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總是在路邊摘好多的蒲公英,有一種特別大的,我也不懂它是什么,但是比普通的蒲公英大好多。小孩手里攥著一大把蒲公英,輕輕的走,用手護著,哪怕被風帶走一個,也心疼的不行。一直走到亭子前的土崖邊上,然后開始肆意的揮舞,看著一大片的蒲公英鋪天而起,蹦蹦跳跳的開心后,便坐在亭子便雙手捧著臉,歪著頭看著飄遠。
那棵枯樹,小年的父親叫了兩個村里的師傅幫忙,也是我之前修整房子的時候的工人,將整棵樹截倒,按照我主房客廳的高進行修整。打磨上油之后,除了高點的和會礙著人的枝杈,基本上是將整棵樹都搬進了客廳,整個安裝在客廳中央,后面我再進行一些小的裝飾就可以,天然的裝飾和貓爬架。
惜君兩小只還不能在通過掏空的樹干爬到上面的樹枝上,雖然在樹干里面給修了可以踏跳的臺子。就用麻繩將竹沙發的腿給一層層的纏上去,他們兩順著爬上來,然后直接跳下去,跳到地上。
就這樣,這個家里的東西基本上齊全。
在客廳里坐著,要給阿念回信,卻實在不知道說什么,便披了件稍厚點的袍子出來坐在亭子里,看著蔥郁的山下,想著要不進山去后面的林子里轉轉。
來這里這么久了,但是很少有機會真正的再往里面走。剛來這兒的時候,是到處轉的看有沒有滿意的房子,然后開始各種整修和一些家具的收拾。閑的時候寧愿坐在亭子里一天不動,也不想去走兩步。好像只有這么靜靜的坐著,才不會打擾到周圍的這一片安寧。
這兒的山林里有一種特別的筍叫牛尾筍,對于更多的筍來說是雨后春筍、或者冬筍。而這兒的筍是秋筍,而這段時間正好是秋筍應季的時候,雨后的幾天,經常能看到有人背著竹筐向著山里去。
我想著出去轉轉,也采一些,晚上可以做些吃,院子旁的菜地雖然收拾了些,但是這個季節我也不知道應該種些什么,或者說種著以后就能吃的東西,就索性將一些一大半的地栽種了花卉。
換了雙鞋子,也沒拿竹筐因為一個人吃不了那么多,兜里踹了個小的購物袋,能裝一些,能做一次就行,再想吃可以去掰,出門不遠就有。
從路邊抽出根一米來長的竹子,正好做手杖,順著山路開始往上。從山下到我房子的路是石板路,據說之前老房子的主人修的,看起來肯定花了很大的心思。時間久了之后,走的人少了,上面的青苔,兩邊的樹林修竹,‘曲徑通幽處’也不會比這好。來了之后對有些破了的地方稍微修了下,沒有大修,一來花費太大,二來會破壞原來的味道。
再往上因為走的人更少,幾乎沒什么路,只有一些小路可以走,前兩天下雨后,會有些松軟,但是很少泥濘。路上有一層竹葉,路下是竹根纏繞,路中間就會有新長上來的筍尖,得看著點走。
野雞、豬獾、竹鼠、還有松鼠,有時候會看見蛇,各種叫不上名字的鳥在林間穿梭啼鳴。秋蟬的叫聲也很少了,但絲毫不會影響‘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清風拂面,激蕩著竹葉沙沙,有些濕冷。
因為出去的時候,信紙就放在桌上,回來給惜君寫信的時候才發現,被兩小只踩了一堆的腳印。也不知道從哪兒沾的泥,客廳踩了一路的腳印,還特意關照了一下沙發和書桌,然后相偎著在樹洞里的窩里睡著。
將地上的腳印一個個擦去收拾干凈,沙發墊子上的,得烤干之后用刷子刷干凈,不知道會不會留下印子。
阿念
安好,見字如面。
未曾想能收到回信,也彳亍如何表達現在的心思。
思索了好久,輾轉多次,才能提筆寫下這封信。
信紙上被養的兩只小貓印上了,本想著換幾張來寫,但細想來也挺好,索性也就沒換。
幾個月前搬進來山上,很喜歡這里,兩小貓起名‘惜’‘君’很可愛。
這里的生活確實隨意的有些過,下午從山上新摘了十來棵筍頭,晚些可以炒著肉吃。一些的蘑菇,雨后這幾天蘑菇特別多,但是我認識的不多,不曉得哪些能吃的哪些不能。就只摘了少許自己確定可以食用的,用油煸一下,味道應該不會差。
摘了一些帶著送塔的松枝,房子里做了一個很大的貓爬架,拿回來做些裝飾用。
院子里留了菜地,因為不會打理,很大一部分栽了些花,余下的過些天問問鄰居,可以種些什么。
鄰家小孩經常過來玩‘小年’倒和你的念字諧音。
山上很靜,可以聽見風掃過山林、聽見稚雞咯咯飛起、聽見松鼠在樹梢飛舞、扔下一個個送塔,聽見遠處田地山民高歌、山下農舍柴門犬吠,甚至能聽見筍頭破土而出的時候噗噗的聲音。
可以看著云霧升騰、看著草長鶯飛、看夏花絢爛、看秋實累累。
我能在山頭一座一下午,就是靜靜的看著這里的一切,絲毫不覺得厭倦。
甚至有一刻,我覺得自己并不存在于這個世上,靈魂融化進這里的一切。
有些事情會忘掉,有些事情是抹不去的。
希望我們過得都好。
靜候佳音。
凈秋字。
人在一個地方呆的久了,總會生出一些不安分或者說是恐慌的情緒,尤其是不干活或者說沒活可干的時候。這大多數是由自己懶惰的肉體喜歡逃避的靈魂和不滿足現實的欲望所造成的,暴躁。
而我卻變得很靜,這里的生活成本很低,有很少的錢其實就可以過得很好。許是我學會了安分,或者說是自己懶惰的靈魂和更加懶惰的肉體和非常懶惰到沒有欲望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給阿念的信寫的很平靜,沒有最開始想的時候那么深情款款,僅僅想寫寫這里的生活。
我抱著小惜坐在亭子里,小君在我身邊撓著木墩子,我在想要不要帶他兩個進去山里玩玩,或者等他們長大點可以自己去。柴門不關就行,隨著他們跑,這樣最好。
入秋之后的風景很好,可是總是懶,其實走兩步就可以找到不一樣的風景,可總是在院子里待著,找著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打發著世間。
想著可以這些天出去拍拍照片,自己用的相機還是膠卷機,以前倒是自學了沖洗黑白照片的方法,可一直都沒有試驗成功過。如果說是彩色的照片,就更不敢自己嘗試了,但是拍了照留者還是可以的。
下去鎮子上的時候可以找照相館,讓他們沖洗,估計等照片出來也得好久,下次正好可以給阿念發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