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吳越 北漢乞降
- 宋史演義(現代白話版)
- 蔡東藩
- 4268字
- 2018-07-17 20:12:17
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光義下詔改名為炅。等太祖下葬后,太宗將開寶皇后遷到了西宮。太宗的原配尹氏是滁州刺史尹廷勛的女兒,不久便病逝了。后來,太宗又娶了魏王符彥卿的第六個女兒為繼室,在開寶八年也病逝了。太宗即位后,追封尹氏為淑德皇后,符氏為懿德皇后,皇后的位置一直空著。后宮里有個李妃和太宗很恩愛,為太宗生了兩個女兒,先后夭折,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叫元佐,被封為楚王,不久又生了第二個兒子叫元侃,就是將來的真宗皇帝,開寶四年被封為隴西郡君。
太宗正準備冊立李氏為皇后,偏偏李氏染病在床,病情日益加重,于太平興國二年夏去世。第二年,潞州刺史李處耘的二女兒入宮,雍熙元年,太宗將李氏冊立為皇后。
太平興國三年三月,吳越王錢俶和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相繼入朝覲見。陳洪進是泉州人,原是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的部下。留從效是南唐的臣子,節度泉州、漳州,號清源軍,并被封為鄂國公晉江王。留從效死后無子,他的侄子劉紹镃繼位。劉紹镃年幼,陳洪進污蔑他歸附吳越,將他押送到了南唐,另外推舉副使陳漢思為留后,自己為副使。不久,陳洪進逼迫陳漢思交出官印,將他遷到別的地方,又派人請命南唐,說陳漢思老朽之年,不能理事,自己眾望所歸,被推薦為留后。唐主李煜信以為真,竟然答應他繼任清源軍節度使。
后來,太祖平定澤州、潞州,攻克揚州,奪取荊州、湖南等地,威震華夏,陳洪進非常懼怕,連忙派遣部下魏仁濟趕赴汴京,上表宋廷,解釋說自己是清源軍節度副使,掌管泉南州軍府事務。因為陳漢思年老體衰,不能理事,所以暫時掌管節度使的官印,恭候朝廷定奪。太祖派遣使者慰問,此后,陳洪進每年朝貢,從沒間斷過。
乾德二年,太祖下詔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任陳洪進為節度使,賜號推誠順化功臣。開寶八年,江南平定,陳洪進心里越發忐忑不安,派遣兒子陳文灝進貢。太祖下詔陳洪進入朝覲見,陳洪進不得已啟程赴汴京,走到南劍州的時候,突然聽說太祖駕崩,于是返回泉州發喪。太宗三年,加封陳洪進為檢校太師,第二年春天,陳洪進入朝進貢,太宗賜錢千萬、錦繡萬匹,待遇非常優厚。陳洪進獻上漳州、泉州的版圖,又被授予武寧節度同平章事,并獲賜一座京城的宅子。
這一番納土,使得吳、越十三州的土地也心甘情愿拱手獻出,回歸朝廷。吳越王錢俶入朝覲見,聽說陳洪進已經歸順,十分震驚,上疏請求撤銷自己吳越國王和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封號,情愿解甲歸田,頤養天年。太宗不同意,錢俶的臣子崔冀進言說:“朝廷的旨意不言而喻。大王不如早點納土,不然就要大禍臨頭了。”錢俶還是遲疑不決,左右都爭相上諫阻攔。崔冀又嚴厲地說:“現在我君臣的性命全在宋主的手里,試想吳、越距此十萬八千里,除非是長翅膀了還能逃脫,否則我們怎么走得了?不如見機納土,免遭禍端!”錢俶聽后,下定決心獻圖歸降。
第二天,錢俶上表宋廷,表示愿意獻出十三州土地,向宋廷稱臣。太宗非常高興,當即封錢俶為淮海國王,并命范質的長子范旻暫代兩浙諸州軍事,所有錢氏子孫和親屬以及境內的舊吏都被召到汴京,一共載舟一千零四十四艘。吳、越自從錢镠開始,歷經五世,總共八十一年。
東南一帶盡歸大宋所有,太宗一心想著統一天下,準備興師北伐。左仆射薛居正等人都表示不贊同。于是,太宗便召見樞密使曹彬商議,只要曹彬一個人說可以。太宗說道:“從前周世宗和太祖都親自征討北漢,為什么沒有成功?”曹彬回答:“周世宗的時候,史彥超兵敗石嶺關,并且驚擾百姓,所以才班師回朝的。太祖的時候,正值盛暑雨季,軍士大多染病,所以才中止北伐。并不是北漢強盛,無可匹敵?!碧谟謫枺骸半蕃F在北征,愛卿估計能成功嗎?”曹彬回答道:“國家強盛,兵強馬壯,如果現在進攻太原,必定勢如破竹,馬到成功!”太宗聽后決定興師北伐,任潘美為北路招討使,率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米信、田重進等人,分兵四路,進攻太原。又命邢州判官郭進為太原石嶺關都部署,阻攔燕京、薊州的援師。
北漢主劉繼元聽說宋軍大舉進攻,急忙派遣使者向遼國求援。開寶八年,遼國曾經派遣使者到宋廷,表示愿意重修好和,太祖答書允諾。遼國派遣使臣覲見太宗,詢問伐漢的原因,太宗道:“北漢抗命,應當問罪。要是你們遼國不支援的話,我們的合約還有效,否則只有刀兵相見了。”使臣悻悻歸去。
太宗料到遼國必定會助戰,到時候難免會是一場惡戰,于是下詔親征,借此鼓舞士氣。太宗命齊王趙廷美執掌政務,趙廷美也很樂意,開封府判官呂端進言趙廷美:“皇上櫛風沐雨,親往征討,大王身為皇上的親弟弟,應該做個表率,隨同圣駕一起出征才對?!壁w廷美于是請求隨同圣駕同行,太宗改任沈倫為東京留守,王仁贍為大內都部署,自己帶著趙廷美一同北征。
到了鎮州,郭進傳來捷報,已經將遼兵擊退到石嶺關外,太宗大喜。原來遼主得到使臣回報后,派遣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領兵救漢。大軍走到白馬嶺,遙見宋軍擋在前面。耶律沙對敵烈說道:“前面有宋軍扼守,不宜貿然挺近,我軍先在這里安營扎寨,然后申報主子,再派兵來接應?!睌沉掖笱圆粦M道:“丞相也太懦弱了,我看前面的宋軍也不過一萬多人,我們兵力相當,為什么不趁著銳氣殺過去呢?你要是膽小,就在后面押陣,看我前去掃平宋軍!”耶律沙說道:“并不是我貪生怕死,只是帶兵打仗,還是小心點好!”敵烈不聽,耶律沙急忙派人回去稟報遼主,同時和敵烈一同前行。
走了大概一里地,來到山澗旁邊,敵烈自以為驍勇,爭先渡過河,士兵跟在后面。突然聽到一聲炮響,宋軍從軍營里突然殺出,遼兵還沒來得及列陣,嚇得手忙腳亂,膽落魂銷。敵烈也不管死活,還是向前亂闖,正巧碰到了郭進。兩馬相交,打了三四十個回合,郭進賣了個破綻,手起刀落,將敵烈斬于馬下。耶律沙正準備上前營救,前面的遼兵卻逃了回來,反而將耶律沙的陣腳沖亂了。
宋軍乘勝追擊,競相渡河,斬殺遼兵無數。耶律沙看到勢如猛虎的宋軍沖上來,哪里敢阻擋,只好勒馬往回跑。遼兵只恨腿長得太短了,跑得不快。宋軍也毫不留情,緊緊追上去,見一個殺一個。郭進下令,必須活捉耶律沙,不然不準收兵。軍士們得令后,奮起直追,不料這時候從斜刺里殺出一支人馬,將宋軍截住。原來是遼將耶律斜軫,他奉了遼主的命令,郭進見有遼軍前來救援,急忙勒馬停止追擊,整隊回師。耶律斜軫也引兵撤回,雙方罷戰。
郭進回到石嶺關,馳書告捷。太宗于是從鎮州出發,進逼太原。當時北路招討使潘美多次大敗漢軍,直抵太原城下,筑起圍墻,四面合攻,從春季一直打到夏季,還是沒有攻下太原城。城中的人一心等著遼軍前來支援,見這么久還沒到,又派遣探子從小路趕去遼國,奉上蠟丸帛書,催促援師。誰知道遼軍已經被郭進擊退,所派遣的探子也被郭進捕獲,斬首示眾。
劉繼元收到消息后,非常震驚,以至于寢食難安。多虧了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入城助戰,晝夜堅持不懈,才得以茍延殘喘。不久太宗親自趕來,督兵攻城。將士們奮力攻撲,毀掉了無數的城墻,卻還是被劉繼業冒險修堵住了。太宗見久攻不下,就寫下詔書,勸劉繼元出城投降??墒鞘爻堑氖勘鴧s不接受,劉繼元沒能收到詔書。太宗再次下令攻城,城上的矢石如雨,將宋軍打退。
軍馬都軍頭輔超氣憤得不得了,大喊道:“小小的一座城池就那么難攻嗎?壯士們快快隨我一起,登城立功!”說完,鐵騎將軍呼延贊等人踴躍而出,跟著輔超,架著云梯攻城。輔超攀墻登城,正好被劉繼業看到,急忙命長槍手去刺殺輔超。輔超用刀格擋,不肯退步,無奈雙拳敵不過四手,最后還是被戳傷了好幾處,不得已退歸城下。解下盔甲一看,身受十三處創傷,血肉模糊,不忍直視。太宗褒獎他忠勇過人,面賜錦袍銀帶,并命他留在后營休息。輔超還是不肯罷休,揚言第二天一定要攻進城里,即使戰死也無怨無悔。
第二天,輔超果然又躍馬而出,架梯登城。等云梯架好,身上已經中了八箭,他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拿著大刀,還準備冒死直上。幸虧太宗得知后,連忙令輔超回營,這才保住了性命。隨后,太宗禁止士兵登城,只命令弓弩手排列陣前,輪流向城里射箭。宋軍一射就是幾萬支箭,把城墻插得像刺猬一樣。劉繼元用十文錢收購一支箭,大概收回了數百萬支,又射還給了宋軍,就這樣又堅持了一個多月。
外援不到,糧餉又耗盡了,太宗多次射書城中,招降將士。城里的宣徽使范超開城出降,宋軍懷疑他是奸細,還沒有問清楚,就將他劈成兩半。劉繼元聽說范超降宋,將范超的妻子兒女屠戮殆盡,把頭顱拋到城下。真是冤枉!太宗聽說錯殺了范超,不禁心痛萬分,命將士厚葬范超一家老小,并親自前往祭拜。城內的守將看到后,紛紛感動起來。指揮使郭萬超派人到宋軍大營,約定開門歸降。太宗折箭為盟,發誓絕不加害。郭萬超于是偷偷出城投奔宋營,太宗格外優待。不久,劉繼元帳下的很多將士紛紛出城歸降。
隨后,太宗又擬寫詔書:
越王吳主,獻地歸朝,或授以大藩,或列于上將,臣僚子弟,皆享官封。繼元但速降,必保終始,富貴安危兩途,爾宜自擇!
這道詔令到了城下,城里的人總算肯接待宋使,引見給劉繼元。劉繼元看過后,沉吟了半晌后,對宋使說:“要是真的是這樣,我愿意遵旨!”宋使出城回復太宗,過了很久,卻沒有見到劉繼元出城投降,宋軍怒不可遏,打算攻城。太宗諭令手下說:“攻進城后,百姓不免遭殃,還是再等等,要是明天還沒有出城獻降,就準備強攻。”
這天傍晚,劉繼元派遣客省使李勛奉表請降,太宗賞賜李勛錦衣玉帶,又派人跟李勛一起入城,宣讀圣諭。第二天黎明,太宗親臨城北,登上城臺,張樂設宴。劉繼元率領百官出城,縞衣紗帽,跪在臺下待罪。太宗傳旨將他們一律赦免,并封劉繼元為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授爵彭城郡公,賞賜頗厚,劉繼元叩頭謝恩。太宗命劉繼元下臺,引導宋軍入城,偏偏城上站著一位金甲銀盔的大將,大聲喊道:“主子降宋,我可沒有投降,我要和宋軍拼殺到底!”宋軍抬頭一看,原來是北漢節度使劉繼業。
當下奏報太宗,太宗非常欣賞劉繼業的忠勇,希望能引為己用,于是派劉繼元去好言撫慰。劉繼元派遣親信進城,對劉繼業說自己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希望他屈志出降,保全百姓。劉繼業大哭了一場,向北面一拜再拜后,解甲開城,放宋軍進城。太宗進城后,召見劉繼業,授他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厚加賞賜。
劉繼業原本姓楊,太原人氏,因為在劉崇手下做事,所以賜姓為劉。劉繼業降宋后,以單個“業”字為名,人稱楊令公,從此北漢也滅亡了。
宋朝初年,其他十國數吳越最為恭順,吳越王見機納土,使得百姓免遭涂炭,也算得上是造福天下了。天下大勢所歸,豈是區區一個北漢能阻止的?北漢自以為有遼兵救援,固城死守,到最后糧盡援絕才出城歸降,環顧軍民,傷亡慘遭。再說宋朝這邊,十萬人馬圍攻太原幾個月,都不能攻克,可見宋朝軍力開始走下坡路了。往后,宋軍還想再圖謀燕、薊等地,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