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中國大學本科專業詳解(2018年)
- 雒運強
- 1149字
- 2019-02-12 14:18:36
73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工學學士)
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學、地質學等科學基礎知識;
(2)具有應用電子和數據信息處理等相關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3)具有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地球物理探測和工程檢測實踐能力;
(4)能夠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從事資源、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以及相關儀器設計與開發的工作;
(5)能夠從事資源評價與管理、工程無損檢測等方面的生產、科研、教學、技術咨詢或相關管理工作;
(6)了解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7)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較熟練地進行文獻檢索;
(8)具有較好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專業課程設置
1 專業基礎課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工程制圖△、大學物理、物理實驗、普通地質學、電路理論△、電工技術△、電工電子實驗△、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數學物理方程與積分變換△、地球物理場論△、信號與系統△、電法勘探原理△、地震勘探原理△、地球物理儀器導論△。
2 專業課
地球物理儀器設計△、工程地球物理設計△、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球物理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物探數據處理與反演△。
3 專業選修課
構造地質與成礦學、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水文及工程地質學基礎、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重力與磁法勘探原理、遙感技術基礎、工程測量與GPS、電磁法勘探及應用、科技文獻檢索、地球物理專業英語、MATLAB程序設計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數字信號處理原理及應用、集成電路應用、可編程邏輯設計與應用、創新創業導論、地球物理勘探設計與管理、地質災害預警與預報、放射性、地熱與測井、瞬變地磁法原理、大地電磁探測、地質雷達探測、無損檢測原理、地震新方法與解釋技術、礦產資源評價、虛擬儀器原理及應用、地震學。
專業實踐教學內容
地質認識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電工電子實踐、工程測量與GPS實踐、地信專業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研究生專業
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礦產普查與勘探、土地資源管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等。
與高中科目的相關程度
語文B、數學A、英語B、物理A、化學C、生物D、計算機B、政治C、歷史C、地理B、美術D、音樂E。
就業與薪酬
1 就業范圍
國家礦產資源勘探管理部門、國防單位、研究所、大中專學校、探礦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各類電子信息公司、物聯網公司、電子儀器公司以及交通、能源、市政、環保和海洋等部門。
2 薪酬A
本專業較好的大學
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北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