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互利合作前景廣闊(代序)

于洪君于洪君,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煙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星羅棋布地分布著16個主權獨立國家和十幾個尚屬美、英、法等國管轄的地區。在這16個國家中,澳大利亞、新西蘭是公認的發達國家,屬于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學中的西方世界,屬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范疇。被稱為太平洋島國的其余14個國家和美、英、法屬地區,均處于經濟社會欠發達狀態。目前,在這14個太平洋島國中,中國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密克羅尼西亞、紐埃、薩摩亞、湯加、瓦努阿圖、庫克群島共8個國家保持著外交關系。其余6國,即基里巴斯、瑙魯、帕勞、所羅門群島、圖瓦盧、馬紹爾群島,為臺灣當局的所謂“邦交國”。基里巴斯1980年曾與中國建交,2003年基大選后宣布與臺灣當局“建交”。中方隨即宣布中止與基里巴斯的外交關系。瑙魯2002年曾與中國建交,2005年與臺灣當局“建交”后,中方宣布中止與瑙魯的外交關系。馬紹爾群島1990年亦曾與中國建交,1998年與臺灣當局“建交”,中國隨即中止與馬紹爾群島的外交關系。

南太平洋地區是中國實行大周邊戰略、全面營造和平崛起的外部環境的睦鄰拓展區,也是反對“臺獨”勢力、為爭取國家統一而進行外交斗爭的重要博弈區。因此,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不斷加大對南太平洋地區的關注力度和外交投入。除了全面發展和深化與建交國的友好交往與互利合作外,中國對未建交國也保持著一定形式的民間往來,適度開展一般性經貿活動,并擇機開展必要的人文交流與互動。

2013年9~10月,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時,向中國周邊地區各國發出了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和響應。太平洋島國雖然不是傳統概念中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但與我國同屬太平洋地區,共處于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發展利益相互交融、安全利益彼此交織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因此,包括14個島國在內的南太平洋地區,是我國引導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均衡發展,在更大范圍推進“一帶一路”的重要區域。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相互溝通、交流與合作的機制很多。太平洋島國論壇是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開展多邊對話,提升務實合作水平的一個重要平臺。該論壇成立于1971年,最初名為南太平洋論壇,1972年建立的常設機構稱作南太平洋合作局,1988年更名為南太平洋論壇秘書處。2000年,南太平洋論壇改為現名,即太平洋島國論壇。

太平洋島國論壇成立的初衷,在于加強成員之間的經貿關系,在旅游、電信、教育等各領域開展交流,而后逐漸發展為在經濟、政治、安全、政策等各領域全面合作的區域性組織。論壇成員由最初的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等7個國家,擴大到南太平洋地區所有16個國家。2006年,斐濟因國內發生軍事政變,被中止成員資格。另外還有若干聯系成員、觀察員和特別觀察員。論壇的主要機制是每年一次在成員國輪流舉行的首腦會議。

中國自1988年起開始參與南太平洋論壇活動。1989年,南太平洋論壇決定邀請中、美、英、法、日和加拿大等國家出席論壇首腦會議后的對話會,該論壇也成為當年成立的亞太經合組織的觀察員。1994年,南太平洋論壇成為聯合國觀察員。1991~2007年,該論壇又先后接納了歐盟以及韓國、意大利等多國為對話伙伴。2014年,土耳其、西班牙成為該論壇觀察員。目前,該論壇對話伙伴共有17個。自1997年起,該論壇每年在首腦會議舉行之前都要召開經濟部長會議。自1999年起,首腦會議召開之前又增加了貿易部長會議。自2016年起,該論壇決定每年首腦會議前再召開一次外長會議。

中國自1990年起,連續派政府代表參加該論壇首腦會議后的對話會。通過這種機制性安排,中國不斷加強同該論壇及其成員的接觸與合作。2000年,中國政府捐資設立了中國-論壇合作基金,用以促進雙方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該項基金設立后,中方先后資助了論壇駐華貿易代表處、投資局長年會、論壇秘書處信息存儲系統更換、論壇進口管理等項目。2002年,太平洋島國論壇駐華貿易代表處正式掛牌運行。

2003年,中方就加強中國與論壇的關系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2006年,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斐濟首都蘇瓦舉行,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出席了開幕式。中國政府首腦首次出席論壇活動,在太平洋島國產生了廣泛影響。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務實合作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08年,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投資、貿易、旅游部長級會議在中國廈門成功召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勢頭進一步增強。

2010年,在太平洋島國論壇第22屆首腦會議后舉行的對話會上,中國政府代表闡述了中方對太平洋島國的政策,宣布了中國支持島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措施,重申了中國幫助島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的積極態度與政策主張。與此同時,中方也呼吁國際社會為島國提供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2011年,中國代表在第23屆論壇會后對話會上重申,中國政府將繼續與論壇成員及其他對話伙伴協調與合作,為促進島國地區穩定、發展與繁榮做出不懈努力。在與論壇合作的過程中,中國提出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協商一致”原則,作為中國與包括南太平洋諸國在內的所有亞太國家開展友好合作的根本方針,受到論壇各方的贊賞和支持。為加強雙方的互惠活動,自2012年起,太平洋島國論壇駐華貿易代表處更名為太平洋島國貿易與投資專員署。2013年11月,第二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在中國廣州舉行。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湯加首相等島國領導人與會。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了論壇開幕式。論壇期間,中國宣布給予島國中最不發達國家95%的出口商品零關稅待遇,鼓勵和支持島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

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框架下,中國外交部和其他有關部門自2004年起,先后為島國開辦了多期高級外交官培訓班。來自與中國建交的8個國家的外交官和論壇秘書處官員,分期分批地參加了培訓。2013年9月和2014年11月,中國外交部先后邀請兩批島國新聞代表團來華進行參觀采訪活動。2011~2015年,中共中央聯絡部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為太平洋島國舉辦了五期政治家聯合考察和培訓活動。

2014年,習近平以新任中國國家元首的身份,訪問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斐濟三國。此次訪問的目的是要進一步提升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合作水平,實質性地結束中澳兩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確認中新兩國關系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習近平主席此次對南太國家的訪問,對中國進一步拓展與太平洋島國的關系,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由于這次訪問,中方大幅度地提升了與斐濟的傳統友誼與互利合作。中國與斐濟于2006年即已建立起“中斐重要戰略伙伴關系”。2006年,當斐濟國內政局生變,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的所有發達國家宣布對斐濟進行制裁時,斐濟被太平洋島國論壇中止了成員資格。在這種情況下,中方在政治上、經濟上給予斐濟巨大援助,幫助斐濟度過獨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困難時期。

習近平主席對斐濟的訪問,也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登上太平洋島國土地,意義深遠。訪斐期間,除了與斐濟領導人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外,習近平還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奧尼爾、瓦努阿圖總理納圖曼、湯加首相圖伊瓦卡諾等8位與中國建交的島國領導人舉行了集體會晤。習近平在主持會議并發表主旨講話時,闡述了新形勢下中國深化同太平洋島國關系的新思路、新舉措,重申中國是太平洋島國的真誠朋友和合作伙伴。

習近平指出,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雖然相距遙遠,但雙方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當前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傳統友誼更加牢固,共同利益不斷拓展,合作前景日益廣闊,雙方關系面臨乘勢而上的良好機遇。他特別指出,中國對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系的重視只會加強不會削弱,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為此,習近平建議雙方:第一,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第二,加強高層交往,共同為雙方關系做好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第三,深化務實合作,分享發展經驗和成果;第四,擴大人文交流;第五,加強多邊協調。

習近平在講話中還表示,中國愿同島國深化經貿、農漁業、海洋、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并且要為最不發達的島國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中國繼續支持島國重大生產項目以及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未來5年,中國將為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繼續派遣醫療隊到有關島國工作,鼓勵更多中國游客赴島國旅游。

此外,中方還愿同各島國一起,就全球治理、扶貧減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道援助等問題加強溝通,維護雙方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中方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向島國提供節能環保物資和可再生能源設備,開展地震海嘯預警、海平面監測等合作。中方將繼續積極參與太平洋島國論壇、太平洋島國發展論壇等合作機制,支持島國為聯合自強、互幫互助、維護地區穩定和繁榮而做出的努力。

習近平主席與南太地區建交國領導人的集體會晤,是繼第二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后,中國與太平洋島國舉行的最高級別、最富成果的多邊對話,這也是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系史上的第一次。會晤舉行后,中國與各太平洋島國的雙邊關系得到更快發展。例如,中國與斐濟的友好交往與互利合作關系更加密切。2015年,中國多個高級代表團往訪斐濟。兩國的貿易額比上年增加了2%,總量達3.47億美元。雙方互免簽證的諒解備忘錄亦于當年3月正式生效。2016年,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步伐加快。由中方提供資金、中國企業承建的基礎設施項目進展良好。一些有實力的民營資本和企業也陸續進入斐濟市場。在首都蘇瓦和楠迪等地,“把中國效率與斐濟時間結合起來”,已經成為當地盡人皆知的流行口號。2017年,斐濟正式加入中國主導創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中國在南太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伙伴。中斐關系堪稱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平等相待,真誠合作,共建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楷模。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中面積最大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關系,近年來也有了更大發展。2014年11月,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奧尼爾來華參加了第22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5年9月,奧尼爾又來華出席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在南太地區產生了積極反響。習近平主席兩次會見奧尼爾。據中國海關統計,中國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經貿關系近年來有較快發展。雙方貿易額到2015年已近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6.3%。

南太平洋地區另一個很有影響的國家瓦努阿圖,與中國的關系也在持續而廣泛地向縱深發展。該國人口不足30萬,政黨如林,黨爭復雜而激烈,政府更迭十分頻繁,但無論哪個政黨執掌政府,對華友好的基本方針已多年穩定不變,各政黨與中國共產黨的友好交往機制也運行良好。2015年9月,時任總理基爾曼來華參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對瓦努阿圖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技術援助,以及軍事交往和人文合作,仍一如既往地順利進行。

進入2017年,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的特點更加突出,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安全問題也格外引人注目。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的廣大亞太地區,可能出現空前復雜的局面。受中美關系、中國與澳新關系以及臺灣問題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系既會有新的機遇和發展,也會出現新的情況和變化,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業已形成的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的友好交往與務實合作,基礎堅實,前景廣闊,有望繼續保持全面穩定、持續向前的大方向。中國與那些目前沒有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有可能實現關系正常化,甚至可能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實現突破性的交流、對話與合作。

2017年3月17日 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南郑县| 宣汉县| 合水县| 黑龙江省| 全州县| 天台县| 额济纳旗| 曲沃县| 瑞丽市| 河西区| 黄山市| 松溪县| 沙河市| 普宁市| 青河县| 贵港市| 淄博市| 且末县| 水城县| 大庆市| 宜春市| 富宁县| 桂林市| 镶黄旗| 明水县| 绿春县| 宁阳县| 福州市| 新余市| 聂荣县| 镇赉县| 太白县| 扎囊县| 宁安市| 砀山县| 瓦房店市| 天津市| 曲沃县| 山阴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