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影響商業銀行績效的因素

影響商業銀行績效的因素包括非利息收入和混業經營兩方面的因素。

一 非利息收入對商業銀行績效的影響

關于非利息收入與商業銀行績效關系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結論。盛虎和王冰(2008)采用我國14家上市商業銀行2003~2007年披露的年報數據對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的績效。而魏世杰等(2010)利用2003~2007年我國40家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與銀行資產收益率數據研究銀行非利息收入與銀行績效之間的關系,發現非利息收入占銀行營業收益份額的增加與銀行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進一步細分后發現,傭金和手續費收入份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銀行績效,但是投資收入份額的增加則會降低銀行績效。Stiroh和Rumble(2006)利用美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數據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非利息收入波動性較大并且營利性比信貸收入差,而非利息業務成本的增加能夠抵消分散帶來的好處,從而認為非利息份額的增加不能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Lepetit等(2008)通過研究發現銀行規模以及非利息收入類型都會影響非利息收入和銀行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王菁和周好文(2008)以我國12家商業銀行1999~2006年的數據為樣本進行研究,發現非利息收入與股權收益率、資本收益率之間存在顯著且穩定的負相關關系。

二 混業經營對商業銀行績效的影響

關于混業經營與商業銀行績效關系的研究,依據所采用的數據和方法的不同也表現出不同的結果。Aggeler和Feldman(1998)認為商業銀行綜合經營可以改善單一收入結構,豐富銀行收入來源,提高銀行經營績效。Allen和Jagtiani(2000)通過模擬一家全能型銀行來檢驗其進入證券和保險行業的風險,結果表明銀行控股公司在從事證券和保險業務后總體風險有所下降。Lang和Welzel(1996)以德國的全能銀行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表明全能銀行業績的提高主要源于新業務部門收入的增長。周開國和李琳(2011)根據資產組合理論對銀行風險進行分解,以分析商業銀行收入多元化與銀行風險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我國商業銀行收入結構多元化與風險之間的關系不顯著,風險的降低主要來源于利息收入波動風險的減小。薛超和李政(2014)對我國81家城市商業銀行2002~2011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多元化經營不能改善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增加傳統存貸款業務能夠提高經營績效,而非傳統業務則會降低經營績效。引入規模因素后發現,規模越大的城市商業銀行,多元化經營和非傳統業務對其經營績效的不利影響越小。李夢雨(2014)對國外全能銀行與金融控股公司兩種綜合經營模式對銀行績效的影響機制進行總結,利用我國50家商業銀行2005~2012年的面板數據研究綜合經營與商業銀行績效的關系,結果表明多元化戰略有利于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但與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和流動性呈顯著負相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中宁县| 双柏县| 海淀区| 黄骅市| 阿拉善盟| 丹东市| 普兰店市| 德令哈市| 华安县| 宝山区| 榆社县| 吐鲁番市| 忻城县| 吴江市| 文山县| 乐至县| 永安市| 怀来县| 宁远县| 定兴县| 旺苍县| 定兴县| SHOW| 泰宁县| 广州市| 五指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江川县| 杨浦区| 乌拉特后旗| 白沙| 汾阳市| 大港区| 铁岭市| 禄丰县| 石泉县| 洱源县| 稻城县| 南木林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