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三軍報告
- 援明傳
- 不必嘗
- 3091字
- 2023-09-15 23:15:46
盧傳廷伸手接過,在院中的桌前坐下,看了起來。
周炳奎也掏出了紙筆,站立一旁,等待記錄少帥的指示。
最上面一本,是中路軍的報告。
黃良忠因為距離戰(zhàn)場最近。
于七月二十五日攻下了句容,句容縣城比宜興還小,他只留下了四個班各守一門。
然后就按照少帥的指示,來到了一個叫石山頭的地方,以此往北就是連綿的群山,若是爬到山的最高處,便能看見蜿蜒奔流的長江。
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躲進山里的百姓,比在山外的還多。
又因為天雄軍的影響力,加上白花花的大米。
讓他短短五天,就聚集了兩三萬人。
沒辦法,黃良忠只能在里面挑選了幾千精壯,去張渚鎮(zhèn)挑糧。
其他人則按照圖紙,建造工地,搭建長窯。
因為這塊山區(qū),本來就有很多的石灰窯,從業(yè)人員巨多。
所以建造長窯的速度很快,大約還有一個月時間,第一座實驗窯就能建成,根據(jù)指示,會記錄數(shù)據(jù),培養(yǎng)技術(shù)人員。
全部安排妥當后,黃良忠?guī)ьI(lǐng)1800名戰(zhàn)士,于八月五日攻下了杏花山。
將句容至麒麟門一線,全部掌握在手中。
期間多次戰(zhàn)斗,敵軍都是一觸即潰。
共俘虜清軍近五千余人,大大的緩解了石山頭工地的勞動壓力。
看到這里,盧傳廷莫名興奮了一下,拍了下桌子。
而坐在他對面的陳世忠。聽說三路軍包圍應(yīng)天時,便已是滿腹的疑問。
如今見少帥這個樣子,更加讓他猶如百爪撓心。
但是他不會開口詢問,這是軍情,不是隨便就能看的。
誰知這時候,盧傳廷把看完的那一本軍情報告,遞給了他。
陳世忠如遭雷擊,竟忘了伸手去接。
盧傳廷的聲音傳來:“世忠哥,你先看,一會再討論。”
這是何等的信任,小爺昨天不是喝多了說胡話,是真的把他當自己人。
他心情復(fù)雜的接過了報告,仔細的審視,入眼竟全是簡體字。
大部分都認得,但還有一些只能靠猜。
盧傳廷朝一旁的警衛(wèi)連長李軍使了個眼色。
警衛(wèi)連十幾名干部,都是袁長青精挑細選的,忠誠自然不提,各方面素質(zhì),自然也出類拔萃。
在少帥身邊歷練一段時間,便是獨當一面的將才。
李軍收到了少帥的暗示。
自然心領(lǐng)神會,站到了陳世忠的身邊輕聲閱讀。
見一個普通的護衛(wèi),居然能認識這么多字。
陳世忠的心里,不由對小爺生出了莫測高深之感。
盧傳廷翻開了第二本報告,這是關(guān)于北路軍的。
陸康于七月二十一日渡江,一路上晝伏夜行。
二十四日抵達龍?zhí)叮龅叫」汕遘姡珰灐?
二十五日抵達浦口,沒有遭遇任何清軍。
按照指示,由溫良率一部兩個連,加上九門炮,隱藏在應(yīng)天北岸。
陸康率900余人,繼續(xù)往上游進軍。
于二十八日攻破了烏江,俘虜了清兵五百一十三人。
八月一日凌晨,他押著俘虜,騙開了和州城門,半天時間,就結(jié)束了戰(zhàn)斗。
傷六人,重傷一人。
至八月六日,北路軍已經(jīng)控制了和州全境,無為縣的清軍,也全部被壓縮在城中,隨時能夠攻取。
“好。”
盧傳廷不由又拍了一下桌子。
全盤計劃,他最擔心的就是北路軍。
因為其他兩路都是主場作戰(zhàn),占盡了地利人和。
特別是人和,因為只要一說來的是天雄軍,老百姓會自發(fā)的跑上街頭,夾道歡迎。
工作動員、管理人才的挑選,幾乎只要動動嘴皮,大家都會搶著效力。
打下一塊地盤,就能迅速的實現(xiàn)自治。
而北路軍不但是支孤軍,還會隨時引來,駐守徐州等地的大批清軍圍剿。
所以北路軍派的是,最穩(wěn)重的陸康和最謹慎的溫良。
但盧傳廷還是低估了天雄軍的影響力和在老百姓心里的好感度。
因為即使在北邊,老百姓聽說是天雄軍來了,依舊激動的揮淚相迎。
如果不是因為和州實現(xiàn)了自治,怎么可能這么快占領(lǐng)全境,并且虎視無為。
而南路軍又有所不同,指定的戰(zhàn)斗位置是清軍的核心地帶。
基本上是腹背受敵,即使有些群眾基礎(chǔ),但也是風(fēng)險最大的。
所以派遣的是,最想立功且最有韜略的許久溟。
不過盧傳廷對南路軍的支持,也是最大的。
沈不浪已經(jīng)派出去三波特務(wù)小組,在南路軍的周邊活動。
袁長青也派出了四個班的通訊小組,架設(shè)通訊網(wǎng)。
盧傳廷把第二本報告,也遞給了陳世忠。
繼續(xù)打開了南路軍的戰(zhàn)斗報告。
許九溟也是命令部隊晝伏夜行。
因為人數(shù)眾多,將其分成了兩路。
一路走博望,一路走溧水。
于七月二十八日,抵達石臼湖北岸。
二十九日,他親率一千五百人攻擊采石,奪下采石軍堡。
殲敵三千余,繳獲了大量的物資輜重,戰(zhàn)馬更是多達四千余匹。
又另派一部五百余人,進攻梅山,燒毀渡船兩百余艘。
繳獲大型船只二十二艘,派一百人押送船只逆流而上,于八月一日,抵達采石對岸的沙洲頭。
期間,擊退了清軍追擊的船只十余艘。
其后又派了一百人,隱入了應(yīng)天對岸的江心洲,其余人回到了采石。
八月一日,清將譚泰引三萬清軍來救采石。
許久溟將軍堡中的物資輜重盡數(shù)焚毀。
分給每人兩匹馬,星夜進攻蕪湖。
至亥時末,在十門迫擊炮的輪番轟炸下,蕪湖城墻塌方了十丈有余。
同時又把沙洲的船只喚來,分出了一部四百五十人,在東梁山下游渡江。
于八月二日凌晨子時,偷襲江北裕溪口水師。
燒毀樓船二十余艘,繳獲五艘,其余敵船全部逃入江中。
許久溟炮擊蕪湖之后,率騎兵一千五百,夜渡‘姑溪河’攻占了丹陽鎮(zhèn)。
在鎮(zhèn)上修整了一天。
于八月三日夜間,再度進攻采石。
斃敵兩千后,全軍撤退至梅山。
而潛伏在江心洲的一百名戰(zhàn)士,也于三日傍晚,二度攻占了梅山,搶下了大勝關(guān)渡口。
江北的船只,隨即被調(diào)入了烏江北岸。
所有人于四日凌晨,全部在大勝關(guān)渡江。
八月五日,南北兩路軍在和州會師。
許久溟一部騎兵約有二千人,稍作休整后,補足彈藥,急行軍一個晝夜。
于八月七日,抵達了銅陵對岸的劉家渡,搶下船只三十余艘,準備三渡長江。
截止八月七日。
許久溟部輕傷兩百,重傷二十余人,戰(zhàn)死一百零一人。
看完報告后,盧傳廷嘆了口氣。
許久溟此人確實聰明,舉一反三,靈活機動。
卻只可為將,不可為帥。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
雖然仗打的很漂亮,但毫無大局觀,根本不曾領(lǐng)悟到此戰(zhàn)的精髓。
相比于其他的部隊。
盧傳廷不止武器先進,通訊便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yōu)勢。
就是戰(zhàn)斗部隊,每人配備了十斤壓縮干糧。
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省著點吃,也能夠維持半個月左右。
本來南路軍應(yīng)該是最出彩的。
許久溟只要派一支勁旅守住軍堡。然后,打通水路至軍堡的補給線。
在沈不浪配合下,在采石磯對岸的小島沙洲上面,囤積彈藥。
有源源不斷的彈藥補給,清軍再多也不可能攻下軍堡。
再派一部戰(zhàn)士,運動在姑溪河上游,實施打援。
如此一番操作,就能實現(xiàn)消耗清軍實力的目的。
而他這仗打的,倒是有點像下山的猴子。
看見了西瓜,就丟了玉米。
因為他的運動戰(zhàn),三面包圍應(yīng)天的戰(zhàn)略布局被打破。
當然。
因為采石軍堡距離應(yīng)天城實在太近,清軍的戰(zhàn)斗意志,比起其他兩路,定然會堅強許多。
把第三本報告遞給了陳世忠。
盧傳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一邊思考,一邊等待陳世忠看完。
許久之后,盧傳廷深深的嘆了口氣。
這時候,陳世忠也全部看完了報告。
臉上的驚喜之色,卻和盧傳廷完全兩個極端。
他激動的站起,在桌前來回走動。
“好,好。太好了。”
“以不足五千的兵力,分兵三路,居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戰(zhàn)果,此戰(zhàn)足以彪炳史冊,領(lǐng)軍的三部主將,名字如此耳熟,是否是我天雄軍老將?”
“自然是的。”
不等盧傳廷回答,一旁的胡大牛,已經(jīng)搶著回答了。
盧傳廷一拍額頭,倒是忘了,陳世忠完全不知道機槍的存在。
更不知道對于這個時代而言,漢家軍到底占據(jù)了多少優(yōu)勢。
算了,還是不要聽他的意見了。
他輕敲桌面,做出了指示。
“令!”
“溫良部在浦口架設(shè)炮臺,目標外金川門,于八月十日晚間八點發(fā)起炮擊,遞次推進,打半個基數(shù)。”①
“炮擊完成后回歸北路軍。”
“令!”
“黃良忠部繞過麒麟門。運動至滄波門、高橋門附近。”
“于八月十日凌晨零點,炮擊滄波門、高橋門,以半個基數(shù)為最高上限,臨機決斷。”
由于許久溟不在采石軍堡,只能辛苦黃良忠繞遠一些了。
“令!”
“許久溟部立刻渡江,戰(zhàn)場以池州至應(yīng)天一線,自由發(fā)揮,以最大程度的殺傷敵軍。”
對于許久溟,盧傳廷除了人盡其才,別無他法!
既然你喜歡玩些花里胡哨的,那就把應(yīng)天上游攪成一鍋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