下變成了喪失理性的存在,成為愚鈍而消極的生命形式。在工業社會中,從人類中心主義的技術出發,我們得到的是對人類“非人化”般的扭曲,技術不僅異化了環境,也異化了人類自身,因此,無論是從環境利益還是人類存在發展的角度出發,尋求一種替代型的新興技術,是必要且重要的。

本書即將探討和研究的綠色技術就是這樣一種合理的替代技術。工業社會中的技術危機在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危機、倫理危機和人類命運的危機,而綠色技術就是對三種危機的克服與超越。筆者在對綠色技術分析剖析的基礎上,針對工業社會中、市場經濟下,由于經濟利益、人類利益的無限至上性導致人與環境不可能相容的定論展開批判,并試圖說明在市場經濟下,通過合理的途徑構建一種與市場、環境相和諧的綠色技術是可能的。這樣,從綠色技術對現代技術的揚棄出發,通過對綠色技術的理論基礎、實踐路徑,與各種社會其他因素互動的探討就構成了本書的重點所在。

重點之一:探討綠色技術與現代技術的聯系與區別,不可否認綠色技術也是技術的一種,本質上它與現代技術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但是綠色技術又不同于現代技術,尤其是在綠色技術的價值取向上,是與現代技術相差甚遠的。

而對兩種技術之間區別和聯系的分析則是綠色技術如何在現實中成為“替代技術”的關鍵,也是本書的一個重點。

重點之二:綠色技術的當代價值和實踐意義,綠色技術首先要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才能在社會運用中產生其應有的價值,這就是說綠色技術的價值是受到人的主體性影響,并在人的實踐中生成的。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分析科學哲學一樣地分析技術哲學,要結合具體現實、具體環境來分析綠色技術在實踐中的價值和意義,這便是本書的另一個重點。只有當我們能夠證明綠色技術的價值和實踐意義確實能夠使之成為一種當之無愧的替代技術時,綠色技術才能更為廣泛地被認同和接受。

重點之三:運用多種分析方法全面地對綠色技術進行分析。本書的理論基礎,綜合了西方環境倫理學、西方生態哲學、技術哲學的相關知識。本書試圖以自然、社會、技術與倫理的關系為基礎,從市場經濟、生態政治與綠色價值觀的多視角多維度來剖析和分析綠色技術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分析的過程中,筆者主要以如下內容作為理論支撐:馬克思主義關于自然的解放,社會的解放,人的解放的相關理論;西方環境倫理學的相關理論;科技政治學,經濟學的相關理論;以及技術哲學和STS的相關理論……在通過多種方法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力圖使本書更加深刻,在闡述綠色技術的同時,也對哲學史進行梳理,從本體上證明了技術哲學的發展是一個整體的過程,是一脈相承的。

而本書的難點則是:第一,如何在對現代技術展開批判的同時,為綠色技術尋找到新的支撐點。我們說要以現代技術作為對比和參照,“揚”其合理之處,“棄”其不合理之處,以此作為構建綠色技術的一個支撐,并延伸出綠色技術的價值和意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現代工業技術就不存在與經濟、政治和人類文化互動的關系,只是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在“破”這個關系的基礎上進行一個“立”。打破容易建構難,這是在寫作中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何構建,怎樣構建,需不需要首先確定一個邊界,還是直接在現實中讓其進行碰撞……這些都是非常復雜深刻的,而這也將是本書的創新點所在。

第二,發展中的綠色技術也有自身的現實困境。后現代理論雖然為綠色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邏輯可能和思想支持,但是因為后現代主義過于強調“力量的沖撞”和“本體的涌現”,使綠色技術中存在的一些悖論和問題被當作“合理的現象”而沒有得到修正,這便是本書所要提到的,綠色技術在發展中會受到的阻力之一。另外,由于市場始終是以經濟為指向標的,政治的干預始終只能起輔助的作用,所以,在市場中仍然有許多不確定和復雜的因素會影響綠色技術效用的實現和發揮。但我們應該看到,任何技術的形成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綠色技術也是如此,因此以發展的眼光探討綠色技術與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剖析綠色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如何克服綠色技術實踐中的困境,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技術哲學話題。

可以說,本書最獨到之處則在于它是筆者為了解決環境哲學自身的矛盾和難以克服的悖論,將技術哲學的相關理論與環境哲學研究進行了融合與銜接,形成了本書獨具特色的環境哲學技術維度的轉向。在筆者看來,我們不能單獨地將綠色技術抽絲剝繭,看作完全獨立于現代工業技術的存在;也不能將綠色技術簡單地看作現代工業技術的一個必然發展。現代工業技術可以說在本質上是一把非常鋒利的雙刃劍,稍不注意就會偏離綠色的發展軌跡,這便要求我們不斷尋求完善技術的綠色本質,使得工業文明下的技術能沿著綠色的軌跡前行。綠色技術的主體是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對綠色技術的把握不僅僅需要從綠色技術本身入手,更需要對“現代人”進行全方位的透視和解析,以便我們能夠更加精準地預測綠色技術的未來發展軌跡,這便是筆者首先創新性地引入“格式塔”的技術哲學分析的原因。格式塔(gestalt)最初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它作為完整的理論最早是由奧地利和德國的心理學家韋特默、卡夫卡等人首創。可以說格式塔理論最早是用于形容和描述感覺領域的理論,但是隨著胡塞爾現象學的興起,其理論的適用范圍已經遠遠超過了感覺經驗領域,現象學的發展也更進一步完善和奠定了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基調。工業文明社會,技術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開始擴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科學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因此,對技術的研究和加速發展也成了工業文明時代的一個主旋律,對格式塔的研究也隨之滲入對技術的研究中,“格式塔”一詞開始用來指代與技術有各種關系的因素的耦合狀態,主要是自然、經濟、政治、技術作用下的人類認知模式,以及這些認識模式是如何對技術產生影響和作用的。因此,我們說綠色技術中的格式塔,實際上就是研究綠色技術中人類形成的認識理念和認知模式,及其對技術的作用,這樣一來,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將綠色技術與其主體人有機地聯系在了一起。

本書的第二個創新點是提出了綠色技術中的“回歸線”一詞?!盎貧w線”主要是對現代技術中的經濟中心論思想與“涂爾干的實驗室”理論在否定批判基礎上的繼承與發展,然而,也正是“回歸線”一詞表明了綠色技術與工業文明中的現代技術存在著本質的聯系,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工業文明下的技術是可能向著綠色技術的要求轉變的,在某種程度上,這也為綠色技術實踐的可能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和說明:綠色技術能夠實現對自然和社會、人類向度的同時回歸。

本書的第三個創新點就是從三個哲學的基本角度實現了綠色技術對現代技術的揚棄,這既是綠色技術的創新,也是技術哲學的創新。綠色技術從本質上說仍然是技術的一種,因為它在本體構成和功能作用上與現代工業技術并無本質差異,但是綠色技術仍然與現代工業技術有所差別,這些差別主要體現為綠色技術對工業社會現代技術的幾個揚棄,這幾個揚棄使得綠色技術成為現代工業技術基礎上的特殊存在方式,具體來說主要是對現代技術一維本體、價值空位、歷史虛無的揚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高邑县| 织金县| 民权县| 祥云县| 杨浦区| 武城县| 防城港市| 东丰县| 乐陵市| 广汉市| 阿瓦提县| 湖口县| 汕尾市| 八宿县| 昭通市| 甘孜县| 扎囊县| 峨眉山市| 曲水县| 隆安县| 安溪县| 老河口市| 海口市| 镶黄旗| 乐都县| 合川市| 阳谷县| 康保县| 中江县| 涪陵区| 扎兰屯市| 南漳县| 侯马市| 晴隆县| 观塘区| 徐汇区| 永仁县| 望江县| 云南省|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