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成本管理實戰手冊:圖解精華版
- 楊華
- 1256字
- 2019-02-18 15:12:02
第三節 全面成本管理體系
講師的話
企業經營的核心目標是在滿足客戶的同時獲得利潤。要達成這個目標,企業必須降低經營成本。而要降低經營成本,企業僅僅依靠經營層及財務人員是不夠的,還需要推行全面成本管理體系。
一、全面成本管理體系的“三全性”
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體系要體現成本管理的“三全性”——全員性、全面性、全過程性,即產品生產管理組織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藝、每一個部門,甚至生產現場的每一位操作工都能參與到成本管理中,同時將成本管理的科學性和發揮全員參與改善的主動性相結合。
推行全面成本管理體系,不但要體現“三全性”,還要將“科學性、主動性、一致性”融入其中。因此,全面成本管理體系就是以成本管理的科學性為依據,建立由全員參與、包含企業管理全過程的成本管理體系,同時匯集全員智慧,發揮全員主動性,讓全體員工自主改善,不斷降低成本,讓企業在最低成本狀態下進行生產管理與組織運作。
二、全面成本管理體系的制度
全面成本管理體系包含的制度如圖2-14所示。

圖2-14 全面成本管理體系包含的制度
1.標準成本制度
在全面成本管理體系中,標準成本制度是以設計開發、工程技術人員為核心,在財務人員、生產管理人員、采購管理人員的協助下完成的。它建立在客觀、科學的基礎上,能事先預知成本,是成本計劃的基礎核心部分。所謂在客觀、科學的基礎上建立標準成本,就是從企業的產品生產工藝及管理流程角度出發來分析成本。
2.預算與執行制度
企業根據經營班子及市場營銷部門對一定時期內的產品銷售進行預測(或者已收到訂單),各部門管理者根據預測結果提出自己部門的支出,再經財務總監(或經理)及經營班子審核后確定支出項目及各項目的費用。隨后,在財務經理的監管下,各部門管理者在各項目范圍內使用資金。執行制度是在預算體系下建立相互監督制衡的執行機制。預算與執行體系由財務部牽頭,各部門共同參與建立和維護,它與標準成本制度共同完成成本計劃。
3.成本實績記錄、成本核算與差異分析制度
在全面成本管理體系中,費用(成本)發生后的實績記錄、成本核算與成本差異分析基本由財務部人員進行,即圖2-14中虛線部分。在我國,一般企業對此都有基本制度。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記錄已發生經濟行為的數據、結果。因此,通過成本核算管理成本是無法事先獲取成本信息的。但是,成本核算是成本執行與確認階段的工作,是所有成本管理的前提。沒有了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也就沒有了依據。
4.模擬企業制度
模擬企業制度即將企業內各部門(或內部對成本影響大的部門)以類似企業經營的方式進行成本管理,將成本控制的職責和業績目標落實到各現場單位,讓現場單位的員工不斷追求低成本的生產方法,建立起經濟成本控制方法。通過模擬企業制度,成本控制工作不僅需引起財務部及高層關注,而且要成為中低層人員的日常管理控制措施。
學習小札
●
●
●
學習心得
學習回顧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有哪些收獲?
1.
2.
3.
4.
5.
自我反思
我還有哪些不足?
1.
2.
3.
4.
5.
行動計劃
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把精益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的管理中去,降低公司的成本。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