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太陽場》(63)—幸福的公式
- 太陽場
- 羅傳銀
- 1186字
- 2018-07-24 05:58:20
導語:通往幸福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是增加效用,獲得滿足感;二是降低自己的期望。
二年以后,楊進從西溪監獄走了出來。
這是一個清新的秋天,淡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遠處的薄霧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的輕紗。眼前遼闊的景色看起來那么清澈,使人的思想像鳥兒一樣,可以越過所有那些林立的屋頂和森林,向著一望無際的天邊不斷地伸展。
楊進又一次尋找那個太陽。當他推開勞動力市場大門,那個太陽還是那么誘人。他站在市場的中央,昂著頭,顯得頂天立地,看著那條閃閃發光的產業鏈滾滾向前,整個市場變成紅色的天空。他感覺到人生的河流還在流淌。
一個人如何配置自己的生命,他已經感受到了,物質可以再生,精神可以重塑,秩序可以重新建立,但是時間是不可再生的,人類永恒的主題是用最少、最短、最快的時間創造出最具有價值的東西。
楊進向左邊看看,陶建正在卷曲著身子在產業鏈上奔跑,謙卑的像一個小鳥,這與他從前認識的陶建完全兩樣。他自信地走了過去。
“你回來了?”楊進點了點頭。陶建也老了許多,厚重的眼袋掩蓋不住一些沮喪,額頭顯現了幾根的白頭發。“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陰郁的話語透露出陶建對自己失業的身份不滿。
楊進望著陶建,身上沒有了藍色的身份證件,它曾經是那樣的耀眼,讓他一直抬不起頭來,現在覺得他們之間的心理契約已經不存在了。
楊進又向右邊看看,鄭立正在晃動著腦袋在產業鏈上散步,悠閑的像一頭大象,好像對失業一點也不在乎。市場就是這樣改變每個人的性格,以至于有真正的平衡。
鄭立也走了過來,拍了拍楊進的肩膀,“找到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了?”鄭立還是那樣,說話總是直奔主題。鄭立的皺紋也顯露出來了。可以領略這幾年的歲月滄桑。
三個人并排并站著,陽光照耀著他們的身影,接受整個市場的挑選,顯得格外的悲壯。楊進顯得最為樸素、但最為蒼老。其實大家骨子還是一樣,又來到了這條產業鏈上,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奔跑。
“一個人,當他失業以后,究竟意味著什么呢?”楊進這樣問,“就是尋找自由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鄭立晃著腦袋說。
“就是尋找自己最大的滿足。”陶建看著楊進。
“其實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工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是為別人活著的,我現在不想這樣了,我只想活出我自己。”鄭立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三個人就站在市場中央,談論起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你知道薩繆爾森的幸福公式嗎,幸福=效用/期望,通往幸福只有兩條路,一是增加自己的效用,二是減少自己的期望,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哈哈,這就是失業的代價,然而事實上說明,這兩條道路是自相矛盾的,甚至相互否定的,人就是在不斷被打破的平衡中痛苦地選擇。”
“我認為所謂幸福的人,是因為自己內心堅信了某一套邏輯自洽的信仰體系,圍繞這個信仰體制建立了真摯的感情,這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們談到了人生的幸福,人生的情感。楊進突然醒悟什么,這時候他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洪英。楊進瘋一樣地跑出了勞動力市場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