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971字
  • 2020-06-24 14:05:27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饒琮玉卿甫

鐘惺伯敬甫

張堯熙  甫

程云翼振羽甫仝閱

六月〔一〕

六月建未未味也謂萬物向成有滋味也 【合璧事類】

林鐘未之氣也六月建焉 【周禮】

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 【禮記】

季月煩暑流金爍石 【梁元帝與武陵王書南史】

隆熱 【韓文】

季夏行春令則谷鮮實民多病行秋令則水潦傷禾女災 【女人產不育故曰女災】 行冬令則鷹隼早鷙寇擾四鄙 【呂氏春秋】

為且 【爾雅】

秋夏交會之辰金火伏藏之日 【歷忌釋日立秋以金代囗囗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故曰伏日】

大歷四年伏日寒 【唐五行志】

伏日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師古曰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 【后漢書】

曰炎夏曰炎節 【梁元帝纂要李德裕傳又曰炎月】

楚昭王豋握日之臺得神鳥所銜洞光珠以消煩暑謂之招涼珠 【洞冥記】

燕昭王盛暑懷黑蚌珠體自輕涼號消暑珠 【拾遺記】

李輔國以迎涼草掛之窗戶間涼自生 【迎涼草色碧而干似苦竹葉杜陽編】

元載造蕓輝堂蕓香草也白如玉入土不朽為屑以涂壁設紫綃帳盛夏自清涼 【蘇氏演義】

李德裕為相方盛夏宴賓以金盤貯水浸白龍皮置坐清飆凜冽如涉高秋 【劇談錄】

霍仙鳴別墅在龍門一室之中開七井皆以雕盤鏤木盤覆之夏五六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云林異景志】

房壽召客憑狐文幾 【云仙散錄】

房壽召客坐竹簟杜甫詩留客夏簟青瑯玕 【云仙散錄】 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圍于宴席間座右雖酒酣而各有寒色又以冰作鳥獸之形送遺王公 【天寶遺事】

魏鄭公征五六月率賓避暑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剌葉令與柄通如象鼻持翕之名碧筩酒 【雞跖集】

拂菻國盛暑乃引水潛流上遍于屋宇機制巧密人莫之知觀者惟聞屋上泉鳴俄見四檐飛溜生涼 【合璧事類】

大食國武宗會昌元年貢松風石方一丈每是月上令置殿內秋氣颼飗 【松風石瑩徹如玉中有樹影出雜編】

長安舉子落第者六月不出多借清涼廟院作文曰夏課時語曰槐花黃舉子忙 【南部新書】

伏日并作湯餅名為避惡 【荊楚歲時記】

房州調羊酪造含風鲊 【山堂肆考】

房壽搗蓮花制碧芳酒 【纂記淵海】

煮桃以為豆實 【大戴禮】

天裂于西北長十丈廣二丈光出如電其聲如雷【梁武帝太清二年】

天有聲如風水相薄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以上南史】

天鳴有聲 【寧宗開禧元年宋史】

天星散落如雪 【中宗景龍四年韋后殺帝于神龍殿六月臨淄王起兵討逆與劉幽求入苑中建夜天星散落如雪幽求曰天意如此時不可失王遂勒兵入玄武門誅韋氏即位以正大統出唐書】

雷震太廟鴟尾徹壁柱若有文字 【義熙二年晉安帝紀】

雷震娼女死于市衢脅下有朱字云李林甫以毒虐弄正權帝命震死 【元和元年六月娼女惠州人出龍城錄】

南州有東南長風俗號黃雀風時海魚變為黃雀因為名 【風土記】

寒風如冬時 【獻帝初平四年續五行志】

是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曰賀嘉雨 【荊楚歲時記】

西北有黑云屬地散如豬者十余 【大建五年陳宣帝六月西北有黑云如豬洪范五行傳曰當有兵起西北時后周將王軌軍于呂梁明年擒吳明徹軍皆覆沒出通考】

云中二物如羝羊黃色大如新生犬斗而墜 【文帝開皇十二年繁昌楊悅六月見云中物如羝羊斗而墜悅獲其一數旬失所在洪范五行傳曰君不明所致也狀如新生犬者羔類也云掩蔽者奸邪之象羊與楊同音國姓也羔羊子也太子勇既升儲貳晉王廣陰毀之而廢黜二羔斗一羔墜之應也出隋書】

火自空墜入城北有物如龍 【開寶七年棣州城北出五行志】

天雨塵土 【嘉泰元年宋史】

饒州長山天雨木子數畝狀類山芋子味香而辛 【宋神宗元豐三年土人以為木子又曰菩提子明道中嘗有之是歲大稔宋史】

彰德雨白毛 【順帝元統二年俗呼云老君髯民謠云天雨牦事不齊元史】

忠州雨豆 【元豐二年】

忠州臨江縣雨白黍又雨黑黍 【元佑二年以上宋史五行志】

黃河是月水名礬山水 【水衡記】

芙蓉山寒氣逼人 【青羊潭在芙蓉山上六月寒氣逼人唐天寶六載有樵者登山見青羊出臥潭側入不見出長沙府志】

臺州黃巖縣山自徙五十余里其聲如雷草木墳墓皆不動 【慶元二年宋史】

潭面如碧鏡每歲己午忽有泡光出艷異甚過此月則無 【洋縣有念佛巖巖下有潭出漢中府志】

宋光宗紹熙三年他工采石聞其聲呼相應荅 【紹興元年平江府昆山縣石工采石而山摧工壓焉三年六月他工采石鄰山聞其聲呼相應荅如平生報其家鑿石出之見其妻喜曰久聞乍風肌如裂俄頃聲微噤不語化為石人貌如生出通考】

靈帝光和元年有黑氣墮溫德殿庭中如車蓋隆起奮迅五色有頭體長十余丈形貌如龍 【上異之以問蔡邕曰所謂天投蜺者也不見足尾不得稱龍占曰天子內惑女色外無忠臣兵革將起后中平元年黃巾賊張角等令三十六方起兵燒郡國山東七州莫不畢應出通考】

梁元帝承圣三年有黑氣如龍見于殿內 【黑周色今見于殿內周師入梁之象其年為周所滅帝遇害出通考】

宋淳熙十四年有雷聲自太乙宮及和寧門人馬辟易相踐有失巾履者 【山堂肆考】

陸澤縣得石佛五十軀皆長尺余 【宋太宗興國七年六月陸澤縣屬深州民王緒田中得白兔逐入穴掘之得佛通考】

徐州丈八銅像汗流于地 【太和十九年六月魏書】

長安女子有生兒兩頭異頸面相鄉四臂共匈俱前鄉凥上有目長二寸 【平帝元始元年師古曰鄉讀曰向前漢書】

洛陽民生男兩頭共身 【上西門外劉倉妻生也出劉艾紀】

神龍寺前水渠生合歡蓮其花一莖兩房權德輿等賀表 【德宗貞元十八年北夢瑣言】

銅樂縣枯樹斷折忽然自立相屬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銅樂縣屬建寧郡五行志】

鳳凰降萬歲縣 【前蜀玉建天佑七年六月出六帖】

烏集徐州滕縣嗛柴為城中有白烏一碧烏一 【貞元十八年六月出五行志】

群烏集灶朱猗死 【晉安帝義熙三年龍驤將軍朱猗戍壽陽婢炊余忽有群烏集堂競來啄噉婢驅逐不去有獵狗咋殺兩烏余烏因共啄殺狗又噉其肉惟余骨存六月猗死此其應也五行志】

江夏張騁是月所乘牛言曰天下亂乘我何之騁懼而還犬又言曰歸何早也尋后牛又人立而行騁使善卜者卦之謂曰天下將有兵亂為禍非止一家 【晉惠帝永安二年六月其年張昌反先略江夏騁為將帥于是五州殘亂騁亦族囗出五行志】

錢塘猳豕產兩子皆人面如胡人狀其身猶豕 【成帝咸和六年出晉書】

鄱陽縣民家一貓帶數十鼠行止食息皆同如母子相哺者民殺貓而鼠舐其血 【宋寧宗慶元元年鼠將盜貓職捕而反相與同處司盜廢職之象也出通考】

神馬二疋一白一黑出于河中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六月】

二黃龍見東阿井中 【漢武帝建武十二年以上宋書符瑞志】

陽武有鯉魚乘空而斗 【后周大象元年鯉乘空而斗猶臣下興起小人從之而斗也明年帝崩斗失政出通考】

平晉縣蠶自成綿段長七尺一寸五分闊四尺九寸 【承安元年出金史】

江南季夏天身熱汗如泉蚊蚋成雷澤袈裟作水田 【范燈狀江南六月】

流火稍西傾夕影逼層城高天澄遠色秋氣入蟬聲 【薛道衡六月作】

懶搖白羽扇祼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浮瓜灑松風 【李賀六月作】

六月灘聲如猛雨香山樓北暢師房夜深起憑闌干立滿耳潺湲滿面涼 【白居易香山避暑】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白居易苦熱題禪房】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囗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蘇軾西湖】

無限荷花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舡歸自慚不及鴛鴦鳥猶得雙雙遶釣磯 【魚玄機六月聞李郢公垂釣回作玄機長安女字蕙蘭與李公居近唱酬賈島嘗贈以詩咸通中為李億補妾后為女道士】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闌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 【黃庭堅六月晚樓間望】

定林青木老參天橫貫東岡一道泉六月杖藜尋石路午陰多處弄潺湲 【王安石定林六月作】

參差樓閣半天中六月清風百尺松隱約齋壇低曉月五云深處一聲鐘 【唐詩】

雷霆空霹靂云雨竟虛無炎赫衣流汗低垂氣不蘇乞為寒冰玉愿作冷秋菰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日下四山陰山亭嵐氣侵牛羊歸徑險鳥雀聚枝深正枕當星劍收書動玉琴半扉開燭影欲掩見清砧 【以上杜甫六月作】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曉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紅爐中五岳翠干云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何當一夕金風發為我掃卻天下熱 【合璧事類】

蓮蕩落紅衣泉泓數白石 【山谷】

涼雨打低殘菡萏急風吹散小蜻蜓 【盧延讓】

小暑

夏至后十五日斗指午為小暑小暑者初后為小也 【孝經緯】

六月小暑為節者此以相形為名形大暑故謂之

小暑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出三禮義宗】

小暑音比大呂 【抱樸子】

小暑日溫風至六月節也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鷹乃學習 【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蟋蟀一名蛬蛬音拱一名蜻蚓即今之促織禮記注日生土中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遠飛在野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應氏曰殺氣未肅鷙猛之鳥始習于擊迎殺氣也月令】

小暑之日溫風不至國無寬教 【周書時訓】

小暑至挺重囚 【挺寬也月令】

大暑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大暑者望后為大也 【孝經緯】

小暑加十五日指未則大暑音比太簇 【抱樸子】

大暑日腐草為螢中氣也土潤溽暑后五日大雨時行 【螢一名丹良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囗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為明毛詩日囗耀霄行另亦種也形如米蟲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復原形土潤溽暑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郁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大雨時行前候濕暑之氣蒸郁今候則大雨時行以退暑也月令】

大暑陰云出南赤北蒼 【易通卦驗】

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合諸侯不可以興兵動眾 【土將用事欲靜月令】

蛇折鱗于靈窟龍解角于皓蒼遂乃溫風赫曦草木垂干山拆海沸沙融爍爛飛魚躍渚潛龜浮岸鳥張翼以遠棲獸交逝而云散 【曹植大暑賦】

或赫熾以瘴炎或郁術而燠蒸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根生苑而焦炙豈含血而能當仰庭槐而嘯風風既生其如湯氣呼吸以祛短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沃涊而不涼體煩如以于浥心情悶而窘惶 【魏王粲大暑賦】

體沸灼乎如燎汗流爛兮珠連 【卞伯玉大暑賦】

三伏相仍徂暑彤彤上無纖云下無微風扶桑赩以增焚大火曄其南升 【夏侯湛大暑賦】

六月〔二〕

一日

唐睿宗生于蓬萊宮含涼殿 【龍朔二年六月一日出會要】

宋孝宗皇嫡孫生 【干道元年六月一日皇嫡孫生百僚表賀出會要】

德佑元年是日日食星見雞鶩皆歸明年宋亡 【宋史】

唐高祖始詔國學立孔子廟 【武德二年出事物紀原】

宋哲宗是日改紹圣五年為元符詔曰統承圣緒紹述先猷克享天心屢蒙嘉貺甘露薦降靈光屬天申錫無疆神璽自出敕命之幾惟圣時憲恩荅神休以協瑞應其易統年之號用昭受命之符 【合璧事類】

宋崔鶠應詔論馮澥 【六月一日詔書詔諫臣直論得失崔鶠應詔曰馮澥近日上章其言曰士無異論太學之盛也此奸言也昔王安石除異已之人當時名臣如韓琦富弼司馬光呂公著呂誨呂大防范純仁等咸以異論斥逐布衣之士誰敢為異乎安石著三經之說士用其說者入官不用其說者黜落天下靡然雷同不敢可否出文鑒】

龍廣寒江湖異人也事母至孝是日其母壽方啟北牖舉觴忽梅花一枝入牖香色甚佳人以孝梅稱之 【后孝梅百有五歲猶童顏綠發人以為孝感所致出廣客談】

監茶柳應辰蔡余慶是日在黃鶴樓下刻石于十盤亭前題曰東有亭西有庵路十盤而上故亭以十盤名之 【宋仁宗慶歷二年出楚通志亭今廢】

貴妃是日生上幸華清宮命小部音聲小部者梨園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已下于長生殿奏新曲未有名會南海進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歡呼聲動山谷 【是年十一月祿山反幽陵楊太真外傳】

康居國以是日為歲首王及人庶并服新衣剪發須在國城東林下馬射置一金錢于帖上射中者則得一日為王 【俗事天神崇敬甚重廩國人并善賈男年五歲則令與書少解則遣學賈以得利多為善其人好音聲康居漢時通焉在大宛西北二千里與大月氏同俗出西蕃記】

北澗禪師是日有偈云六月一日前萬象森羅替說禪六月一日后八角磨盤空里走今朝正當六月一無位真人赤骨律金毛獅子鮮翻身無角鐵牛眠少室十圣三賢總不如笑倒寒山并拾得 【楊億因演而為頌曰八角磨盤空里走金毛獅子變作狗擬欲藏身北斗中應須合掌南辰后人謂楊億通禪學以其有八角磨盤之句耳出丹鉛摘錄】

號州黃河中有女媧墓唐玄宗天寶十一年是日因大雨晦冥墓失所在至僖宗干符二年又六月是日夜聞有風雷聲曉見其墓涌出下有巨石上有雙柳各長丈余時號風雷堆 【占冢墓自移天下破出五行志】 忌經營 【月令】

清靈真人降 【道經】

南風吹南枝一白點萬綠歲寒誰知心孟宗林下竹 【龍廣寒至孝母六月一日壽方舉觴匆梅花一枝入牖香色殊常人以為孝感所致遂作此一絕】

二日

太乙宮云氣如香煙 【仁宗慶歷間京師五月旱諫官王公素乞親行禱雨帝曰太史言六月二日當兩一日欲出禱公曰臣非太史是日不雨帝問故公曰陛下幸其當雨以禱不誠不誠不可動天臣故知不雨帝曰明日禱雨醴泉觀公曰醴泉地近豈憚暑不遠出耶帝曰當禱西太乙宮六月二日召王公以從日色甚熾埃霧漲天帝不怡至瓊林苑回望太乙宮上有云氣如香煙以起少時雷雨至帝卻逍遙輦御平輦徹蓋還宮明日召對帝曰朕自卿得雨出聞見錄】

唐中宗崩 【葬定陵在京兆府富平縣界通考】

宋太祖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 【建隆二年宋史禮志】

唐景龍二年是日蘇颋為中書舍人劇任文詔動以萬計而颋手操口對無毫發差韓禮等轉書詔草屢謂颋曰乞公稍遲禮等手腕將廢恐書不及李嶠嘆曰舍人思若涌泉嶠所不測也 【譚賓錄】

三日

宋太祖平廣南祭南海 【開寶三年六月三日出禮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浮山县| 吴桥县| 济宁市| 噶尔县| 志丹县| 青阳县| 泽库县| 资源县| 舒城县| 阳西县| 乌鲁木齐县| 福贡县| 涿鹿县| 无锡市| 临沂市| 揭东县| 永川市| 景东| 沁源县| 灵璧县| 铜川市| 日喀则市| 拜泉县| 泰宁县| 长春市| 文水县| 扎兰屯市| 大庆市| 张掖市| 固阳县| 都江堰市| 芦山县| 宁陵县| 邻水| 松桃| 思茅市| 察雅县| 静乐县| 罗城|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