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門當戶對
- 派遣時代
- 舶津
- 2321字
- 2018-08-15 15:05:00
029 門當戶對
“不會是出去玩了吧,可明天一早七點半還要集合訓練呢。”穆瀾卿也想不通,“算了咱不管他們了,蘋果咱們直接咬著吃,不切了。”
“可是……”
“可是什么,難不成你對譚泰還是林隘有意思?”穆瀾卿并未多想,自顧自爬到床上啃蘋果去了。
“瀾卿,如果我告訴你,你能不能保證不告訴別人?”蔣束說這話時,似是下了很大決心。
“那當然!”穆瀾卿指了指自己的嘴,“你放心,絕對嚴!”她轉念一想,“你不會真對譚泰……”
聽了她說這話,蔣束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了大半,也有了些許開玩笑的心思:“你剛剛不是還說我看上譚泰或是林隘了嗎?我還什么都沒說,怎么這會兒你就把人家林隘自動排除了?”
穆瀾卿沒空理會她,神態有些著急:“你就說是不是譚泰吧?”見蔣束果然點頭,她得意的笑笑,“我就說嘛,肯定是譚泰,因為咱學校沒幾個長得好看的男老師。”她神秘兮兮的問,“跟我說說,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他生出的心思?
蔣束怕房間隔音不好,特意將手機的音量調大,并調到隨機外放音樂的模式,將手機放到房間門口的鞋柜上。
她回答說:“是從去年元旦前夕開始的。”
蔣束開始給穆瀾卿講述自己對譚泰感情由淺入深的經過。最后她補充說:“但我至今并不知道他對我的想法。”
穆瀾卿猶豫著,似乎在考慮應該怎么說:“其實譚泰這人挺老實的,性格也很內向,有什么話總是自己藏在心里,就連和他關系不錯的段祎,有些事他也是不說的。所以,我們真的不清楚他的想法。”
“那他對郝頤呢?”蔣束追問。
“我上次問過,他只說不合適。具體不合適的原因,他也沒說。不過,我倒曾是聽段祎說起過,譚泰的家境似乎很不錯。他家有房有車,父母的工作也很體面。”
蔣束補充說:“他父親是國企干部,母親是大學老師。”
“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
“上次培訓時,他自己說的。你當時戴個耳機,都快一頭扎進電視劇里了,當然什么都沒聽見。”
“噢,那蔣束你爸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爸是國企工程師,我媽也是大學老師。”
“那你們兩個還真是門當戶對呀!”她湊過來,仔細瞅瞅蔣束,“其實你們兩個長得也挺般配的,尤其是眼睛……”
“是眼睛都不大嗎?”蔣束笑問。
蔣束也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她與譚泰都長著一雙并不大,當然也不算小,尾部微微上挑的眼睛,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鳳眼”。
玩笑過后,蔣束只剩下心憂:“雖然我和他論容貌,論家世都還算匹配,可我本身……”
穆瀾卿知道她要提到自己的派遣制身份問題,只好安慰說:“雖然譚泰他是咱學校的正式老師,可咱學校在外人眼里就是一所不入流的中專,和正經八板的高中根本沒法比。作為男人,他一個中專老師,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職業。而你比他小四歲,還算年輕,以后考個正式編制也不是不可能的。”
穆瀾卿所說卻是事實,經過兩年暑期招生,蔣束也明白了。不論淮海職專在S市,乃至全國的中職學校中有多么優秀,多么不可一世。但在大部分家長的眼中,中職學校永遠是不入流的,選擇中職總是不可能上高中之后的下下策。
想想也是,在她們上學時,整個初中校幾乎都沒有幾個無法上高中的同學。即使成績無法上高中,交贊助費也好,找人托關系也罷,家長們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塞進高中學校。如果趕上家境優渥一些的,家長還會選擇將孩子送到國外去讀高中。
總之,選擇中職確實是家長們的無奈之舉。所以,連帶著中職學校老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是不能和普通初高中老師相提并論的。
經穆瀾卿這樣一說,蔣束稍稍恢復了些信心。
這時,門口的音樂聲中斷了,蔣束的手機屏幕亮了一下。
“是譚泰的消息。”蔣束絲毫沒有掩飾面上的喜色,“他說,手機剛剛放在房里充電了,今天太晚了不方便,明天一早他把水果刀送過來。”
“好,接到他的回復,你就可以放心了。”穆瀾卿看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現在是零點三十分。
第二天,距離下樓去食堂集合的時間還有十分鐘,蔣束正準備將身上的睡衣換下,一陣敲門聲從門外傳來。
“是譚泰,瀾卿你去開門,別讓他進來,我現在這樣不方便。”蔣束急忙說。
穆瀾卿掩口笑說:“我看現在這樣才最方便。”她一邊笑著,一邊去開門。回來后,將水果刀往桌上一扔:“你家譚泰叮囑你,這刀鋒利,讓你用時小心些,別割破手。切,裝什么裝,真當我們沒用過刀啊!”
她故意將語調變成酸酸的,最后卻只剩下一臉不屑。
不過,她所轉述的這番話,倒令蔣束十分受用,心情大好的她就連早餐都多吃了一個饅頭。
后來,蔣束覺得自己多吃一個饅頭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這半天下來,體力消耗不是一般的大。
吃過早餐,蔣束她們就被來時乘坐的大巴車帶到了半山腰上,然而,剩下的一半山路卻需要自己“腿動”爬上去。因上山只有一條狹窄的小道,寬度只能允許一人通過。按照拼音順序,豐隊在前,樹隊在后,爬山任務緊鑼密鼓地開展下去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譚泰作為豐隊隊長,本應在最前方帶領自己隊伍爬山,可他卻選擇了墊后。在樹隊已經有近一半人上了小道,他才跟了上去,而他選擇的位置,恰好是在蔣束和穆瀾卿之后。
本以為爬上了山頂,大家可以休息一下,可短暫的喝水時間過后,大家就迎來了新的拓展項目——雷區取水。
所謂雷區是事先劃出的一段距離,這頭是隊員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區域,那頭是十幾瓶礦泉水呈保齡球式的三角陣型擺放,兩端相距兩米多長的距離。
隊員在同隊成員的幫助下,依次從“雷區”這頭取到那頭的礦泉水,每人僅限取一瓶,在安全范圍之外,任何人的身體不得接觸地面。
為更好的為大家說明活動規則,幾名內訓師為大家演示了一下,只見兩名男內訓師,一名用力抓住女內訓師的兩條腿,另一名則用力攬住女內訓師的腰。
女內訓師十分信任地向前傾斜身體,就在快要倒地時,她伸直手臂,一瓶礦泉水就這樣被取到了手中。
原來這就是褚慈所說的,需要男生攬住女生的腰才能完成的項目,也是褚慈作為領導唯一愿意“與民同樂”的項目。
只可惜,事先她與譚泰并未分到同一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