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侍立的宋士聰等人、也聽的津津有味,大半都能明白,這讓盧傳廷如獲至寶。
宋應星長子宋士慧,次子宋士意。
宋應升長子宋士廉,次子宋士聰。
“人真的能飛上天嗎?”
這是宋士慧問的。
盧傳廷很自信的點點頭:“很快,最多三年,我們就能研制出氫氣飛艇,到時回你的家鄉,只需半日時間即可。”
他們可是翻山越嶺跋涉了一個多月,才來到了應天城。
回家,只要半天!
雖然知道盧傳廷講得是真的,但還是滿臉的疑問。
盧傳廷神秘的一笑,帶眾人走出了澡堂,天已經擦黑,再過一會可能就看不見了。
不過沒關系,他有電燈。
拿出了無人偵查機,新世界的大門就此開啟。
從此,在宋士慧等人的心里埋下了飛翔的種子。
他發誓有生之年,定要造出能夠帶著人航行的大飛機。
有了無人機的數據作參考,研究制造的進程,比之后世會大大減少。
不過,先不急著搞飛機,現在最要緊的是研制出飛行的替代產品,比如熱氣球。
到時候,就有了空中打擊力量。
所以,第二天把宋氏族人全都安置妥當后。
盧傳廷就帶著宋氏幾位骨干,匆匆啟程趕往了句容。
黃毅因此次護送宋應星有功,榮升中校,將士們也各有升遷,暫時先休整一月。
寂寥的秋日里,風兒像個頑劣的孩童。
落葉被一大片一大片的抓落,然后被它盤在手中,上下玩弄,最后停留在某處角落。
廠子里的工人,會把落葉收集起來,用以引火。
大部分枯葉燃燒之后,都會留有一股清香,這讓蒸煮出來的菜肴更添美味。
臉盤大的瓷盆,盛滿了白米飯,再澆上一大勺菜湯,香氣四溢。
這是工人們、一天中最滿足的時刻,無論這個工人、是不是罪囚,都會讓你吃撐了為止。
吃飯干活,天經地義。
只是!那下工后的萬家燈火,真的是引人入勝,讓人遐思流連不已!
每一個窗戶間搖曳的燭光、都透著醉心的溫暖。
這個工廠里面,都是一些叛得比較輕的罪犯,大多也是些苦命之人,只是被亂世的車輪、挾裹著往前。
所以,看押的環境相對寬松。
晚飯之后,大家就會趴在了鐵門邊,朝前面的一排民居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偶爾會有出來倒水或者掃街的小娘。
回眸一撇間,無論長的是不是好看,罪囚們都會發出一陣陣歡呼,盡管會招來守衛們的呵斥,但他們依舊樂此不疲。
今天很悲催,因為這個節目被強制叫停了。大家都被關進了牢房里,守衛們再三警告,大家都老實一些,莫要沖撞了貴人。
貴人們是中午來的,趴在窗戶上張望的眾人,終于見到了這群人的身影。
領頭的一個老頭子精神矍鑠,笑意盈盈,只是穿著的麻布球鞋,看起來并不像貴人。
和他并排走著的年輕人,看起來十七八歲的模樣,很是帥氣,讓這些糙漢子們看上兩眼,都會心跳加速。
后邊烏泱泱的跟著一大群人,大多是青年文士的打扮,到處走走看看,這里摸摸、那里扣扣,毫無讀書人的風雅。
這里是一個肥皂廠。
因為油脂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很稀缺的,為民眾增加營養尚且供不應求,當然沒有太多的油脂可供揮霍。
所以,肥皂廠的規模并不大。
不過最近得到了緩解,隨著松江沿海地區的收復,大量的海魚進入到市場,收集起來的魚油可以用來制作肥皂。
區區一個肥皂廠,當然不值得盧傳廷帶著這么多人來參觀考察,主要是因為、油脂在皂化反應之后,會產生一種重要的物質。
硝化甘油。
這是制造黃色炸藥主要的原料之一,合成后的三硝基甲苯簡稱:TNT
這個年代,科學首先要為戰爭服務,只有盡快的結束戰爭,才能造福人類。
這一點毋庸置疑。
所以宋士意接過了TNT的研制工作,宋士聰則研究觸發式點火裝置。
觸發式點火裝置實現后,槍械和炮彈都將產生質的飛躍,不止是可以生產燧發槍這么簡單,地雷,魚雷,艦炮等等,都需要依賴這種技術。
有了各種車床,槍炮的制作其實簡單了許多,原先能夠制造火器的工匠,幾乎都可以勝任。
難的是子彈,后裝槍炮的發射,完全依賴擊發裝置,所以宋士聰的任務最緊要。
好在他已經通讀了半部化學教材,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宋士聰表示、不可讓古人專美于前。
后半部化學教材也編寫完畢,還有物理,數學等等,全部堆在了宋士聰的案頭。
最近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無法自拔,所以今天并沒有來。
宋士慧最感興趣的則是飛行,還有他十五歲的長子宋鳴珂。
每一個少年,都有一個飛翔的夢想,這并不奇怪。
為了滿足他們的興趣,原先在張渚鎮搭軍營的雨布,全部被送到了句容,估計過不了幾天,第一個竹編筐的熱氣球就會升空。
薄膜廠也兼職了新雨布的生產。
第一批熱氣球駕駛員,也進入了選拔,盧傳廷設計了幾個類似跳樓機裝置的設備,讓戰士們能夠適應劇烈的升降。
搖擺裝置更加變態,連他自己站在上面,都無法保持穩定。
他可是做了三十年的船長!
還是那句老話,訓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選出來的飛行員戰士,會接受理論課的培訓,對空氣對流、暖熱氣流、風暴的形成、各種地區氣候特性等等,做到了如指掌。
只有具備這種素質的飛行員,才能夠在藍天上自由的翱翔。
宋應星總覽全局,對各種難題進行攻關,因為他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足以勝任現階段的任何項目。
第一位國士應運而生,有重大研究突破的會賞賜嘉獎,待遇優厚到所有人不敢相信。
特別是底層的工匠們,不但取消了賤籍,還出臺了配套的官銜,最高的國士銜,居然和閣部官員平起平坐。
不敢想,做夢都不敢想。
在這種制度的激勵下,又有完整的基礎理論作為支撐,可想而知,科學的發展,達到了怎樣驚人的速度。
半個月時間,他們走遍了鎮江地區的幾十個廠子。
宋應星不由的感嘆,當初堅持的科學理想、是多么的正確。
當迂腐的文人、嘲笑他迷戀奇技淫巧時,當同窗好友們、嘲笑他不務正業時。
真想帶他們來看看這一切,然后仰天長笑三聲,浮一大白,足以快慰平生。
工藝,是真的能改變生存環境的,這一點!在他的腦海里,比任何時候都要清晰。
他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人生六十古來稀,他要把剩下的人生,全部奉獻在偉大的科學事業上,讓人生不留遺憾。
冬月里的第一場雪灑灑飄落,北風枯桑,零落如花。
盧傳廷搓著手走出了屋子,掰下屋檐下的一截冰溜子,在嘴里咬得嘎嘣作響,帶著虎頭小帽的陸文白,昂首望著他。
陸文白是陸康的孫子,在運河岸邊的小漁船上,小督爺給的小食,他一直舍不得吃,從來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東西。
今天小督爺吃的這個,指定也是美味異常,他舔了舔掛在唇邊的鼻涕,奶聲奶氣的說著。
“文白也想吃。”
盧傳廷摸了摸他的小虎頭,把他抱進了屋子,將冰溜子搗碎,再加上香精、蜜糖、奶油、面包屑。一碗粗制的沙冰就做好了。
這個年代的大氣還沒受到污染,吃點生水完全不是問題,人的腸胃、也遠沒有那么嬌氣。
江南的雪濕度很大,不像北方那么干燥清爽,空氣冷冽且濕潤,倒是比較難熬。
好在煤爐炭盆,驅散了寒意,新裝的玻璃也很隔風。
這是新建的一排試點房,墻面還沒干透就被凍住了,所以房子的建造已經停工,再想建房,只能等到來年開春以后了。
建造工人沒有了事干,就會去商店里買上些塑料薄膜。在自家的小菜地里,搭建一個暖棚,種上一些青菜、韭菜之類的。
暖棚夠大的,還會種上一些白蘿卜、玉米。
冬吃蘿卜夏吃姜,大補。
這個冬天,農民的餐桌上、豐盛了許多。
以后,不但有秋的盛宴,還會有冬的盛宴。
這是這個飽經苦難的民族...應得的!
諸事皆順!
功夫不負有心人,沈不浪派去福建的工作組,終于有消息傳來,番薯的種子已經找到。
因為出的價錢高,人家答應了幫忙培育,開春后把薯藤運回來直接插種就行。
望著窗外的南國雪景,盧傳廷不想動彈,倒是跟隨而來的柳香兒總是攛掇他。
如今柳娘的侍女,成了盧傳廷的貼身保鏢,這一次跟來了四個。
除去柳含雪在女兵戰斗營任營長外,只剩下一個柳夢兒跟隨在柳如是身邊了。
這些從小被她收養的孤女,可是花了大把的心血才培養出來的。
如今,全都便宜了這個小東西。
柳娘只能哀嘆...女大不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