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人情味兒

仙居有句俗話叫“鄰舍碗對碗,親戚栝對栝(gua)”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來往的一個度吧。意思就是,鄰居之間就是,你贈我一碗,我還你一碗,親人之間呢,就是用擔來衡量,但不一定就是要和鄰居一樣那么生分。就是外人和親人之間的不同之處。

很多時候,我們與人相處都會在心里有一桿秤,世界上無私奉獻的人是存在的,但是要絕對做到不存一絲的私心和不求一絲回報,哪怕連句謝謝和肯定的話語都不需要的人還是極少數的,即便我們是骨肉相連的一家,也不很難做到。

大姨家的楊梅經過大姨夫的精心管理,長勢很好,楊梅果子個子大,色澤漂亮,吃起來酸中帶甜,吃過的都喜歡大姨家的楊梅。很多人都覺的吃起來甜甜的楊梅才是好楊梅,其實不然,楊梅吃起來如果全是甜味兒,那就不是楊梅,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打了過多的甜蜜素。正常的楊梅就是應該吃起來酸中帶甜,甜味里,又有些許的酸,這才是楊梅個最初的味道,就跟你心里的初戀一般。

每年的楊梅季,也是梅雨季,只要是楊梅開始采摘的前幾日,雨便下個不停,用現在的話說,簡直比《情深深雨蒙蒙》里面,依萍去問他爸爸要錢的那晚的雨還大,還是連著下,好像這一年的雨都攢到了這個時候集中在一起下。所以每年一到楊梅成熟前,果農就擔心天氣,雖然知道十有八九都是下雨,但心里總還是期待能有個好天氣。

因為剛好是楊梅成熟期,一連幾天的雨不僅會讓楊梅掉落,產量減少,最重要的是,陰雨天,沒有陽光的照射,楊梅的口感也會大打折扣。往年采摘楊梅都是大姨和大姨夫自己兩人,大姨嘴上每次都會說,“我就不想管他,讓他一個人在山上,我自己去踩幾腳洋車(縫紉機)還痛快”然,誰都知道大姨那次不是口是心非,跟著大姨夫天不亮就上山,回來還來不及洗澡,就又要做飯,每次還被月事困擾。

小姨回來在家這幾年,倒是給大姨幫了不少忙。那時候,小姨在家做孔明燈,有時候像摘楊梅季節,或者是采茶季節,也會和村里的一些婦女一起去給別人采茶,摘楊梅,工資按天算,最開始是50/60一天,后來都有一百五十一天。可是,小姨想著,給別人摘雖能賺錢,但那還不如去幫自己家姐姐摘,好歹也算是幫忙,是一份人情。

于是,那幾年楊梅季,小姨每天天不亮就跟大姨大姨夫一起上楊梅山,幫著摘楊梅。天不亮空著肚子去,到晌午才回,有時候,還幫著去市場去賣。一直到后來,小姨才無意間和外婆說起過,在家那么多年,年年幫著大姨家摘楊梅,連一頓早飯也沒有吃過,即便是摘好楊梅下山,小姨都是空著肚子回來的,除了偶爾有幾次去市場賣楊梅,大姨會在附近早餐店買些包子豆漿給小姨。

很多時候,我們要的不是實質性的東西,而只是對方的一種態度和方式。不過,大家也知道大姨夫小氣是出了名的,自然也知道大姨在家里的實質性“地位”,想著都是自家人,也從來都不說和不提。

說起大姨夫小氣,真不是說有意針對。大姨夫有空也愛去釣魚,有時候去水庫上面釣的魚,吃不完,就是放冰箱冷凍,也不會說送一條給外公外婆,這還是大姨自己說漏嘴,說家里釣的魚,冰箱都沒地兒塞了。當時,小姨開玩笑說,吃不完送些給爸媽呀!聽完小姨的話,大姨臉上略顯尷尬,一時不知道說什么。

大姨不知道是怕大姨夫說,還是怎么的,無論什么東西,只要不是大姨夫自己開口,大姨都不會也不敢說什么,自然更別提自己送些東西到外婆家。所以,為什么之前說大姨在她的婚姻里愛的很卑微,就是如此,時代沒有關系,真的就是個人對感情和家庭的一種個人的觀念。說到底,一物降一物,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也就是因為這樣,導致了姐妹之間,親人之間,似乎都少了一些人情味兒。好比小姨一樣,本來是幫著大姨是讓人覺得妹妹有情義,寧愿不去幫別人的有償勞動,也要幫無償的幫姐姐家,可是到頭來,一句客氣話也沒有,還天天餓著肚子回。當然,小姨也不是說在乎這些,只是有時候想來覺得,很多東西都會隨著長大、婚姻、環境和周圍的一切事物而改變甚至失去。

因為大姨夫的關系,家里人大部分的時候,會下意識的保持一些距離,當然也是為了大姨的日子能好過些,不用那么為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三穗县| 西乌| 舞钢市| 渑池县| 宁晋县| 新宾| 龙川县| 济阳县| 永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泰市| 香河县| 岳普湖县| 奇台县| 建阳市| 红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柳林县| 漳浦县| 武宣县| 嘉定区| 宣汉县| 澎湖县| 项城市| 隆德县| 虹口区| 南昌县| 陆川县| 迭部县| 额济纳旗| 随州市| 浦县| 永川市| 个旧市| 隆安县| 含山县| 周宁县| 沂水县| 古交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