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化中的農戶:無錫、保定農戶收支調查(1998~2011)
- 趙學軍 隋福民
- 594字
- 2019-01-04 19:53:25
第三章 無錫市農戶收支結構的變遷
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鄉鎮企業的發祥地,改革開放后一直是全國經濟發展的樣板。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無錫創造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蘇南模式”,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了農戶收入,初步改變了農戶收入結構。1998~2010年,適逢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農村現代化加速發展時期,無錫市政府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經濟發展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從生產制造向設計創造轉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蘇南模式”脫胎換骨。1997年底,無錫市政府對農村基本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部署,提出“農田向規模經營集中、鄉鎮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農民向小城鎮集中”的“三集中”工作思路。
21世紀以來,無錫市政府又根據中央提出的“城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農村工作新戰略,制定了統籌城鎮規劃布局,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政策接軌,統籌城鄉建設管理的“四個統籌”工作方針,推進農村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在推進農村“三集中”的同時,無錫還積極實施“兩置換一轉化”,從而將一批已經脫離農業生產、脫離農村土地的農民變為市民,將村莊變為社區。同時,無錫還出臺了一系列為農、支農、惠農的政策措施,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實現城鄉一體化。無錫市社會經濟的巨大變化,深刻改變了農民家庭的生產經營方式、收入結構、生活條件與消費支出結構。
推薦閱讀
- 變遷臨界: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構建
- 國家治理新使命:構建我國海外投資權益保護體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中國經濟再平衡與可持續增長(“中國經濟前沿”叢書)
- 教育新結構促進新型城鎮化:以寧波等城市為案例
- 社會資本與多元化貧困治理:來自逢街的研究
- 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
- 中國經濟新方位
- 人工智能產業政策改進研究:基于比較方法的深圳案例
- 全球戰略觀察報告:國外智庫看“一帶一路”(Ⅱ)
- 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從“十二五”看“十三五”
- 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導向下中國區域資本市場空間整合研究
- 贏得未來:高水平開放的中國與世界
- 光影力量:中國村鎮40年變遷
- 中國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與景氣動態的調研報告
- 生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基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