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山間村落
- 援明傳
- 不必嘗
- 3018字
- 2023-10-01 16:39:47
離開了軍營的盧傳廷,縱馬奔馳在鄉間小路上,神態輕松、心情悠然。
手下有能人就是爽啊,不用再操心軍務,他索性放慢了馬速,臨近傍晚,已經到達了下蜀鎮地界。
前面一個村落出現在眼前,一條寬約丈余的小河道,穿村而過。
村頭放牛的牧童,嘴邊吊著根狗尾巴草,在草地上打滾嬉戲。田間地頭,有著三五老農各自勞作。
村中炊煙渺渺,仿佛遠離了亂世。
盧傳廷一夾馬腹,朝前一指說道。
“走,去老鄉家看看?!?
一旁的李軍應了一聲,十幾名警衛戰士當先縱馬走在了前面。
駿馬奔馳,放牛的牧童一骨碌爬起身來,細細的審視了一番,待警衛戰士們來到面前,不等他們開口詢問,牧童就是一個軍禮,是獨屬于漢家軍的軍禮。
馬上的戰士一陣愕然,下意識的回了一禮。
牧童咧嘴一笑,雀躍間雙臂盤旋飛舞,轉頭便朝著村里跑去,一邊跑一邊高聲大喊。
“村長爺爺,漢家軍來啦。村長爺爺,快出來啊。”
小兒叫聲,脆麗明亮!
村中眾人聞聲紛紛走出家門,正在做飯的農婦顧不得灶中柴火,雙手在圍裙上胡亂擦拭了兩把,趕忙迎出了門外。
飽經風霜的臉頰,難得的綻放了笑顏。
粗壯一些的婦人,更是行走如風,朝著盧傳廷一行人疾奔。
獨腿的村長柱著拐棍,僅剩下的一條右腿,好像力量得到了加強一般,行走間竟也能健步如飛。
幾十個村民熱熱鬧鬧的來到了村頭,大家七嘴八舌、鄉音雜亂!
盧傳廷也未想到村民們會如此熱情,只好各自應著。
村長終于擠到了前頭,看著眼前的漢家軍戰士面生,但軍裝機槍做不得假,示意大伙安靜。
見領頭的少年唇紅齒白,器宇軒昂。后面的戰士精氣十足,矯健異常,不似普通戰士。
于是,朝盧傳廷一行人恭敬的拱手行禮。問道。
“不知諸位來自哪里,是黃軍長麾下嗎?”
李軍正欲答話,盧傳廷抬手制止了他,朝老漢一拱手說道。
“我們來自宜興,正欲前往黃軍長處,今天路過此地,見村中祥和寧靜,加之天色已晚,所以特來叨擾一番?!?
“哦,原來如此,請!”
眾人趕緊讓開道路,盧傳廷在村長的帶領下,往村里走去。
村中房舍大多是夯土結構,低矮簡陋倒也顯得生氣盎然,房舍明顯的最近才修繕過。
屋頂上蓋著的稻草看起來很是新鮮,這并不難看出來,因為稻草蓋在屋頂上,時間長了就會發黑。
來到村長家里,因為房舍并不大,根本擠不下這么多人,索性便搬了幾張凳子,在院中落座。
盧傳廷示意村長也坐下,親切的和他嘮起了家常。
“這見天的打仗,日子不好過吧。”
不待村長答話,后面的婦人們就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大多是一些感謝漢家軍的話,人聲嘈雜,盧傳廷也半聽半猜。
畢竟這里的鄉音,與三蘇地區還是有些差別的。
村長見眾人嘈雜,不由大喝了一聲。
“都有點規矩。這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樣子?!?
見村長發火,眾人皆都閉上了嘴巴,村長不好意思的朝盧傳廷拱手致歉。
“都是些鄉野粗婦,讓將軍見笑了!”
盧傳廷擺擺手表示無妨,示意村長接著說。
村長嘆了口氣,絮絮叨叨的說了起來。
“唉!不瞞將軍,這狗日的世道是真難活啊,要不是一個多月前你們漢家軍來了,估計咱們,都熬不過今年。
去年的糧食,大半都交給朝廷去打仗了,誰知,不過幾個月的光景,朝廷就敗了。
韃子來了后,原先來收糧的還能夠好言相勸,后邊來的韃子就一波比一波狠了,老鄉們被搜刮了一遍又一遍。
每次要是湊不出足夠的糧食,韃子兵就砍幾個腦袋充數,我這條腿就是被他們砍斷的。
到了后來啊,我們就只能啃樹皮吃草根了,哪里還有糧食繳稅!韃子再來就隨他們砍吧,反正遲早也是個餓死。
年輕一些的要逃難去,可是這個世道往哪走不是個死路,好些個年輕人一出村子就被抓了壯丁,韃子說離開了戶籍地便屬于流民。
我們也想明白啦,韃子這么逼咱們,說不定就是等著咱逃走呢,大伙索性就不走了,餓就餓死吧。
實在餓急了就去河邊去挖觀音土充饑,可是那玩意吃的進去,卻拉不出來,老黃頭一家,就是被活活撐死的?!?
說到這里,村長已經老淚縱橫,后面站著的村婦們,也默默的抹著眼淚。
村長繼續往下說。
“正當大家都活不下的時候,你們漢家軍來了,說韃子已經被趕跑了,以后再也沒有人來強征糧食。
讓大伙幫你們去山里搭窯,還給工錢!咱們這很多都是老手藝人了,咱吃的都沒有,要什么錢!
于是。
咱就組織大伙跟著你們進了山,留下了這些老弱婦孺,漢家軍每月都會給村里送來糧食,這才活的下去。
前些天還來幫我們修了屋舍。最近聽說打了個大勝仗,又給我們每個村子都送來了耕牛。
你們黃軍長,真是救命的活菩薩啊。”
盧傳廷聽村長說完,也是深深嘆了口氣,難怪黃良忠短短時間便聚攏了如此實力,原來做了這么多事情。
于民而言,黃良忠還是有功的。
他又接著問道。
“這附近的勞動力都進山了,這地怎么辦?!?
“哦!這倒不用擔心,黃軍長說了,等到了農忙時,會全體放假,到時候還會派民兵過來幫襯,平時除草施肥的活計,這些婦人們就干了,也累不著?!?
盧傳廷點點頭,黃良忠在對民的方針政策方面,貫徹得還是蠻徹底的。
總算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番信任。
又閑聊了一會,婦人們才想起自家灶膛里還燒著火呢,紛紛散去,余下了一些半大孩子不肯離去,兀自用崇拜的眼神,盯著警衛連的戰士瞧。
天色漸晚,戰士們開始從馬上拿下東西,準備起鍋造飯。
此時門口走進來一個農婦,雙手端著一個大海碗,居然滿滿裝著蒸好的咸魚,一塊一塊的,雖然賣相不是很好,但對于生活困頓的村民來說,這無異于山珍海味了吧。
農婦放下海碗,尷尬的笑著。
“這是當家的前些天從山里捎來的,將軍莫要嫌棄?!?
盧傳廷看了一眼,鼻子有些酸,這一大碗咸魚,估計她們自己都舍不得吃。
還沒來得及說些感謝的話,門口又有三三兩兩的婦人端著碗進來,不多會工夫,居然擺滿了一桌。
看著眼前的一幕,盧傳廷久久無言。
這個民族,真得是厚道且善良,勤勞且樸實。
你只要稍微對他們好一些,就恨不得把心都掏給你!
盧傳廷并未推辭,拿起了筷子,先每個碗中都嘗了嘗,眾人見他并不嫌棄,俱都露出了笑顏。
這時候又有一個婦人走了進來,大聲嚷嚷。
“哎呀,真不好意思,這個東西我也沒煮過,來晚了,沒耽誤戰士們開飯吧。”
眾人俱都給她讓開了路,端著的海碗見沒地方擺了,一時間,居然尷尬的不知所措。
盧傳廷也抬頭看著她,當目光注視到了她的碗中之物,他忍不住眼眸顫蕩,心神竟一下子失守。
他猛然站起,把原本坐著的凳子彈飛了出去。
警衛們眉頭一皺,瞬間就圍了過來,一時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變故徒生!
端著海碗的婦人,見盧傳廷這種反應,也嚇得連連倒退。
盧傳廷回過神來。
知道自己反應過度了,趕緊命令警衛們退開,聲音清朗的安慰眾人。
“大家不用緊張?!?
他緩緩的來到了婦人面前,在她碗中拿起一支細細觀摩。
驚喜之色漸濃,臉上的笑意綻放,讓一眾粗手大腳的農婦,都瞧的眼中異彩連連。
他此時萬分確定,手中之物便是玉米,只因還未經過專業的培育和雜交,比之后世的玉米略小,籽粒也不夠飽滿,但確定是玉米無疑。
其實早在十五世紀,徐霞客就把玉米帶入了中國,只是不知何種原因,并未得到推廣。
盧傳廷收斂激動的心情,緩聲問道。
“這個東西,阿姊家中可還有否?”
農婦只是常年勞作,顯得有些黑,其實年歲并不比盧傳廷大多少,見眼前俊朗的少年郎,如此溫柔的稱呼她為阿姊,不由的羞紅了臉頰,低著頭輕聲回答。
“還有一些?!?
聞言盧傳廷一喜,有就好,哪怕只有一支,也會越變越多的!
玉米耐寒,對一年兩季、甚至三季的南方地區來說,倒是可有可無,但是在寒冷的北方推廣種植的話,意義不言而喻!
如果再加上番薯,兩種高產作物相得益彰!
從此,這天底下就再也不會有人餓死。
來不及多說,他把婦人手中的海碗接下,隨便找了個地方一放,便急急的請婦人帶路。
婦人也沒想到,自家的東西如此受這位美絕人寰的將軍青睞,趕緊在前面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