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培養興趣與作文教學的關系
- 語文教學的趣味作文設計
- 潘玉峰 代旭編著
- 1143字
- 2021-05-28 16:04:22
學生厭煩作文的原因
目前的小學生大都對作文不感興趣,甚至害怕、厭煩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教師缺乏新穎的教學思想,不注重激發、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
其次,作文命題老一套,枯燥、呆板,沒有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命出適合兒童特點、趣味性、可寫性強的題目。
第三,作文指導重形式輕內容,使小學生走進“沒啥可寫”的困境。
第四,對小學生作文要求過高,特別是作文講評,不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表揚少而批評多,不善于發現差生作文中的“閃光點”,致使小學生失去了寫好作文的自信心。
當然,造成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的原因還有其它方面,但主要因素在教師。我們探究原因目的在于采取相應的對策,以便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激發、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從而使學生進入“樂此不疲”的境地。
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
可有以下幾種方法:
(1)轉變教學思想 善于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改經驗。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其把要我寫變為“我要寫”。
(2)改革方式和方法 命題方式要求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有全命題、半命題、自命題等。但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都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力求題目具有趣味性和可寫性。像《我家的臥室》、《我家的小羊》、《放學路上》、《我喜歡……》等,就能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3)上發作文指導課 作文指導是硬功夫,這主要由教師的作文功底決定。因此,教師要大練作文指導功,第一位的是練好寫作功。通過經常寫“下水”文,摸索作文之道,品嘗作文甘苦,成為寫作的行家里手,得法得力。
在作文指導上,還要注重指導學生觀察積累生活素材,切實解決好“寫什么”的問題。這樣,何愁學生寫不出好的作文來。
(4)降低作文要求 循序漸進地提高,盡可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成功,成功便會得到滿足。想得到滿足就是一種欲望,而欲望就是一種需要,這是教育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遵循這些基本觀點,盡可能創造條件,使學生獲得成功從而得到滿足、愉悅,增強欲望,生發興趣。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呢?
首先,要降低作文要求,使每一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這其中還包括作文批改和講評。在作文批改和批評時,要特別注意發現差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句話寫得好,一個詞用得好,都要為其叫好。
其次,要用批語肯定其優點,鼓勵進步,使每個學生都樂意作文。
再次,要舍得給高分。評講作文要多表揚少批評。尤其要偏愛差生的作文興趣,在恰當點出作文不足的同時,一定要讓差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這樣做,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作文水平。
綜上所述,注重培養學生的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這已被實踐證明,學生對作文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能產生用之不竭的動力,產生一吐為快的欲望,迅速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