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戰況,形勢
- 西涼天下
- 飛雪云陽
- 3116字
- 2022-09-07 23:17:12
季圭安撫道:“好了!仲景!你就別擔心雷大哥那邊吧,把守玉門關,我還是相信雷大哥他們的。”
“我倒是想去看看二哥的傷勢怎么樣了,可是我一回府就被大王嚴密監視起來了,難以出府。現在也還不知道大王會怎么處置我們。”
季圭他們在府內坐立不安,焦急等待了半天,西涼王府內官前來傳西涼王御旨,“大王御旨到!季圭何在?前來聽旨。大王有旨,撤去季圭虎衛軍統領與瓜州總兵之職,仍保留季圭三品檢校都尉將軍銜,留級聽用,虎衛軍統領暫由言平侯高陽樹擔任,瓜州總兵暫交由慕容景。”
王府內官宣讀完西涼王御旨,正準備回府,便被季圭叫到一旁問道:“敢問內侍大貴姓?”
“免貴!咱家姓楊單字一個叟。”
季圭對那內官點頭哈腰的說“哎喲!原來是楊叟楊大人,小的失敬失敬。”
季圭給了那內官足足千兩白銀,打聽西涼王與各文武大臣,商議了什么。
季圭這一打聽才知道,西涼王下御旨,重新整軍五萬,交由慕容伏端掛帥,討伐叛軍,暫都瓜州城。
季圭又問內官,大王為何沒有降罪于他。那內官對季圭說,“你小子!算你運氣好,你呀!救駕有功,但是你們準備跟王叔叛亂也是事實,大王本想殺了你,但是大王念你幡然醒悟救駕有功,又有高相,幾位大臣替你小子求情,也是迫于形勢,更是怕寒了那些討伐叛軍將領的心,才沒有降罪于你。”
季圭聽完后,抱手行禮道:“多謝內侍大人,告知,小人以后還望內侍大人多多關照。”季圭又向王府內官遞去一塊黃金,足足也有一二十余兩。
那內官道:“哼哼……哼!既然季將軍如此懂事,那你就放心吧,以后有什么事,咱家!都會替你擔待一二的。”“好了!咱家的事也辦完了,這就回去了。”
季圭只是一個小武將,對這內官如此奉承,伏祈壽幾人在一旁都看不下去了。無奈季圭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也是他們這幫兄弟的帶頭人,也不好從中插話,幾人只好在一旁干杵著。
季圭便轉過身看著伏祈壽幾人,一邊對那內官卑躬屈膝,一邊說著“嘿嘿……嘿!得了!大人您慢走!”“嘿…!仲景!你們幾個臭小子愣著干嘛呢?還不快替我送送楊大人。”催促著,邊手舞足蹈,示意著叫伏祈壽他們幾個快點送送楊叟。伏祈壽他們幾個人雖然有些不情愿,但還是聽季圭的話照做,畢恭畢敬的送走了楊叟。
……
玉門關這邊的雷灌聽說,季圭被大王撤職,閑職在家。而玉門關與井陘口寨兩地要塞,遭到叛軍連環攻城。慕容伏端這邊,還沒有集結好大軍,而兩地戰況已經吃緊了。
雷灌也顧不上戰事吃緊,又怕高陽樹將虎衛軍這幾年積累的戰力給帶廢了,便派楊慶、張定南、張定北三人回瓜州,整頓虎衛軍軍紀。現在的西涼用人在即,西涼王罰季圭,也不好牽連雷灌、楊慶等人。
楊慶三人帶上十幾名士兵,九死一生越過叛軍三道防線,才趕回瓜州城。楊慶回到瓜州就直奔虎衛軍營寨而去,果然不出雷灌所料,楊慶一到軍營就見虎衛軍軍紀變得渙散。
楊慶看到這一幕,氣得怒氣值爆表,氣得楊慶手提他的竹節槍一槍拍去,將營寨大門拍得轟隆的一聲,砰…!只見虎衛軍營寨大門倒地,嚇得虎衛軍的那些士兵一下子,就精神抖擻了。那些士兵見楊慶回來了,也不敢怠慢了,平時在虎衛軍中,除季圭、雷灌二人以外,也就這楊慶的威望最高。楊慶在教場召集虎衛軍,除去在外的虎衛軍,只聚集了一萬七千余人。
高陽樹雖然是暫時擔任虎衛軍統領,但是也的的確確是虎衛軍現在的統帥,楊慶威望雖高,但也沒有權利私自調兵。高陽樹聽屬下來報,虎衛軍騎兵都尉楊慶回營,高陽樹知道會出事,便急急忙忙趕往虎衛軍營寨,高陽樹一到虎衛軍中,就見楊慶已經召集虎衛軍所以人馬。
高陽樹左右沖上前道:“大膽楊慶,你區區一個小小的騎兵都尉竟敢私自集結虎衛軍,你是想造反嗎?”
楊慶槍指著那雜碎道:“哼…!我想造反!我想造反早就造了,還會等到現在嗎?”
“玉門關與井陘口寨兩地戰況如此吃緊,援軍遲遲不去,如果兩地失守,后果誰能擔待?玉門關遭受三萬叛軍連攻數日,援軍在不趕到恐怕玉門關支撐不了多久。
高陽樹在一旁看在眼里聽在心里,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知道現在兩地戰事,對現在的西涼有多重要,便也不阻難楊慶了,反而放權給楊慶,楊慶得到高陽樹允許,整軍待發。
楊慶拿不定主意,便偷偷的前去詢問季圭的,楊慶來到季圭府邸,見季圭正在院落耍槍弄棒,季圭見楊慶來了,便詢問楊慶,玉門關戰況如何。楊慶給季圭說,叛軍裝備精良,叛軍連日攻城,叛軍多采用的是用炮弩,火油攻城,現在玉門關戰況十分危急。
季圭道:“那對面領軍將領是誰?”
“嗯!叛軍將領是陽關總兵馬樓,以及副將沃達,偏將阿依庫魯哲,還有王叔大公子高陽墨。”
季圭一聽,竟然叛軍將領有高陽墨便好辦多了,馬樓算是王叔高陽拓提拔的諸多將領中,最有大將之風的一個人,若是只有馬樓與沃達二想解玉門關之圍倒還難辦,有這高陽墨在就好辦多了。季圭想到當年封厚之死,就是因為這高陽墨好大喜功,導致封厚喪命。
季圭讓楊慶率軍奇襲叛軍糧道,聲勢鬧得越大越好,要讓玉門關的大軍知道援軍趕到了。要讓高陽墨情急之下分兵奪糧道,季圭讓楊慶奪下叛軍糧道,不必把守,奪下叛軍糧道后,盡快率軍趕往玉門關,與玉門關守軍對叛軍進行夾擊之勢。到時候叛軍必潰。
楊慶聽完季圭的部署,便辭行季圭。臨走前還對季圭說,“叔南哥!我聽言平侯高陽樹的親信說肅州總兵高陽昊率軍于嘉峪山,有造反的跡象,無奈沒有證據,大王也不敢召見高陽昊,怕高陽昊率軍突襲瓜州,便派遣使者前往,聽說使者前去之后,對高陽昊指指點點,結果被高陽昊狂揍一頓,被臺著回的瓜州城。”
“好了!子岸!這些事你就別擔心了,我自會安排,你現在主要的事情是解決玉門關之事。”
楊慶走后,季圭吩咐伏祈壽、沃荼、墨羌三人前去找宋智,這種事情宋智最擅長解決。幾人來到宋智府上,宋智見幾位兄弟前來,便叫自己夫人將自己扶起來坐著,幾人見宋智想坐起來,趕緊上前攙扶,口中還說道:“快快…!來來…來!嫂子!還是讓我們來吧。”
“宋智詢問他們幾人前來干嘛,現在戰況吃緊,你們不應該在軍中述職嗎?”
伏祈壽向宋智解釋道:“伯玉哥!你有所不知,我們三人隨叔南哥一起,回的瓜州,大王撤了叔南哥的軍職,連同我們三人一起罷免了,現在閑職在家。”
宋智愧疚道:“唉!是宋某!害了大家呀!”
幾人道:“好了伯玉哥!這也怪不得你,要怪就怪高陽拓如此仁義一個君王,卻生出幾個不成氣的兒子。”
“伯玉哥!叔南哥讓我們三人來找你,說是高陽昊還是要投向高陽拓一方,前日有調兵遣將的跡象,駐軍于嘉峪山,隨時可以對瓜州發起進攻,叔南哥就想讓我們前來請教你,該怎么解決。”
宋智雖為瓜州主簿,官居六品,但為官一身清廉,兩袖清風,府中沒有下人,府宅也只有瓦房四見,比起普通百姓,已是富裕多了。
宋智便叫伏祈壽幾人抬他,前去面見西涼王,幾人猶豫再三,還是抬著宋智去了王府,來到王府門前,宋智遞上簡書,讓門衛士兵轉呈西涼王,說瓜州主簿宋智求見大王。
士兵拿著宋智遞上的簡書呈上給西涼王,西涼王見宋智簡書上說他能解決高陽昊之事。西涼王也不加思索,只要聽見有人能解決問題,讓自己的王位坐得安心,他也不管是誰了,便召見了宋智。
伏祈壽幾人將宋智抬到西涼王面前,西涼王見宋智真的是被高陽戳打得不成人樣,心中還想著,“怪不得季圭會率軍臨時倒戈于寡人。”西涼王此時心中不免竊喜。
宋智來到西涼王面前,拱手行禮道:“大王!下臣腿腳不便,不便給大王行禮了,還望大王恕宋智無禮之罪。”
“好了!寡人也不是那不通情達理之人。宋卿說有解決肅州可能兵變的辦法?”
“大王!下臣不才,愿親自前往出使肅州,臣愿立下軍令狀,不解決肅州之事,臣愿提頭來見大王。”
宋智前去,西涼王有些猶豫,好在禁衛軍統領李翰在一旁,李翰深知宋智之才,便上前為宋智擔保,西涼王這才放心,暫任宋智為肅州主簿兼隨軍督察使之職。
宋智得西涼王御旨,也顧不上耽擱,連府都不回,直接拿著西涼王御旨領一百護衛,帶上伏祈壽幾人前往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