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一 主要內容

本書以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為研究對象,吸收借鑒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規范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對“兩型社會”的現實背景和相關理論進行分析,通過對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規劃、政策舉措、支撐體系、產業布局、城鄉同構、理念創新等進行詳細闡述,準確提煉無錫地區“兩型社會”建設的經驗啟示。本書的研究結論能夠對江蘇以及全國其他地區進一步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和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走出一條創新型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示范。

第一章主要闡述“兩型社會”建設的時代動因、“兩型社會”的基本內涵、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及邏輯安排等。

第二章從可持續發展理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和諧社會發展理論、五大發展理念等入手,闡釋“兩型社會”建設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主要論述“兩型社會”建設的經濟發展背景、技術發展背景以及環境發展背景,正確認識無錫建設“兩型社會”的現實背景。

第四章關注無錫“兩型社會”建設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首先分析無錫“兩型社會”建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其次指明建設的發展目標與總體方向,最后勾勒建設的實踐路徑與優先領域。

第五章基于構建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綠色高端的生態經濟體系、系統高效的生態治理體系、國內領先的生態制度體系、全民參與的生態文化體系和多中心協同的治理機制五個層面,論述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的具體政策舉措。

第六章運用系統研究方法,立體說明由科技體系、教育與人才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和公共政策體系組成的無錫“兩型社會”建設支撐體系。

第七章基于動態演化的觀點,回顧無錫產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厘清無錫“兩型社會”建設前后的產業布局優化軌跡。

第八章以建立新型城鄉關系,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為著眼點,詳細分析無錫“兩型社會”建設過程中以城帶鄉、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發展的路徑。

第九章基于文化理念、消費理念、主體理念和監督理念四個層面,探討了無錫“兩型社會”建設過程中經歷的文化創新。

第十章在前文對無錫“兩型社會”建設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對建設成績和不足進行綜合評價,總結、提煉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二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和地區在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積累了很多成功案例。梳理和總結目前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啟示,可以為我國不同地區“兩型社會”建設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近年來,“兩型社會”建設的研究在國內不同地區也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因此,梳理和分析國內外文獻,能夠總結“兩型社會”建設領域的研究現狀,并發現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和角度。

2.案例分析法

無錫市是國家級“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2013年無錫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生態市”稱號,并建成全國首個生態城市群。因此,無錫建設“兩型社會”的實施條件和環境具有示范性,建設路徑具有先行性,不僅可以為江蘇其他地區提供借鑒,而且可以推廣到全國其他區域,有助于提高我國“兩型社會”建設的成效。因此本文選用無錫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具有較強的典型性。

3.系統研究法

無錫的“兩型社會”建設涉及發展目標、總體方向、支撐體系、產業布局、城鄉關系、理念創新等多個方面,各個方面具有內在關聯性,構成一個多維的立體系統。因此,本書采用系統研究方法,從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的全局出發,著眼于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結構及層次、結構與功能、系統與環境等方面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力求準確全面地提煉經驗啟示。

4.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在“兩型社會”的內涵和外延進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實地調查、專家訪談等方法,多方搜集第一手數據和資料,采用“兩型社會”建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無錫“兩型社會”的發展程度和建設水平進行測評。

5.規范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一方面,本書對“兩型社會”建設必要性、影響因素和建設途徑的研究主要運用以價值判斷為基礎的規范分析法;另一方面,利用數據對觀點進行證明,并用無錫“兩型社會”建設的實踐效果進行驗證,即實證分析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邻水| 淄博市| 靖安县| 西安市| 碌曲县| 赫章县| 田林县| 马龙县| 富平县| 牟定县| 崇文区| 平原县| 双牌县| 罗源县| 固阳县| 大姚县| 阳高县| 宜宾市| 东至县| 二手房| 津市市| 油尖旺区| 理塘县| 阿合奇县| 乐山市| 怀仁县| 神木县| 阿克苏市| 宜丰县| 双峰县| 马尔康县| 隆林| 抚顺县| 清水县| 辽宁省| 冕宁县| 吐鲁番市| 侯马市| 启东市|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