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作文教學與趣味性的結合

學生興趣與作文趣味教學

興趣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它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優先認識的傾向。它是學生學習中最現實的動力,是學生自覺性的起點。同時也是教師點燃學生智慧火花的引火點。

“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宋朝朱熹道:“教人不見意趣,心不樂學”。

以上是從反面來闡述的。接下來從正面闡述,“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明朝王陽明論曰:“今教童子,必使其趨于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不能已。”由此足見,興趣在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的巨大作用。

作文趣味教學從學生的趣味出發,從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不斷地給予學生良好的正面刺激,觸發學生神經元的亢奮,使之長久地保持旺盛的熱情。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學有所知,練有所得。

怎樣進行作文趣味教學

(1)注重教學內容和語言 須在對現行高中作文教學訓練序列有個全面而深入的把握的前提下,注重作文教學內容、教學語言的通俗化、形象化、趣味化。

其一,作文教學內容要力求通俗化、具體化。也就是說,“寫作指導”的例子和“借鑒實例”的補充與更換,如高中第三冊寫作第一單元,訓練的主題為“議論文要有理有據”。編寫者在“寫作指導”談到了兩個實例:一是學生對《失街亭》多角度立意,以說明“有理”和“針對性”;一是“濫竽充數”成語立意,以說明“有新意”。這兩個實例都沒有做到人性化,都沒有附《失街亭》原文與“濫竽充數”的故事。

《失街亭》原文出現在高中教材第四冊,“濫竽充數”的故事在此之前學生也未學過。這樣一來,要學生自讀兩個例子后,并不能知道立意是否“有理”,是否有“針對性”,因為并非所有學生都讀過《失街亭》和“濫竽充數”的故事,即便學生讀過,究竟留下多少印象也是問題。

在教材沒有變革之前,我們教師所能做的,一是補充,引導學生細讀后,先談感悟,再討論實例,這樣的“補”是有意義的,也會有趣些;這一單元還有一篇“借鑒實例”,好像是學生所為,不過真的如學生所說,“看了以后,我們不知道如何寫有理有據的議論文了”。原因何在,這是一篇很不典范的議論文,與其說是議論文,還不如說是雜文或議論性散文,這叫學生如何借鑒?對此“借鑒實例”,最明智的做法是“換”。關于例文的取舍與更換,總的原則是與學生的生活貼近,與學生的知識實際相扣。

作文教學的內容要投入。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投”與教材或作文訓練有內在聯系之“石”。如高中第三冊寫作第三單元,出現了“意象”“象征”等詩歌相關知識,可“投”相關內容,或將與“意象”“象征”有關的課內詩歌大集合,讓學生自選品味;可教師進行專題講析,只有這樣,讓學生在熟悉中獲“智”,在應用中長“識”。二投社會生活之“石”。可抓住貼近學生生活而學生又十分關心的話題,讓學生說,讓學生議,學生是相當感興趣的,關鍵是看教師善不善于抓“點”。

總而言之,這兩“投”只要“投”得準,“投”得巧,定會使沉寂的課堂蕩起五彩的漣漪。

其二,作文教學語言要通俗化、形象化、趣味化。這就要求老師隨時錘煉自己的作文教學語言,或要言不煩,畫龍點睛;或洋洋灑灑,娓娓而談,力求有播音員的音色,相聲似的幽默,小說樣的形象,戲劇化的沖突,詩朗誦的激情。

總的要求是如行云流水,優美自然,不可單一呆板,而應有靈活多變的旋律。“起始階段宜舒緩徐進,課堂高潮趨于緊亢,結束階段宜微昂穩收,以音量牽動思維。”把握了這些,學生聽起作文課來定會興味盎然。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喚起和觸發。

(2)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

其一,注重每課的“導入”要具有趣味性。“導”信息流通樂意思維的情趣,“破”壓抑閉塞的學習心理。要藝術地運用作文教學語言,喚起學生原認知結構中與之相應的感受和觀念,使學生對作文教學內容有似曾相識、近探究竟的對話欲望,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變被動聽講為主動聽講。

如教學第一冊第一單元“感受與思考”,可先講“觀察與體驗”,用宋末元初大畫家陳子昂爬在地上,仿效馬的的各種姿勢,體會馬的性格以至畫馬達到出神入化境地的故事導入,讓學生對“體驗”有粗略而具象的認識,增強學生觀察生活,認真體驗,在體驗中感受的積極性。

又如講第六冊“本色與文采”時,可讓學生明白語言修養的重要性,教師可寫出四個詞“吃不起”“吃來來”“吃不得”“吃不了”讓學生感受。

總之,“導入”是一堂作文課的首要環節,它凝聚著教師的智慧。至于導入方法,多種多樣,貴在精心設計。

其二,作文要做到“練”而有趣,“練”而有效。讀而不寫,講而不練,都等于一鍋白水。怎樣練?是每個教師必須深思熟慮的事。總的原則是“練”而有趣,“練”而有效。這就要注重訓練方法的多樣化、立體化、形象化。可讓學生看電視錄相,可帶學生外出采風,可作科學演示實驗,可組織調查,可組織論辯,可組織即席演說等。

總而言之,避除單調乏味,力求變化生動,構成一種美的教學情境,形成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訓練任務。

第三,課型設計應靈活多變。即邊練邊講邊議結合,或答疑與評議結合,或示范交流結合,可寫作與修改結合,這樣有助于隨時觸發學生神經元的亢奮,使學生對訓練保持旺盛的情緒。

第四,作文的形式要富于變化,確有趣味。這就要教師在設計作文時要舍遠求近,注重實際,一是積極向學生的生活靠攏,寫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使他們樂于寫;二是挖掘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作文材料源,去除學生對作文的距離感,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使學生感到作文是一種樂事。三是要開展“編集子”“編報”活動。可由學生先編選,再由教師指導匯編成《班級作文選》。

總之,“編集子”也好,辦報、寫總結也罷,都是一些對學生來說十分有益而又十分有趣的作業形式。

(3)激發需要感和成就感 在進行作文趣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持續不斷地讓學生滋生出需要感,不斷地讓學生體驗成就感。要反復向學生講明寫作的好處,要讓學生明白寫作不外表達思想與情感,寫作可讓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話要象強心劑一樣注入學生的精神骨髓,使之變為學生作文的心理內驅力。

當然單靠這一方面是不行的,還得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驗到作文的喜悅——獲得“高峰體驗”。這既可促進學生興趣的保持,還可促進學生興趣的增長。

如何讓學生享受高峰體驗呢?具體做法有三;一是種用作文批改契機,經常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隨時捕捉其“閃光點”;二是可以組織學生翻看自己的或別人的作文,從中看到自己以前蹣跚的足跡,喚起對生活的美好回憶,體會寫作是多么有趣的事;三是教師可將優秀作文通過壁報、板報、廣播加以介紹、交流,并向報刊推薦。四是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作文大賽,讓學生在競爭中走向成熟。

總之,一句話,想方沒法,以榜樣帶動全體,實現作文的最大效應——獲得讀者的共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昌乐县| 鹤壁市| 沐川县| 娄底市| 偏关县| 西充县| 卢龙县| 怀化市| 昆明市| 穆棱市| 凤凰县| 咸宁市| 乃东县| 呼伦贝尔市| 琼结县| 礼泉县| 丁青县| 安康市| 临洮县| 沽源县| 延庆县| 赤峰市| 沭阳县| 大港区| 中超| 文安县| 渝北区| 凭祥市| 鱼台县| 沾化县| 高碑店市| 大厂| 湄潭县| 赞皇县| 眉山市| 瓦房店市| 孝昌县| 玛曲县| 承德市|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