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才冠盛京
- 故將別
- 楓月無關
- 2136字
- 2019-09-15 00:00:00
“開落英門,啟封第三卷。”
此刻的萬修殿內鴉雀無聲,滿朝文武按位分高低自上而下席地而坐,他們無不是擦亮了雙眼,屏氣凝神朝著門口望去。
已經第三卷了,到底是何方神圣能一連破芳華卷兩卷,還驚動陛下親臨萬修殿,開啟落英門。
只見來人一襲素色白衣,身材纖瘦,腳步輕緩,姍姍而來,眾人見不到她的長相,只因整張臉已被白紗完全遮住,絲毫不能分辨這是何人。
“大膽刁民,進殿面圣,竟還敢遮擋面容,你可知這是大不敬之罪。”
左丞相季中倫大聲呵斥道,刁民就是刁民,不懂宮中規矩,就算滿腹才華又能如何,照樣難以在這虎狼之地立足。
白衣之人默不作聲,并未對左丞相的話作出任何回應,季中倫還從未被人如此忽視過,氣得他直吹胡子瞪眼。
高座之上的赫連安在一片沉靜過后終于發聲,他擺了擺手,毫不在意此人的行為。
“左相過于敏感了,我陸云的文武百官是以才華和德行服人,區區皮相又有何要緊。”
眾人聽到陛下的話,都暗自嘲笑這位向來目中無人的左丞相。
季中倫此刻臉上的表情那才叫一個五彩斑斕,一會兒紅一會兒紫,陛下這話的意思就是不就是指責自己沒有才華和德行,只注重表面功夫嘛。
在陸云境內,每年都會由鹿鳴書院主持開啟一次芳華卷,而集盡翰林院所有大學士畢生心血的芳華卷將會作為唯一的考題,以此來選拔天下英才,能人異士。
鹿鳴書院素來是天下莘莘學子無盡向往的一所書院,書院所培養的學生都是天子門生,他們一旦被天子選中,侍奉在側,那往后的日子便是前途無量,一片光明。
擢英大會廣邀天下學子,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世家貴族都有機會在此一展才華。
芳華卷共分為三卷,每一卷的內容各不相同,有關于民生的,有關于軍事的,還有關于治國理政的,題材廣泛,答案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不過這么多年來,只有少數幾個人有幸能親眼見識到第一卷,第二卷連開都從未開過,更不用說第三卷了。
許多學子寒窗苦讀,極盡能力,卻連一睹芳華卷的資格都沒有,他們早早地就被阻攔在初試的門檻外,只能滿臉艷羨地望著那些風華才子春風得意地走進第一道門。
左丞相季中倫的兒子季饒已經在初試門檻上嘗試過很多次了,屢戰屢敗,今年好不容易拖了很大的關系過了初試,才有資格進入殿試,可誰料沒過多久就被淘汰了,這可把季相給氣得呀,怎么就生了個這么蠢的兒子!
而如今竟在有生之年能親眼見到有人直破兩關,進入落英門開啟第三卷,嫉妒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才會如此針對這位一言不發的學子。
“第三卷答題開始。”
鹿鳴書院的院長也就是現任翰林院的院長藤玄在赫連安的眼神示意下,開口喊道。
一個時辰的時間,殿上所有人都將目光匯聚于一人身上,可那人卻好像絲毫不受干擾,依舊泰然自若,氣定神閑地落筆作答。
時間流逝得飛快,猶如白駒過隙,一個時辰很快就到了,萬修殿外結束的鐘聲響起,諸位落敗的學子紛紛你推我擠,眾人擠破了頭也要瞧一眼殿內的那位才子是如何作答的。
其中一名學子推著另一名學子慫恿道:
“商祺,你爹是殿前太尉,那些侍衛都歸你爹管,你跟他們說說讓我們在門外看一眼行不行?”
被喚作商祺的少年內心蠢蠢欲動,他也想見識見識能開啟芳華卷第三卷的人到底長什么樣。
于是抬頭挺胸,鼓起勇氣走到那些侍衛面前說道:
“我是商祺,我爹是殿前太尉商儲之,我要帶他們到門口看看!”
商祺昂首挺胸,望向面前一眾擋在門前的侍衛,無絲毫的膽怯。難得那幾個臭小子有事相求,他身為京中一霸,自然是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原以為侍衛們會鐵面無私地直接拒絕,卻沒料到他們什么也沒說就放自己進去了,張祺心口一松,連忙自豪地招呼著幾個伙伴一起過來,眼見有人穿過防線靠近了大殿門口,其余學子也都紛紛跑了過來,任是侍衛們攔也攔不住。
這難道就是知識的力量嗎?一個侍衛被人群沖得暈頭轉向,為了能親耳聽到第三卷的解答,少年們斗志十足,一把就沖開了防線,看來以后得多讀點書了,這樣人生才不會缺乏激情,才能更好地保衛皇宮,從此在升官發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藤玄向赫連安呈遞上作答完畢的一紙錦書,片刻之后,高座之上傳來愉悅欣慰的笑聲,就連整日服侍在陛下身側的劉公公都已經很久都沒有見過陛下如此開懷大笑了,看來這位少年將要一步登天了。
“好,好個大象無形,剛柔相濟!諸卿快看看,這才是真正的麒麟才子,無雙國士啊!”
赫連安激動地將手中的錦書遞給一側的劉公公,讓他拿下去在諸臣之間相互傳閱,眾人看過紙中內容后方知自己與錦書主人相比,就猶如井底之蛙,遠不能及這位麒麟才子之廣大胸襟。
芳華卷第三卷問的是為君之道,皇室諸子自小習的便是帝王術,學的是縱橫策,可大道無形,象生萬物,帝王之術自古以來便是無形之術,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適合國情之分。
赫連安為帝三十余載,終其一生都在研習為君之道,他是最明白一個國家是最需要什么的人,如今終于有一個人出現,這個人明白他的志向和野心,他定要將此人打造成助力陸云稱霸九州最強大的助力。
“為國為民,道之大者。術為道生,方為大術。大術之首,韜光養晦。十年礪一劍,出劍,一劍封喉。平日常使劍,樹敵生事,成大業所忌,不可為也。大術其次,審時度勢。樂群運方來,莫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真英雄。大術之末,止于忍性。為人能忍者,人中之龍。小不忍而亂大謀。當真是才華絕倫,冠絕天下啊!”
藤玄老先生逐字逐句將紙上內容一一念了出來,不敢放過任何一個字,看那小心翼翼地模樣,似是在維護著舉世獨有的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