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江南城鎮化水平新探:史料、方法與視角
- 江偉濤
- 474字
- 2019-01-05 00:16:21
第一章 江南傳統中小城市的性質——以民國句容縣城城市形態為中心
2008年暑期,筆者在江蘇省句容市檔案局查閱檔案時,發現該局藏有大量民國時期實測地籍圖,總量有500多幅,其中部分圖幅已經破損嚴重,比例尺有1∶500和1∶2000兩種,大多數圖幅所標注的測繪時間為1937年,縣城華陽鎮的34幅地籍圖的比例尺均為1∶500,測繪時間則標注為1948年。本章將利用這34幅華陽鎮地籍圖,從土地利用的角度對句容縣城的城市形態進行考察,以此揭示傳統中小城市的實態特征,并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傳統城市的性質。筆者并不奢望以此個案考察能夠完全揭示傳統中小城市的性質,然而正如成一農在其關于中國古代城市形態的研究中,以“陌生的中國古代城市”作為引子所揭示的那樣,雖然目前的相關研究眾多,但我們實際上對于中國古代城市的實態仍是陌生的,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我們對傳統城市性質的認識,因而本章的研究即以此為切入點,通過考察城市形態的方式來認識傳統城市的性質。同時筆者在梳理民國時期的地籍制度時,發現這一領域在當前學界幾乎是空白,
因而本章第一節將首先對民國時期的地籍整理以及地籍圖本身進行研究,以此作為對地籍圖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