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產業控制力的界定及評價指標體系

(一)產業控制力界定

所謂產業控制力,簡單講就是指控制產業的能力或者程度。產業控制力,首先強調的是東道國對本國產業的控制力,但在開放市場條件下,東道國產業的發展需要外資的進入和支持,而外資和東道國對產業的控制力是一種零和博弈關系,外資產業控制力的增加是以東道國產業控制力的等量減少為條件的,也就是說,外資產業控制力的不斷提高必然會削弱本國資本的產業控制力。因此,基于產業控制力的產業安全研究,往往就著重于對外資的產業控制力進行研究和分析,用外資產業控制力的強弱反映本國資本產業控制力的大小,從而來判斷其對產業安全影響的程度。基于此種分析,產業控制力是指外資對東道國產業的控制能力,以及對東道國產業控制力的削弱能力和由此影響產業安全的程度。產業控制力的實質是外資產業控制力和東道國產業控制力兩種力量的對決博弈能力。當外資對產業的控制力大于東道國對產業的控制力時,可以認為該國的產業安全出現了問題(李孟剛,2006)。

產業控制力與產業風險是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正是由于FDI本身蘊涵著產業風險的誘因,因此更需要從產業風險的角度加強對產業控制力的認識。外商直接投資帶來的產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并且在各國經濟發展的初期普遍存在,即使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同樣也面臨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產業風險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對外商投資的控制及小心謹慎的開放,在國際上是非常出名的。在目前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從拉美到東南亞,如何有效規避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產業風險是許多國家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對此,中國也毫不例外。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外商直接投資帶來的產業風險有一個日積月累、逐步積聚的過程,短期內不容易被東道國察覺,或者即使有所認識,但由于FDI能夠解決東道國的資金短缺、就業困難,帶來相對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提高GDP等,這些表面甚至是虛假的繁榮很容易讓急功近利的人難以看到或者不愿意看到FDI給東道國產業帶來的潛在的巨大風險(喬穎、彭紀生和孫文祥,2005)。

通過產業控制力的實現,從而決定產品的定價權,控制財富的流量,實現產業的生存安全;同時,通過產業控制力的實現,可以改變產業的發展進程和發展方向,實現產業的發展安全。對于產業控制力的理解,第一,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通常理解的股權控制上。股權的控制只是表象,真正的控制力是對其產業核心技術、標準和品牌的控制。第二,產業控制力是指在開放條件下,本國資本對相關產業世界范圍內市場的控制程度,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一國資本對本國產業具有控制力,也不能說明該產業具有安全性(趙元銘、黃茜,2009)。

(二)產業控制力評價指標體系

產業控制力評價指標主要是反映外資對一國某產業的控制程度及由此給產業的生存和發展安全造成的影響。它主要反映外資對市場、品牌、股權、技術、經營決策權等的控制程度,這類指標是用外資控制率來進行衡量的。產業控制的基本內容應該包括外資對市場的控制、外資對品牌的控制、外資對股權的控制、外資對技術的控制四項主要內容,除此之外,外資對經營決策權的控制、某個重要企業受外資的控制、受控制企業外資國別集中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FDI對東道國產業的控制情況(王允貴,1997)。

外資市場控制度,反映外資控制企業對該產業國內市場控制程度。可以用外資控制企業市場份額與國內該產業總的市場份額之比來衡量。其中外資控制企業包括外資股權控制企業、外資技術控制企業以及外資經營決策權控制企業。外資市場控制度越高,產業發展安全受影響的程度就會越大。

外資品牌控制度,反映了國內產業市場外資品牌控制程度。外資品牌可能由外資控制企業使用,也可能由外資控制企業為其做“嫁衣裳”。用外資品牌市場份額與國內該產業總的市場之比來衡量。外資品牌擁有量越高,產業安全受影響程度越大。

外資股權控制度,是從股權的角度反映外資對國內產業的控制情況??捎猛赓Y股權控制企業的產值與國內該產業總產值之比來衡量。該比例越高,產業發展安全受影響程度越大。

外資技術控制度,從技術角度反映外資對國內產業控制情況。其又包括擁有發明專利的控制度、研發費用控制度和新產品產值控制度三個指標。外資技術控制度越高,產業發展安全受影響的程度越大。

外資經營決策權控制度,是從經營決策權角度反映外資對國內產業控制的情況??梢杂猛赓Y經營決策權的控制企業產值額與國內該產業產值總額之比來衡量。該比例越高,國內產業發展安全受影響的程度越大。

重要企業受外資控制情況,是從總體上看外資市場控制度、外資品牌控制度、外資股權控制度、外資技術控制度和外資經營決策權控制度都不算高,但外資控制產業內某個重要企業,仍對產業的發展安全產生重要的影響。

受控制企業外資國別集中度,反映國內產業發展受外資的母國政府影響的情況。可以用受國外某個國家控制的企業的產值占本國國內總產值的比例來衡量。集中度越高,國內產業受外資母國政府影響的可能性越大,產業發展安全受影響的程度越大。

限于目前中國公開的統計資料的限制,為能從較長的時間周期中分析外資對國內產業的控制情況,本報告在指標選擇上采取了求大同存小異的思路,盡可能地按照產業控制理論的研究脈絡尋找定量的實證分析數據,因此選擇了外資市場控制度、外資股權控制度、外資技術控制度(其中包括擁有發明專利的控制度、研發費用控制度和新產品產值控制度)三個指標,同時增加了外資總資產控制度外資總資產控制度指標反映對某一產業企業擁有的全部資產(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控制程度,總資產控制度越高,說明該產業總資產中外資占比越大,該產業受外資控制程度越大。和外資固定資產凈值控制度外資固定資產凈值指標是從固定資產凈值的角度反映外資對國內產業固定資產控制的程度,其比值越高,說明外資在該行業的經營狀況相對較好。等指標進行定量分析,見表1-5。即便如此,有些產業也缺乏完整的數據,只能對指標進行相應的取舍,并同時補充相關的案例分析。如《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0~2014年)無2009~2013年外資擁有發明專利、研發費用和新產品產值的統計數據,故無法計算2009~2013年一些行業外資擁有發明專利控制度、研發費用控制度和新產品產值控制度,只能計算到2008年。

表1-5 產業控制力評價指標及量化形式

注:①由于不同行業(產業)中存在數據統計項目的差異,在計算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產業控制力評價指標量化公式進行選擇,并會進行相應的說明;②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固定資產采用的是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不是固定資產凈值。

由于本報告中關于有色金屬、鋼鐵、電子信息、高技術這四個產業的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因此,本報告關于這四個產業的分類與《中國統計年鑒》一致。其中,2013~2015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使用的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秶窠洕袠I分類》(GB/T 4754-2011)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02)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汽車制造業中將“汽車整車行業”分解為“汽車整車行業”和“低速載貨汽車制造”;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將“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分解為“計算機零部件制造”和“計算機外圍設備制造”,將“計算機網絡設備制造”和部分“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制造”調整為“其他計算機制造”,將“通信傳輸設備制造”、“通信交換設備制造”以及“其他通信設備制造”合并為“通信系統設備制造”,將“通信終端設備制造”和“移動通信及終端設備制造”合并為“通信終端設備制造”,將“家用影視設備制造”分解為“電視機制造”和“影視錄放設備制造”,將“家用音響設備制造”更名為“音響設備制造”;高技術產業中將“生物和生化制品制造”更名為“生物藥品制造”,將“飛機制造及修理”更改為“飛機制造”,將“其他儀器儀表制造及修理”更改為“儀器儀表制造業”;裝備制造業中將“建筑裝飾及水暖管道零件制造”分解為“建筑裝飾及水暖管道零件制造”和“建筑裝飾搪瓷制品制造”,將“工業生產配套用搪瓷制品制造”更名為“生產專用搪瓷制品制造”,將“金屬制廚房調理及衛生器具”分解為“金屬制廚房用器具制造”和“金屬制衛生器具制造”,將“金屬制廚用器皿及餐具制造”更名為“金屬制餐具和器皿制造”,將“交通管理用金屬標志及設施制造”調整為“交通及公共管理用金屬標牌制造”,將“其他原動機制造”分解為“風能原動設備制造”和“其他原動設備制造”,將“起重運輸設備制造”更改為“物料搬運設備制造”,并分解為“輕小型起重設備制造”、“起重機制造”、“生產專用車輛制造”、“連續搬運設備制造”、“電梯、自動扶梯及升降機制造”以及“其他物料搬運設備制造”,將“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制造”分解為“齒輪及齒輪減、變速箱制造”和“其他傳動部件制造”,將“緊固件、彈簧制造”分解為“緊固件制造”和“彈簧制造”,將“機械零部件加工及設備修理”調整為“機械零部件加工”,將“石油鉆采專用設備制造”和“建筑工程用機械制造”中部分內容調出后更名為“海洋工程專用設備制造”,將“食品、飲料、煙草工業專用設備制造”部分內容調出后新增為“煙草生產專用設備制造”,將“其他服裝加工專用設備制造”分解為“縫制機械制造”和“洗滌機械制造”,將“其他農林牧漁業機械制造及機械修理”部分內容調出后新增為“棉花加工機械制造”和“其他農林牧漁機械制造”,將“工礦有軌專用車輛制造”更名為“窄軌機車車輛制造”,將“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制造”部分內容調出后新增為“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制造”,將“航標器材及其他浮動裝置的制造”更名為“航標器材及其他相關裝置制造”,將“飛機制造及修理”調整為“飛機制造”,將“腳踏自行車及殘疾人座車制造”、“助動自行車制造”以及“其他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部分內容調出后新增為“非公路休閑車及零配件制造”,將“其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部分內容調出后新增為“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將“電池制造”分解為“鋰離子電池制造”、“鎳氫電池制造”以及“其他電池制造”。由于本報告中關于汽車、高技術這兩個產業的數據分別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年鑒》《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因此本報告關于汽車、高技術產業的分類分別與《中國汽車工業年鑒》《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一致。

在計算某產業(行業)各項控制度時,數據的選擇依據相應的劃分標準,采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或者大中型企業的相關數據,劃分標準見表1-6和表1-7,并根據數據指標的可獲得性做適當的調整。

表1-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劃分標準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5)》工業統計數據中簡要說明。

表1-7 大中型工業企業劃分標準

注:?工業企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三個行業的企業。大型和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所列各項條件的下限指標,否則下調一檔。

資料來源: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

做好產業安全預警是抵御經濟風險與保持產業安全的重要措施。產業安全預警是在安全評價基礎上,根據指標變量適時地向經濟部門與決策者發出安全預警,以維護產業安全(石橋,2013)。根據國際通行的外資市場控制率警戒線標準,一般認為產業市場的安全線(警戒線)為:外資企業及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不超過20%,在一般行業不超過30%,在核心行業不超過10%。因此可以參照這個標準,規定外資企業產品的外銷比例,以限制外資企業過度占有國內市場(周天蕓,2001)。本報告中依據此標準判斷中國各產業(行業)外資控制情況。

本報告的總體思路是以定量分析為主,尤其是通過重點分析近幾年來的相關數據結果,揭示外資在中國產業控制中的變化趨勢,并補充相應的定性分析。在產業選擇上,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研究外資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控制情況;第二個層次則是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商務部公布的2011年度重點行業產業損害預警報告中所涉及的產業并結合某些行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對裝備制造、汽車、鋼鐵、有色金屬、電子信息以及高技術產業進行外資控制分析。在計算相關指標的基礎上,分析外資在不同產業和不同指標方面的控制度,并給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國家產業安全戰略是國家經濟安全戰略的核心,它涉及面廣、利益關系多,因而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部門十分復雜。目前,中國尚沒有具體負責國家產業安全的部門,盡管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都有關于產業安全的部門,但都不具體負責產業安全。只有成立專門的產業安全部門,才能從制度上保證統一指揮、科學決策,保證國家戰略的順利執行、組織管理的連續及相關部門的有效配合。因而,中國應成立專門的國家產業安全部門,對產業安全、發展進行協調,負責推行產業發展戰略,制定維護國家產業安全的宏觀戰略。第一,必須從國家利益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產業安全的重要性,從“新型市場失靈”的高度來治理產業安全問題。第二,正確處理FDI、市場結構與產業安全之間的關系。防止外資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和重組方式控制中國各產業的龍頭企業,以及控制行業的關鍵技術,進而妨礙國家實施相應的產業政策。同時,必須正確控制外資的行業分布和其在市場中的地位,防止壟斷定價侵蝕國民利益。第三,處理好企業利益、地方政府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防止一些行為主體為滿足局部利益,主動迎合跨國公司的惡意兼并、收購和大量拍賣龍頭企業的核心產業給外資。第四,培育自主創新平臺,解決產業發展的技術障礙,尤其是增強戰略性、基礎性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這是中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關鍵(朱建民,20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洪雅县| 吉木萨尔县| 德兴市| 龙门县| 泾源县| 东乡| 洱源县| 钦州市| 巴林右旗| 刚察县| 铅山县| 荃湾区| 安达市| 西藏| 古丈县| 句容市| 涞水县| 楚雄市| 张家口市| 大关县| 巢湖市| 上饶市| 贺州市| 军事| 徐汇区| 云阳县| 都昌县| 盐池县| 崇信县| 武强县| 乌鲁木齐市| 奈曼旗| 临澧县| 什邡市| 思茅市| 常宁市| 芮城县| 北辰区| 乌拉特后旗|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