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密碼:四大名著中的人生智慧
- 由興波
- 700字
- 2019-01-04 19:26:45
第二板塊 信:言而有信與號召能力
中國人特別講究信用,在《論語·為政》當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那么我不知道你會做成什么樣。“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以前車轅上的兩個插銷樣的東西,是固定兩轅之間橫木的,就是牛和馬拉車的時候要把繩子套到這根橫木上,沒有這兩個東西車就拉不走。比如說,我們現在去買輛豪車,到4S店了,售車小姐告訴你:這個車特別好,就是缺倆輪子;然后那車也挺好,沒方向盤!你能買嗎?買了你怎么開?因此,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沒有信用,就像大車小車沒有輗和軏,這兩個關鍵東西看似不大,但是沒有它繩子就掛不住,繩子掛不住這個車就拉不走。
中國人特別注重“信用”二字,而且自古以來還有一個傳統,就是特別注重口頭承諾!我們現代社會重視書面契約,比如做生意得簽個合同,借款得寫個借條。書面契約非常重要,將來你不承認的話這里有你親筆簽字,有你摁的手印,那我到法院告狀也有證據。在現代社會,書面契約更好用。但是自古以來,大家更注重口頭約定,常常講“一諾千金”,就是說一個承諾放在這里,千金都不換。俗話說得好:“大丈夫說話板上釘釘,吐口唾沫砸個坑。”我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大家看這都指的是什么?這都指的是口頭約定。我一句話說出去了,我承諾你了,套上四匹好馬的車都攆不上。
為什么中國人注重口頭承諾呢?因為這個“信”和“德”是緊密相關的,說你這個人不信守承諾,說你這個人德行有虧,那就把你的一切都否定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以人品涵蓋一切的,你人品不行,其他的一概否定。
什么是“信用”?就是你守“信”時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