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研究:以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為視角
- 宋俊成
- 1763字
- 2019-01-05 03:26:20
第三節 研究思路、內容與方法
依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特殊性,本研究從學科政策內容的角度出發,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指導下,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具體內容及發展歷程,準確把握學科建設與學科政策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進而達到增強學科建設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目標。
一、研究思路與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一個包含學科知識體系、學科共同體體系和學科實踐活動體系等多層次、多要素的系統。具體來說,由基本理論知識體系、分支科學知識體系、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理論教育及科研活動、學術組織及成員、社會組織與社會實踐等構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特殊性,毫無疑問,學科建設自然而然成為一個內在發展規律和外部環境影響相互作用的系統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外部環境影響因素,甚至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本研究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體系的角度出發,運用公共政策學、教育政治學、教育政策學和教育政策分析學的理論和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內容體系結構為外在依托,以學科政策內容為內在線索;從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范疇入手,逐步進入學科建設內容的具體問題領域;從教育政策宏觀系統入手,逐步進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的微觀系統。最終,從學科政策和學科建設辯證關系的視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內容各要素的歷史特征,考察其學科建設的歷史發展脈絡,探索學科建設的內在規律。在此基礎上,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提出直接的政策建議和學術建議,有力地指導學科建設活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運用教育學、教育政策學、教育政治學、公共政策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等學科理論方法,分析與解決具體問題。既堅持抽象的理論思辨,又注重生動的客觀實踐,既強調定性研究,又進行定量分析。具體技術方法如下。
1.文獻研究法
“現代社會是通過文獻組織起來的,無論是政治領域還是經濟系統,無論是教育系統還是科技領域,文獻體現著社會組織的復雜性。”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與學科政策相關文獻的收集與查閱、鑒別與整理、分析與研究,主要目的是掌握學科建設及其學科政策的基本理論,了解學科建設及學科政策的研究現狀、發展歷程和基本內容。
2.歷史比較研究法
歷史比較研究法是歷史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的綜合,“是指按照時間順序解釋同一社會內部或不同社會中的社會現象或事物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歷史比較法,考察不同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及其學科政策的社會背景等問題,突出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進而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及其學科政策的發展歷程中,發現學科發展變化的規律和特點,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
3.資料分析法
資料分析法分為定性資料分析法和定量資料分析法兩種。定性資料分析法是指對研究的資料和文本進行非量化的總結評估和詮釋,比較注重事物內部的邏輯關系。定量資料分析法是指為了描述、解釋和觀察所反映的現象,使用量化數值的表現形式和處理方法。本研究運用資料分析法把收集到的各類資料按照資料來源、資料內容和資料性質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并對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和整理,提煉出與本研究緊密相關的數據、概念和基本范疇。在此基礎上,分析并形成這些數據、概念和范疇之間的邏輯關系,提煉并衍生新概念,進而達到理論構建的最終目的。
4.政策分析法
政策分析法是把系統分析的定量分析、經濟學的方法以及政策科學的定性分析等方法綜合起來,形成的一種集事實分析、價值分析、規范分析于一體的政策研究方法。它既要研究政策的本質、原因和結果,注重內容分析,又要研究政策系統及政策過程。運用政策分析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文本、內容、過程、價值以及政策的社會環境進行分析,以避免當前過于理想化的純學理探討和脫離現實的注釋性政策闡釋研究的不足。
5.調查研究法
調查研究中資料收集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問卷法,二是訪談法。二者需要相互配合進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訪談接觸的人數和獲得的信息相對來說都是有限的,而一定規模的問卷調查,能夠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獲得與研究相關的重要信息。本研究運用調查研究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現狀,掌握師生對學科政策內容的認識程度,了解社會和學術界對學科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
三、技術路線
具體如圖1-1所示。

圖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研究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