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商場超市商品陳列技巧

第一章 商場超市商品配置及陳列基礎

導讀

各種購物問卷調查顯示,80%的顧客會在店鋪里決定購買的商品,因而在店鋪中進行科學的商品配置和陳列是快速吸引顧客和引發購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店鋪開業或新貨上市的陳列中,首先應對商品配置進行規劃,其次再輔以各種陳列技巧。本章從便捷管理者和吸引顧客的角度分別介紹商品配置規劃的內容、顧客流動路線的設計、陳列設備的選擇及陳列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商場超市商品配置規劃

一、商品配置要點

商品配置規劃(Merchandise configuration,簡稱MC)幾乎是每一個商場超市必需的一項工作,是商場陳列設計工作的前提。把什么樣的商品放置在什么地方,需要根據品牌特點和顧客購物心理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分析,這對于終端能否順利進行陳列工作,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商品配置規劃要從以下兩個角度綜合考慮,以達到整體最優的效果。

(一)方便顧客購買

作為消費者,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到商場超市購物的經歷,當顧客進入商場,很少直接就奔向某個商品,然后轉身就去結賬的,除非顧客早已經計劃好了,這樣的顧客是有的,但畢竟是少數。

對于多數顧客來說,他們都用一雙明亮的眼睛掃視著賣場,不斷地搜索著自己感興趣的商品,一旦找到,便會眼睛一亮,想開始觸摸和了解商品,大部分人如果特別感興趣就會直接購買。因此,商場中的商品要根據顧客的消費需要靈活調整,如,根據顧客的購物習慣或商品特點排列和分類,簡單明了、整齊規律,使購物變得輕松和便捷;同時,利用商品色彩和造型給顧客視覺上的沖擊,刺激顧客消費欲望,激發更多的購買行為。如圖1-1所示。

圖1-1 色彩和造型的刺激

然而,在商品品牌競爭如此激烈,商品種類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如何在同類品牌中吸引顧客,同時讓顧客省時、省力、方便、快捷地找到感興趣的商品就十分重要了。商品配置規劃的作用之一就是通過對商品的分類、配置、展示,讓顧客更快捷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商品。

(二)便捷店鋪的管理

對于顧客來說,商品規劃配置方便了他們的購物,但同時從商場超市管理的角度出發,對于商場的管理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1)首先是商品經過分類配置后,商品在性別、色彩、系列、品類等有了明顯分類與配置,店鋪更加清晰明了。

(2)方便了營業員對商品的了解與管理。導購員在日常的店鋪管理中,經常要整理或盤點貨品,貨品經過規劃后方便了營業員的這些工作。同時商品經過規劃后,可以形成組合,對于營業員的附加推銷或給顧客的搭配建議會有很大的幫助。如圖1-2所示。

圖1-2 導購員的日常工作

(3)商品經過配置規劃之后,店鋪的空間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商品的充分展示。

(4)商品經過配置規劃后,為店鋪商品的標準化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商品配置流程

(一)商品開發

1.商品開發的原則

第一,開發“想要”且“需要”的商品。

“需要”的商品,是指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是日常吃和用的商品。如蔬菜、水果、肉類、洗衣粉、牙膏、牙刷、衛生紙、廚房清潔用品等。夏天里的冰西瓜、寒冬里的火鍋大餐才是消費者需要的商品。顯然,提供“需要”的商品是管理者的基本任務,而提供“想要”的商品才是商店建立特色和創造利潤的來源。

第二,不斷開發商品的特色。

“我們要賣的是什么商品?”這個觀念必須隨時浮現在商品計劃人員腦海中。另外,為避免同行也同步跟進的情況出現,商品計劃人員必須不斷地思考,讓同行無法模仿,或模仿的腳步放慢。商場超市要真做到錯位經營,滿足大部分人所需就不如滿足部分人購物所需,有選擇地引入規格類商品,強化商場的個性化定位。如山東的煙臺、威海、青島地區,因為韓國游客和投資者較多,可以針對韓國消費者這一特定人群,推出以韓國品牌為主的副食、洗化、酒水、食品等,雖然目標消費群體相對于其他超市來說量比較少,但由于主題明確,競爭對手較少,相對消費者數量要高于普通定位超市。此外,可賦予超市人文情懷。超市是休閑購物的場所,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法國的老佛爺超市就利用小小的購物籃把超市變成婚介所。巴黎的老佛爺超市為消費者在超市暗暗觀察異性想了個絕妙的創意:用籃子表明自己是否單身,是否愿意接受追求。具體辦法非常簡單,單身男女可以在進入賣場時在服務臺要一只特殊的籃子,這只籃子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有件紅色外衣,它像一句暗語表明使用者的身份和意圖。每到周末,老佛爺超市都人滿為患。

第三,開發宣傳新商品。

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力有目共睹,而人們的好奇心也永無止境。掌握了顧客的好奇心,就等于掌握了顧客手中的鈔票。而要掌握顧客的好奇心,就必須隨時注意身邊的信息。越早發現信息、越早進貨,就越能獲得顧客的歡心。商家必須具有極高的信息敏感度。如果超市能給顧客一種“要找新產品,找××超市”的印象,那在這一點上就算成功了。

第四,開發典型商品。

開發典型商品是進行超市個性定位的唯一手段。有些商店走的是高級店路線,有些走的是大眾化路線;有些以生鮮食品取勝,有些則以干貨取勝。當經營者制定出商品政策后,商品計劃人員就必須遵循這些政策開展工作。可以舍棄一些大眾消費品,選擇性引入個性化商品,如,做家私的宜家超市,其售賣商品多構思精巧,目標客戶群體與普通超市的目標群體相近,如果超市內售賣的商品,單單依靠代理商供應,合作方式也僅僅采取聯營或者價格代銷為主,那么當源頭被限制后,很難做出特色。如圖1-3宜家家居超市所示。

圖1-3 宜家家居超市

第五,開發能創造利潤的商品。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價格競爭會逐漸轉變到“購物的舒適性”“結賬的迅速”“資訊的提供”“員工的待客態度”等方面的競爭。商品計劃人員每引進一種商品,一定要思考“賣這種商品能不能賺錢”,并從差別化入手,去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只有這樣商店才可獲得應得的利潤,而這才是商店真正的經營之道。如圖1-4自動結賬臺。

圖1-4 自動結賬臺

2.完成商品總目錄

商品總目錄囊括了商場超市商品的所有品種,作為商品陳列目錄設計及商品配置的基礎。商品的匯總過程類似人口普查,需要為每一樣商品制作一張商品卡,載明商品品名、供應廠商、尺寸規格、包裝、進貨數量、價格(原價、賣價、同行價)、凈重、有效日期、特色等,然后附上商品的照片。最后按本店的商品歸類予以編號,并分類或匯總成冊。匯總商品的過程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進行:如充分利用供應商的報價和提供的各種資料、訪查同行的商店、參觀國內外的展覽會等。

3.完成陳列目錄

當形成商品體系后,就要從商品總目錄中選擇要賣的商品,并將其集中整理成為商店的陳列目錄。選擇的原則包括:第一,商品必須符合商品開發的五大原則;第二,做好市場調查工作,可以從同行的店面里了解商品陳列面、清潔狀況、有效期及制造日期,以此判斷商品的周轉速度和銷售情況;第三,供應商的營銷策略是否符合超市的需求,如,供應廠商是否有強力的廣告訴求,能否配合超市的促銷策略,能否為超市提供較高的上架陳列費用和較大的銷售折扣。符合以上要求,可以考慮進貨。

經過一段時間的營業之后,采購人員必須從商品的進貨、銷貨、存貨的資料中探討商品群的銷售狀況,以調整陳列面積。暢銷的商品群應增加其陳列面積,較不暢銷的商品群則應縮小陳列面積。調整后,還必須再回到商品總目錄中,重新進行陳列商品的選擇工作。

4.完成商品制作規格書

商品制作規格書是將商品的制作方法和處理方法標準化,進行明文規定。有了商品制作規格書,后場的工作人員就有了遵循的依據。商品制作規格書里應載明商品的品名、等級、規格、包裝、用途等,如能附上處理后的照片,更為理想。表1-1即為農產品制作規格書。

表1-1 農產品制作規格書(節錄)

資料來源:安盛管理咨詢AMC數據庫。
  說明:A、B、C為超市商品分級標準,A類,指暢銷利潤高的;B類指銷售一般,利潤一般;C類指銷售少,利潤低。

(二)商品分類

根據品種相當、商品特性相近的原則將超市的商品劃分成大分類、中分類、小分類和單品四個層次。大分類的劃分最好不要超過10種,這樣比較容易管理。由于消費者的喜好變化極快,新的商品群不斷產生,如果各超市有較具特色的商品群,也可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但如果沒有相當比例的營業額,最好只在中分類調整,同時考慮到國內外商場超市商品分類的經驗及政府對于消費者收支商品的分類原則,商品分類盡量接近其他商場超市,形成標準化的分類模式,這樣在進行績效評估時比較便于評比,較易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1.商品分類標準化的具體操作

(1)第一至第三分類。生鮮果菜(農產)、肉品(畜產)和鮮魚(水產)又稱“生鮮三品”,可以說是超市的主流商品,在國民的消費支出中將近占食品支出的50%,與消費者息息相關。據觀察,家庭主婦有按果菜—肉品—鮮魚的順序購物的習慣,排列在商品分類表的最前面,可提醒超市經營者隨時注意。

(2)第四分類。第四分類建議稱為“日配”,日配商品都具有三個共同特征:需每日或隔日配送、保質期短、大部分需要冷藏。另外,日配商品通常都緊接在農產、水產、畜產的冷藏柜之后,故也可稱其為第四部門。

(3)其他分類。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分類建議分別采用“一般食品”“嗜好類食品”“日用百貨”“文具”“家庭用品”“家私小家電”等。超市商品的標準化分類如表1-2所示。

表1-2 超市商品的標準化分類

2.商品編碼

商品分類后要進行編碼管理,常采用8碼的編碼原則,即第1碼為大分類,最多可使用10個大分類;第2、第3碼為中分類,最多可用1000個中分類;第4、第5碼為小分類,最多可有10萬個小分類;第6、第7碼為品項,最多可有1000萬個品項;第8碼為校驗碼。如,超市卷心菜,其編碼為1-10-1003-5,其中1為大類表示“果菜類”,10為中分類“葉菜類”,1003為小分類“卷心菜”,5為校驗碼。

商品分類表使用一段時間后,因商品調整而要定期修正,要注意:導入新品時,分類編號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如新增豬肉水餃,新品種最好緊接原有的豬肉水餃之后;淘汰舊品時,應定期刪除其編號,一般固定在每月初或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均可。對已刪除的編號要登記下來,優先使用在引進同一分類的新品。

(三)形成商品配置表

商品分類和編碼后就可形成商品配置表,該表是標識經營設備在商場的平面位置以及各類商品在貨架上陳列范圍和陳列位置的圖表。運用商品配置圖表,能夠使賣場的商品配置和陳列標準化。具體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和應用如下面內容介紹。

三、商品配置表的制作

(一)商品配置表的制作權責

商品配置工作主要由采購人員主導,其他有關部門應充分配合,權責劃分如表1-3所示。

表1-3 商品配置權責劃分表

資料來源:安盛管理顧問AMC數據庫。

(二)商品配置表

具體設計商品配置圖表時,應在確定各類商品的標準陳列組合及設備的基礎上,列出商品配置表。

1.確定分類商品配備

采購人員與超市管理人員共同討論,逐步確定超市商品的分類面積,先確定大分類商品的營業面積與陳列位置,作出大分類商品的配置圖;針對每一大分類商品,確定相應的中分類,并配置到各自歸屬的大分類商品配置圖中去,確定每一中分類商品的營業面積與陳列位置;依據同樣方法將小分類商品的營業面積與陳列位置確定下來。

2.確定單品項陳列量

單品項商品的陳列量要結合訂貨單位進行綜合考慮,其目的是減少庫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轉。規劃配置表時,要注意到陳列量與訂貨單位之間的比例關系,一般來說,每一個商品的陳列量最好是訂貨單位的1.5倍,或1.5的倍數。比如,超市某商品的最低訂貨單位是20個,則陳列量設定在30個。

3.確定貨架數量

根據每個商品包裝的特點和尺寸大小具體確定每個貨架層面板之間的間距、陳列商品的貨架位置和商品數量以及其他配件的數量及位置。

4.確定單品項商品的陳列位置

確定各單品項商品配置在貨架上的位置,如上段、黃金段、中段還是下段等。黃金段通常優先考慮陳列那些易于采購、配送有效,或者供應商合作緊密的商品,以加大這些商品的流通速度,為超市創造出可觀的經濟價值。找到商品合適的位置之后,要結合每種商品的銷售個數來確定面朝顧客第一排商品的個數,第一排的商品數目要合理安排,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超市的正常經營。如商品配置
表1-4、表1-5所示。

表1-4 商品配置表一

表1-5 商品配置表二

注:1.位置是最下層為A,二層為B,三層為C,四層為D,最高層為E,每一層從左至右,為A1、A2、A3…,B1、B2、B3…,C1、C2、C3…,D1、D2、D3…,E1、E2、E3…
  2.排面是每個商品在貨架上朝顧客陳列的面,一面為1F,二面為2F……
  3.最小庫存以一日的銷售量為安全存量。
  4.最大庫存為貨架放滿的陳列量。

(三)商品配置表的修正

(1)由于店鋪的實際面積以及賣場形態與標準店鋪差異。

(2)經過銷售分析,發現商品在此位置不利于銷售。

(3)季節、時令、促銷等因素,也要對商品配置表進行修改。

(4)新產品引進及品項變動,商品淘汰、臨時性斷貨,應用商品或新商品來補空位。

商品配置圖的修正權在總部,門店有建議權。

四、商品配置表的應用

以某超市的一個洗衣粉類商品的配置為例,說明商品配置表的具體應用。該超市的賣場面積700平方米左右,用2個1米長的貨架來陳列洗衣粉類商品,總共20個品種。第一個貨架5層,陳列11個品種;第2個貨架5層,陳列9個品種。包括濃縮洗衣粉、傳統洗衣粉、低泡洗衣粉、洗衣皂絲等各種規格、用途的洗衣粉。如表1-6所示。

表1-6 商品配置表(例)

說明:(1)位置。最下層為A,第二層為B,第三層為C,第四層為D,第五層為E。由左向右依次為A1,A2,A3…B1,B2,B3…C1,C2,C3…E2,E2,E3…依次類推。(2)排面。1面為1F,2面為2F…依次類推;(3)最小庫存為1天的庫存量;最大庫存為貨架的滿陳列量。

在該配置表中,① 貨架數配置妥當。洗衣粉是消耗品,周轉快,常被用來促銷,毛利低,因而采用2個貨架配置,提高了分類的貢獻度。② 品種選擇合理。各種規格和功能的洗衣粉都有,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③ 比例配置合理。濃縮洗衣粉銷售趨勢漸好,傳統洗衣粉營業額減少,因此增加了濃縮洗衣粉的陳列面,縮減了傳統洗衣粉的陳列面。④ 規格配置合理。如表中4.5千克洗衣粉為重點陳列在最下端方便顧客選購。⑤ 高度適當。陳列貨架高度160厘米左右,高度適當,黃金陳列位置擺放濃縮洗衣粉和肥皂絲符合消費趨勢。

第二節 商場超市動線設計

一、商場超市顧客流動路線分析

案例導入

一家以經營婦女、兒童和男子的衣服為主的服裝店,最初管理者將女裝區和男裝區分設在商場的左方和右方,童裝區放在商場后部。管理者希望女性顧客們在給自己買完服裝后,能順便為丈夫和孩子挑選一些衣服。可是管理者們發現只有女裝的銷售量尚如人意,男裝和童裝少有人光顧。大多數女性顧客入門后,都會向右邊走,等到發現自己置身于男裝區后馬上調整方向直奔商店左邊的女裝區。在女裝區逛完之后,她們大都不再回到右方,甚至也不會到右后方賣童裝的地方去了。

為什么這些女性顧客在看完女裝后,很少再光顧男裝和童裝區呢?因為她們沒有從左往右走的購物習慣。可以推測,如果管理者將女裝和男裝的陳列位置調換一下,女性顧客(主要顧客群)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吸引,在心滿意足地逛完女裝部之后,受到右偏行走習慣的影響,自然而然地走至童裝區和男裝區為家人購物。

顯然,欲進行商品陳列,先要知道顧客移動路線。賣場要主導顧客的行走路線,除了導購員的語言和肢體引導以外,還要通過賣場規劃設置來吸引和帶動顧客,所以設計顧客動線應遵循顧客在商業空間中的行為習慣和普遍規律。

(一)賣場終端顧客的行為習慣

1.右行習慣

絕大多數人都有靠右邊行走的行為習慣,在中國開車靠右行駛屬于法律規定的行為。顧客在賣場沒有特別指引的情況下通常進入入口后會朝右手方向行走,那么右邊的第一組貨架上的產品就容易給顧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如可以在第一印象區設置新品區、品牌文化墻區等。如圖1-5所示。

圖1-5 右行習慣引導

2.趨光習慣

人天性崇拜光明,在商場顧客的目光易被誘人的燈光氛圍吸引,并帶動步伐走向這個區域,一切都是自然發生,因此考究賣場的燈光布置合理利用人的趨光性來引導顧客動線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圖1-6所示。

圖1-6 趨光習慣引導

3.色彩誘惑

利用明暗色調、冷暖色調等強烈對比引導顧客動線。如圖1-7所示。

圖1-7 色彩對比引導

4.適從便利

顧客喜歡方便無壓力的購物環境和簡便容易的購物流程。陳列商品要充分考慮人體工學容易拿取,賣場內外盡量不設計臺階,試穿要就近方便,路線規劃要明了。如圖1-8所示。

圖1-8 適從便利引導

5.適從通暢

顧客動線上的通道空間應該無障礙通行,否則造成顧客不能到達某些區域造成死角。如圖1-9所示。

圖1-9 適從通暢引導

6.好奇心驅使

好奇心能很好地引導顧客動線,人在無明確目的搜尋的情況下,看到特別的異樣的突出的有個性的陳列形態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常常會按照賣場預先設計好的動線行走。如圖1-10所示。

圖1-10 好奇心引導

(二)超市顧客流動路線分析

所謂流動路線,就是顧客進入超市后的行進路線。根據大量調查結果發現,在超級市場賣場中,表面上看似繁亂的來往顧客,實際上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主要表現為以下八種情況,如圖1-11所示。

圖1-11 顧客流動路線

二、超市賣點分析

賣點簡單地說就是賣場內體現企業獨特經營特色的設置。實際上是一個賣場的熱點、炒點、特點和吸引點,就是賣場中最能吸引顧客注意的地方。

案例導入

上海新路達華吉買盛是近兩年新崛起的國企大賣場,地處商業中心,周邊社區街道約有10萬多人口,經過調查,具有機關干部多、知識分子多、白領人士多和在崗就業人士多等特點,消費層次應該較高,生活節奏快。新路達在實行商品錯位競爭的基礎上,突出經營以生鮮食品為主的集“吃、穿、用”為一體,滿足“一站式購物”,購買頻率較高的商品。

根據以上案例可以總結吉買盛的賣點如下。

(1)以放心肉、放心蔬菜、放心熟食為代表的新鮮、安全、稱心的副食品,越來越忌諱瘦肉精、化肥菜、過期熟食,大力打造放心綠色食品是一大賣點。

(2)與周邊小超市相比,具有較長的營業時間(7:30~21:30)和明顯的價格優勢;與周邊的大百貨商場相比,又具有能滿足周邊社區居民及寫字樓工作人員“一站式購足”,充分體現了“實惠、方便、省時、省力”的錯位優勢。

(3)配合夜市,改建、出租門頭門面,引進麥當勞、美式眼鏡、香雪莉冷飲甜品、諾卡咖啡廳等,并在商場內建立進口食品廊,初步形成了與周邊文化氣息相通融的高檔、高品位的購物休閑氛圍。

(4)以優質服務為中心,開通免費定點班車、發放“好鄰居”卡、免費為孤老家庭和殘疾人家庭送貨上門。

可見,賣點具有多樣性、多變性和多元性的特點,既要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也要考慮供應商、廣告媒體等的支持。

三、商品配置的磁石理論

作為商家,需要科學的商品陳列理論,最典型的陳列理論是門店的“磁石點”理論。所謂磁石,就是指超級市場的賣場中最能吸引顧客注意力的地方,磁石點(賣點)就是顧客的注意點,要創造這種吸引力就必須依靠商品的配置技巧來實現。

賣場內必須處處有賣點,以增加消費者在場內的滯留時間,增加超級市場的銷售收入。根據商品對消費者吸引力的大小,可以將其分為第一磁石、第二磁石、第三磁石和第四磁石以及第五磁石,不同的磁石點應該配置相應的商品。這種配置能引導顧客走遍整個賣場,最大限度地增加顧客購買率。如表1-7所示。

表1-7 “磁石”商品配置方式

一般來講,我國超級市場的商品陳列順序是將食品類非食品類自左至右排列,圖1-12為一家超級市場中典型的磁石理論的應用。

圖1-12 磁石理論應用布局

四、關聯商品配置

案例導入

顧客買了一瓶啤酒,看見旁邊有開罐器,就順帶買了一個開罐器,然后記起來過幾天要請客,所以再走幾步,看到了陳列的精致的玻璃杯,于是又挑選了一組玻璃杯。本來顧客只是為了買一瓶啤酒,結果因為買啤酒,而買了開瓶器,買了玻璃杯,甚至于連杯墊也一起買了。

關聯商品是指在用途上密切聯系的商品,例如錄音機與磁帶、皮鞋與鞋油等。關聯商品配置能夠有效地刺激顧客的隨機購買的欲望,可以使顧客在購買A商品的同時順便也會購買旁邊的B或C商品。如圖1-13關聯商品示意圖。

圖1-13 關聯商品示意

酒和開罐器、玻璃杯是完全不同的商品,但是卻是相關的。它們有著根本的區別:酒是快速消費品,消費者會反復購買;開罐器和玻璃杯相對來說是耐用消費品,消費者不會反復購買。但是耐用消費品卻在某種程度上借了快速消費品的勢。在陳列上,什么樣的產品可以借相關產品的勢呢?一般來說,產品陳列面積小、產品反復購買概率相對低、產品有一定的延伸價值、產品小巧精致,這些特點的產品就可以借相關產品的勢。但是在較為規范的大型超市中,陳列基本有嚴格的規定,因而關聯陳列不適宜大面積采用。運用關聯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賣場中落地式貨架的兩側部分不能陳列關聯性的商品,關聯性商品只能陳列在通道的兩側。如圖1-14所示,錯誤和正確的陳列方式。

圖1-14 正確與錯誤關聯商品陳列

(2)通道兩側應盡量陳列同樣購買頻率、同一價格帶的關聯商品。

(3)陳列貨架的轉彎的兩側盡量陳列同一類商品。

(4)利用大類商品的關聯性陳列:主力商品與輔助商品;食品與非食品;購買頻率高的商品與購買頻率低的商品;單位價格高的商品與單位價格低的商品;女性購買的商品與男性購買的商品;成人購買的商品與兒童購買的商品。

(5)陳列的商品必須是互補商品。

(6)商品的關聯關系考慮地域、季節等因素。所以對于商品關聯陳列的運用一定要恰當,在中國如果將啤酒和尿布陳列在一起可能就會不僅影響到兩種商品的原本的銷售,同時還會因為顧客的誤會而影響到顧客的購物情緒。故關聯商品的陳列是要結合現代的商業BI手段,尋找出商品中真正的關系,才能使其發揮其原有的魅力。

五、商場超市動線規劃

商場超市動線規劃流程如圖1-15所示。

圖1-15 商場超市動線規劃流程

(一)通道設計

超市賣場的通道劃分為主通道和副通道。主通道是引導顧客行動的主線,而副通道是指顧客在店內移動的支線,超市內主副通道的設置不是根據顧客的隨意走動來設計的,而是根據賣場商品的配置位置與陳列來設計的。良好的通道設置,就是引導顧客按設計的自然走向,走遍賣場的每個角落,讓顧客接觸到各種商品,使賣場空間得到有效利用。如圖1-16所示。

圖1-16 超市通道設計原則

(二)區域分配

在整個賣場中使用高低錯落的貨架或相對封閉的區域,形成既連貫一體又相對獨立的陳列區域。比如:洗化區、休閑區、家電區、嬰童區、廚房食品區、日用雜品區,并輔之以人性化的裝飾。具體區域布局方法如圖1-17所示,某超市賣場區域布局如圖1-18所示。

圖1-17 超市區域布局方法

圖1-18 某超市賣場區域布局

(三)商品分類調整

由采購部門根據區域分布、貨架資源調整各部門大中小分類,確定到小分類的SKU[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單位)]數,以采購部門的商品配置表為商品陳列的基準。如圖1-19所示某商場中服裝部布局圖。

圖1-19 服裝部布局

(四)貨架分配

超市貨架分配要遵循以下原則,如表1-8所示。

表1-8 超市貨架分配原則

(五)磁石理論應用

利用磁石理論放置磁石商品引導客流、引導消費、消除死角。可以安排人人都需要的,每天都要用的、買的商品安排到角落的位置,上下電梯專門設在角落處,將聯營廠商的專柜放置在死角或者用高貨架陳列磁石商品。磁石商品內容可參見本節三。

第三節 商場超市陳列設備

一、陳列設備的使用技巧

陳列設備隨著零售業的發展變化,其數量和樣式都在發生變化。其主要功能是:存放、保護商品,襯托、展示商品的美從而吸引消費者選購商品。在使用陳列用具時必須注意以下各點。

(1)需要裸露陳列的商品,不能放在陳列柜里。

(2)陳列用具必須同商品的性質、形狀、顏色相符合。

(3)商店進門的地方,不能擺太大陳列柜和高柜臺,否則顧客就看不見商店內部。

(4)陳列柜等一般是放在商店里邊,要留一條使顧客容易進入的通道。

(5)陳列用具不要單一,要有高、低、大、小等各式各樣的。

(6)陳列用具不一定要過多。

陳列品的高度要從顧客的眼睛到胸部比較合適,這個高度陳列效果最好,所以這一部分必須充分利用;另外要利用商店內柱子、陳列架掛吊等;同時要制作各種形狀和性能的漂亮的陳列用具,如圖1-20所示。總之,對商店內的各個部分要加以充分利用,使其具有生氣和充實感。使陳列用具具有吸引力,就要從上述各點上進行認真地研究,特別是在需要新型陳列用具比較多的一流商店里,為了更好地發揮陳列用具的作用,就要研究制作各種美觀適用的陳列用具。不管同業或他業,都要充分注意一流商店的傾向,不只是模仿,還要根據自己商店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后靈活使用。

圖1-20 商品陳列用具

二、柜臺

柜臺的功能:在封閉型售貨形式中,柜臺是顧客與營業員之間的交易工作現場。在敞開的售貨形式中,柜臺一般只作營業員的工作臺,較少用于陳列和銷售商品。特別是在日用品商店里,商店的中央部分多數使用柜臺,柜臺里可以陳列沒有包裝的商品,使顧客很容易就看見自己喜愛的商品。

柜臺類型:柜臺分為標準的長方體和坡形的坡面柜臺兩種。如表1-9及圖1-21所示。

表1-9 柜臺類型

圖1-21 長方形柜臺和坡形柜臺

柜臺陳列注意事項:切忌裸露陳列過多,以至于拉低商品檔次;克服柜臺陳列商品位置和顧客視角不呈直角的缺點,要盡量提高柜臺中部,在柜臺上層進行立體陳列;改變柜臺拐角的直線設計,保障顧客順暢通行。如圖1-22所示。

圖1-22 柜臺的曲線設計

三、陳列架

超市的陳列架主要包括陳列柜和貨架。

(一)陳列柜

在購物中心和超市里,陳列柜用來指柜臺整體,有多種形式可供選擇。如表1-10所示。

表1-10 店鋪陳列柜類型

(二)貨架

貨架也稱為貨柜。在封閉型售貨形式中,柜臺是顧客與營業員之間的交易工作現場。在敞開的售貨形式中,柜臺一般只作營業員的工作臺,較少用于陳列和銷售商品。貨架是目前零售店最主要的陳列方式,除無法擺上貨架的商品外,其他商品都可以用貨架陳列。常見貨架結構如圖1-23所示。

圖1-23 常見貨架結構

1.雙面貨架

2.糧油貨架

3.洗化貨架

4.便利店貨架

5.架中架貨架

6.四面貨架

7.音像貨架

8.圖書貨架

9.內外轉角貨架

10.單面貨架

四、專業陳列用具

(一)隔物板

目前常用的隔物板有兩種:塑料隔物板和不銹鋼隔物板。如圖1-24所示。隔物板是為了區隔不同商品,避免混淆不清。通常貨架上段選擇低且短的隔物板,下段選擇高而長的隔物板。

圖1-24 不銹鋼隔物板和塑料隔物板

(二)護欄

護欄通常加在貨架前緣,避免顧客選購商品時失手摔壞易碎物品。護欄并非必需品,主要適用于高單價或易碎物品。如圖1-25所示。

圖1-25 超市貨架護欄

(三)棧板

為避免商品直接與地面接觸受潮,必須使用棧板墊在最底層的木制、正方形的棧板。如圖1-26所示。

圖1-26 棧板

(四)價格卡

價格卡用來標示商品售價并進行定位管理。一般采用電腦打印,內容包括貨號、條碼、售價、規格等,常貼于陳列貨架凹槽內,也可用不同顏色區分存貨,使超市管理更便捷。如圖1-27所示。

圖1-27 商場商品價格卡

(五)方形深籃、掛鉤

方形深籃常用來陳列促銷品,如袋裝食品、襪子、毛巾等小件商品以及棉被等重量輕的大件商品。如圖1-28所示。

圖1-28 貨架掛鉤

五、展示臺(特價臺)

陳列展示臺可以根據商場超市的要求制作,材料可以選擇木質、玻璃、鋼制等,形狀采用方柱形、圓臺形、封閉形或開放形均可。展示臺的功能是為了讓消費者看得更清楚,拿取方便,貨品不需要包裝或采用透明包裝。

(一)特價臺

以陳列短期促銷的商品最為適宜,不需要太多,以免降低商品格調。除了拍賣期間,最好少利用特價臺。對高級品而言,特價是毫無意義的。特價臺使用有以下注意事項。

(1)是否明確表示出特價品的有效時期?若無期限,只會給人感覺是常賣便宜貨的商店。

(2)商店特價品的價格,是否有達到引起客人注意的說服力?

(3)特價臺是臨時性用的時候居多,用它的時候,是否采用普通的臺子?

特價臺是目前各類型商店在做短期性促銷活動時最常被應用的陳列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有效掌握其陳列重點,以發揮其效果。如圖1-29所示。

圖1-29 特價臺

(二)臺車

又稱拍賣車,以平臺式居多,可作平面量感陳列和用橫管垂吊商品陳列,尤其適合于堆放式陳列。這種陳列可以誘使消費者去翻找,有一種充實、豐富、便宜的感覺。如圖1-30所示。

圖1-30 臺車

(三)裝飾臺

裝飾臺的位置通常很顯眼,是店鋪的重點,形式多樣,展示商品采取立體式陳列,可以使陳列商品一目了然,適合天花板較高的賣場。如圖1-31所示。

圖1-31 形式多樣的裝飾臺

第四節 商品陳列的基礎

一、商品陳列的目的

(一)盡可能延長顧客活動“動線”長度

延長動線長度意味著提高回游性,可以通過制定主動線計劃,多處設置磁石商品,即廣告商品、特賣品等引導顧客長時間走動,從而延長其回游路線。

(二)提高顧客的停留率

首先,打造令人愉快的賣場,讓顧客覺得花費時間有價值,延長購買時間,從而提高購買率;其次,通過布局提高停留率,如增加關聯性商品陳列,誘導顧客進行非計劃性購買,或利用POP廣告等輔助手段和陳列方法提高顧客停留率。

(三)提高商品瀏覽率

區域整體及商品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讓顧客看到,即為瀏覽率。提高瀏覽率需要多種方法的配合和展示,如圖1-32所示。

圖1-32 提高商品瀏覽率方法

(四)提高顧客購買率

作為商家,當然不希望顧客只購買一個就結束購物,而是要考慮讓顧客購買多個。如何提高顧客的購買件數,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如圖1-33所示。

圖1-33 增加購買件數的辦法

(五)使顧客購買單價高的商品

單價高的商品附加值和利潤率較高,消費者購物也不只想買便宜的商品,如何營造氣氛讓顧客盡量選購高附加值的商品,提高顧客購物樂趣,方法如圖1-34所示。

圖1-34 增加購買單價高商品的方法

二、商品陳列的要求

(一)豐滿

顧客來到商場最關心的就是商品,所以一進門就會把目光投向柜臺貨架,這時候,如果柜臺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非常豐富,他的精神就會為之一振,產生較大熱情。無形中他會產生一種下意識:這兒的商品這么多,一定有適合我買的。因而購物信心大增,購物興趣高漲。相反,如果貨架上商品稀稀拉拉,營業大廳空空蕩蕩,顧客就容易泄氣,他會覺得商品這么少,難有啥好貨。一旦產生這種心理,便會對解囊消費造成極大阻力。因此,商品陳列的第一條基本要求就是商品擺放要豐滿。如圖1-35所示。

圖1-35 缺貨和量感足的陳列對比

(二)挑選好的陳列點

1.好的陳列點

(1)傳統型商店。柜臺后面與視線等高的貨架位置、磅秤旁、收銀機旁、柜臺前等都是較好的陳列點。如圖1-36所示。

圖1-36 便利店好的陳列點

(2)超市或平價商店。與視線等高的貨架、顧客出入集中處、貨架的中心位置等均是理想的陳列位置。如圖1-37所示。

圖1-37 超市好的陳列點

2.開展促銷時要爭取下列位置

商店人流最多的走道中央、貨架兩端的上面、墻壁貨架的轉角處、收銀臺旁等。

3.不好的陳列點

倉庫出入口、黑暗的角落、店門口兩側的死角、氣味強烈的商品旁等。

(三)易見易取

與此關系最密切的是陳列的高度及遠近。

1.高度

按陳列的高度,可將貨架分為三段。

(1)黃金位置。是顧客最容易用手直接拿到商品的高度(男性為70~160厘米,女性為60~150厘米),一般陳列主力商品或賣場有意推廣的商品。如圖1-38所示。

圖1-38 黃金陳列圖示

(2)次上端、次下端。次上端、次下端為顧客用手可拿到的高度(次上端男性為160~180厘米,女性為150~170厘米;次下端男性為40~70厘米,女性為30~60厘米),一般用于陳列次主力商品。

(3)上端、下端。上端、下端為顧客用手不易拿到的高度(上端男性為180厘米以上,女性為170厘米以上;下端男性為40厘米以下,女性為30厘米以下),一般用于陳列低毛利、補充性和體現量感的商品,其中上端還可有一些色彩調節和裝飾陳列。

2.遠近

在遠近方面,一定是放在貨架前面的東西要比放在后面或里面的東西容易拿到手。為使貨架里面的商品容易拿取,常用的辦法是架設階層貨架。 

(四)分區定位

(1)要向顧客公布貨位布置圖,按商品大類或商品群設置商品標示牌,使顧客能了解商品的大致位置。如圖1-39所示。

圖1-39 超市標示牌

(2)關聯性商品的貨位應布置在鄰近或對面,以便顧客比較,促進連帶購買。比如,影碟與碟片,照相機與膠卷,果蔬、肉、禽蛋、調味品與鮮肉制品應布置在鄰近區域。如圖1-40所示。

圖1-40 關聯商品陳列

(3)把相互影響大的商品貨位適當隔開。比如,互相串味的食品,熟食制品與生鮮食品,化妝品與煙酒、茶葉、糖果餅干等應隔開陳列。

(4)把同類商品縱向陳列,使同類商品均等享受到貨架上各段位的銷售優勢。

(5)商品貨位應勤于調整。要根據時間、商品流行期的變化隨時調整,但調整幅度不宜過大。

三、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商品陳列的原則如表1-11所示。

表1-11 商品陳列的九大原則

四、商品陳列的規律

在設計商品陳列時,必須掌握一些規律性知識。如表1-12所示。

表1-12 商品陳列規律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兰坪| 永顺县| 连南| 衡阳市| 阿拉尔市| 宁晋县| 寿光市| 井冈山市| 山西省| 普宁市| 东宁县| 敦化市| 广州市| 永春县| 开封县| 云和县| 秦皇岛市| 堆龙德庆县| 太和县| 泰兴市| 同德县| 永春县| 利辛县| 江口县| 武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广丰县| 富锦市| 织金县| 贵德县| 绥滨县| 凯里市| 富顺县| 中超| 敦化市| 上思县| 井陉县| 如东县| 福州市|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