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30.北伐失利求偏安,晉王殺進建康城

司馬德昌(390——450)建立南晉王國的時候,晉朝的北方土地被拓跋燾占據得一干二凈,司馬德昌曾經派遣陳慶之等將領前去執行北伐政策,可是拓跋燾的鮮卑騎兵的戰斗力實在是太厲害了,司馬德昌無奈之下準備放棄洛陽,遷都建康。

在朝堂上面,司馬德昌的圣旨一經下達,朝堂上立即分成三派:主戰派(抵抗派)、中立派(曲線救國派)和主和派(一退再退,直至在海上和敵人同歸于盡)。司馬德昌認為雖然陳慶之遭遇到了失敗,可是拓跋燾此刻正在“滅佛”的道路上面越行越遠,所以只要拓跋燾執政的魏國發生內亂,想要翻盤易如反掌。

可是司馬德昌到死也沒有等到魏國發生內亂,在位十一年的他在魏國發生變亂的前一年駕崩。長子司馬元直(430——501)繼位,即位之初,司馬元直立即出兵二十萬(相當于全國三分之一的兵力)前往北伐前線,這一次由于魏國發生了內亂(宗愛之亂),所以司馬元直指揮的晉軍勢如破竹的向北攻擊,并且收復了洛陽。

司馬元直執政年間(451——501),晉國達到了一次疆域面積上的巔峰。晉軍不僅收復了洛陽,還打進了盛樂城,大大的挫敗了魏國軍隊的士氣,連元宏也氣得發兵親征晉國軍隊,可是他卻在進軍的途中駕崩。

司馬元直在501年駕崩,享年七十二歲。長子司馬道玄(469——531)繼位,繼位之后的司馬道玄繼續執行北伐政策,此時魏國內部一片混亂,皇族內部的自相殘殺已經嚴重的削弱了他們自身的力量。然而,司馬道玄的北伐軍隊卻在他執政的最后兩年遭到致命的打擊,因為他們遇到了爾朱榮。

作為魏國后期的“曹操”,爾朱榮為首的爾朱家族擁有著較為豐富的武將人才,司馬道玄的北伐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只好引兵撤退到洛陽一線,再也無法和魏國軍隊做抗爭了。即使如此,爾朱榮仍然不放過任何南征的機會。

司馬道玄在位三十年駕崩,其弟司馬道通(471——536)繼位,然而即位時年齡超過六旬的皇帝只在位了五年半的時間就駕崩了,他廢除了其遠祖司馬懿所設立的“封王制度”,大封司馬家族的成員為王,可是這一時期北方出現了兩個軍事梟雄,他們為了共同保住南方,聯合起來消滅了盤踞在北方的、司馬道玄時期未撤回的軍隊。

司馬道通駕崩后,群臣擁立司馬道玄的孫子司馬賜履(516——566)為帝,司馬賜履繼位的時候雖然只有二十歲,可是他已經在這最近十年的腥風血雨中,懂得了“偏安一隅”的好處,對內他結好重臣,對外他和北方的兩個國家都簽訂了領土條約,保證了自己的既定利益不受侵犯。然而他的領土條約最終觸怒了境內的司馬家族的現任諸王,導致司馬賜履最后被殺。

司馬賜履被殺后,群臣擁立司馬賜履的長子司馬紹通(539——573)繼位,司馬紹通雖然年齡只有十八歲,可是他的謀略卻絲毫不次于司馬元直,并且他立志北伐,在位的八年中,有六年是在完成北伐夢想在努力,也稍有成效。

司馬紹通被朝臣du殺之后,朝臣們聽說周國太祖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宇文邕雄才大略,已經派遣軍隊展開了對齊國的滅亡戰爭,于是他們鼓動司馬庸儡(556——583)發兵協助宇文邕滅齊,司馬庸儡無奈之下簽下了“援助條例”。

578年.宇文邕病逝,太子宇文赟荒唐誤國,外戚楊堅逐步篡奪了周國的權力,最終在581年稱帝。此刻的南晉王國已經開始衰弱不堪,持續的內斗導致了司馬家族的長君力量的削弱,晉王國的氣數將盡!

583年,司馬庸儡駕崩,享年二十八歲。接替他在位的是一個不滿十歲的黃口小兒,司馬聘(576——610),司馬家族的實權都握在司馬聘的嬖臣孔僅手中,孔僅不僅是寵臣,更是司馬聘的舅舅,他早已經被楊素買通。

588年,楊堅派遣晉王楊廣率領軍隊討伐南晉,南晉不戰而降,孔僅被賀若弼處以斬首之刑,司馬聘則被楊廣帶回了洛陽。

自此,晉朝才算是正式的落下帷幕,享國三百五十載,經歷了19位皇帝,最終隋朝統一南北,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全書完!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香港| 高安市| 新民市| 胶州市| 苍梧县| 石首市| 湘潭市| 富阳市| 察隅县| 罗江县| 铜山县| 霸州市| 梓潼县| 行唐县| 万宁市| 苍山县| 延津县| 涿州市| 开平市| 安平县| 舟曲县| 江都市| 绥阳县| 沙河市| 潮州市| 平罗县| 上犹县| 大关县| 花莲市| 张家港市| 响水县| 晋中市| 鸡西市| 瑞安市| 威海市| 云和县| 集安市| 太仆寺旗| 松溪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