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緩緩前進著。
此次柳老太太大壽,顏府除了老太太,大太太還有本來就要跟過去的姑娘們,二太太也得了意思一塊去。
有這個機會,二太太哪里不樂意,她原本心里就打算厚著臉皮跟過去的。既然二太太也去,那就多了一輛馬車。
二姑娘和四姑娘跟著各自的母親,剩下的三個人則擠在了一輛馬車上。去得人多了,老太太就沒有讓她們帶上丫鬟。
“除了那次去榮華寺上香外,這還是我第一次出門,心里有些緊張呢。三姐、七妹你們不緊張嗎?”車上沒有丫鬟,當中擺著茶壺,五姑娘動手一人斟了一杯茶。
“我去過我舅舅家。”三姑娘揚了揚下巴道。
“舅舅?”五姑娘好奇道:“三姐去過忠樂侯府?”
五姑娘只知道三姑娘出過府的,卻不知道去過哪里。她在府里應該說是在清歡來之前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也只有四姑娘對她好些。
“是我姨娘的哥哥。”三姑娘訕訕地道。她再受寵,大太太也沒有帶她去過。忠樂侯府的柳姐姐還是她來府里做客的時候認識的。
見氣氛有些僵硬,清歡捧著杯子笑道:“我也是出門過的。”
“對。”五姑娘眼前一亮:“七妹妹是從余杭過來的,可是走了好一段路呢。街上好不好玩?人多不多?”
五姑娘問得純真自然。
清歡幾不可察地皺了皺眉頭。
“哪有這么回事?我們是一路坐了船過來的。路上倒是有聽過幾次,但那是為了補給水糧。況且當時還要照顧弟弟,又因為.因為要守孝。哪里能能出去。”
“不過.。”清歡食指輕輕摸著杯沿道:“在余杭的時候,娘嘗嘗帶著姐姐和我出去拜訪朋友的。”
說著,清歡眼底就多了一絲落寞。
五姑娘捧著杯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七妹妹,咱們還是休息一下吧。別想其他什么東西了。”三姑娘說。
清歡抬頭一笑,收回視線,重新靠坐在窗戶邊,心里卻是盤算開了..。
自進了顏府之后,除了剛開始沒辦法用了帶來的錢銀。后面的基本上是柳姨娘她們用繡品換來的錢再加上一些月銀就足夠開銷了。只是若是一直只有賣繡品這一進項,到底不是長久之計。
柳姨娘提議買些田地,租給農戶,每年可以收租。這些田地也可以當做日后的嫁妝,清歡失笑,難為柳姨娘想到那么遠去了。不過,說起來,前世的時候,清歡記得聽姐姐說過幾年后土地越來越貴,糧食也漲價了。特別是兩年后的一次戰役,好像朝堂籌不夠軍糧,當時的一名皇子私掏錢銀購買糧食,就是為了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這樣看來,購置田產還是有些必要的。
只是,清歡想著該讓誰來打理。顏家人?清歡可是一萬個不放心。但是若是隨隨便便給了別人打理,就怕其他人有話講。至于隱瞞田產這種事情,清歡根本沒有想過?這東西本來就是可以查的,瞞得了一時可是瞞不了一世。
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個可靠的人幫忙購置田產。清歡一個小姑娘家家的,柳姨娘又是個妾室,零露蔓草她們更不用說了。偶爾出去買買繡品還好,但是田產這些是要在官府備份的。總是要清歡的名字在上面。
清歡想得頭疼,正嘆氣的時候,馬車已經到了忠樂侯府。
顏府的位置只是在以前在重華街的舊宅胖買了附近其他的幾處宅子,然后推翻了重建成現在的顏府。重華街在西城的外圍,而忠樂侯府則出于西城的中心位置。
這地處越中心,地基宅子就越貴。
馬車停在鳳嘴街上忠樂侯府大門前。
三姑娘正想掀開馬車下去,外面就傳來秋葉的聲音。
“老太太讓三位姑娘不要下車,這馬車還要往里面行一段路呢。”
三姑娘收回手,低著頭不知道再想什么。
清歡余光掃到她臉色不太好,大約是有點尷尬吧。
馬車很快又一次動了起來。
清歡把茶壺小幾都收回馬車的暗格里面。
等馬車再一次停了下來,三姑娘依然率先下了馬車,清歡坐得里面一些,等她下去的時候。老太太身邊的冬末已經守在她們身邊了。
汝陽伯府的下人早早地接到通報了。
顧而一名婦人裝束穿著綾衣的人在同老太太說話。
“姑奶奶,你可來了。老夫人一大早就在等你了。”這稱呼想來是那柳老太太忠樂侯老婦人身邊的人吧。
顏老太太笑:“好久沒有聽到這個稱呼了,現在也只有你這樣叫我了。”
一時說得有些感嘆。
“蔡媽媽,我們先去給太太請安吧。”大太太是認識蔡媽媽的,忙打岔了話題。
“對對。”蔡媽媽笑:“姑奶奶,大姑娘這邊請。”
眾人進了一處院子,又被領著進了屋。
丫鬟們奉茶上水果,來來去去地走了之后。
清歡才開始悄悄打量了起來。
柳老太太許是壽星的原因,今天打扮得極其喜氣,整個人紅通通得卻不顯得俗氣,反而讓人看著羨慕。
“嫂子,我來給你祝壽了。”老太太笑。
柳老太太嘆道:“你也不常來,若是今天沒來,我可不認你這個妹妹。”
老太太道:“哪能呢?這不是府里忙嗎?若是有了時間肯定會來嫂子這里坐坐的。”
“也是。”柳老太太點頭,她也是接到消息的人。
“二丫頭呢?過來給我看看。”
二姑娘忙起身走了過去。
柳老太太瞇著眼睛打量道:“生得真好,難怪能嫁給汝陽伯府的世子。”
又問:“規矩學得怎么樣?夏媽媽好不好。”
二姑娘難得溫順地答:“夏媽媽說尚可。外祖母幫忙介紹的,自然是好的。”
“果然不錯,瞧著話說得。”柳老太太笑。
大太太與有榮焉地笑了笑。雖然這么多年同柳老太太這個繼母關系一直不咸不淡的,但是她畢竟是幫了二姑娘,大太太終于還是放下了些面子。
“七丫頭,過來。”老太太突然招清歡去。
清歡點頭,轉身從冬末手里接過一只紅木匣子。
“這就是你先前同我說過的,那個什么.。。珠繡抹額吧。”柳老太太問。
清歡看了老太太一眼,見她點頭,才恭敬地說:“清歡借花獻佛給老夫人祝壽。”
“這是什么意思?”柳老太太奇怪了:“不是說這是你們府里七姑娘做的嘛。怎么是借花獻佛了。”
老太太沒有回答,只是笑瞇瞇地看著清歡。
“珠子這些都是老太太給的,畫樣是四姐姐畫的,三姐姐和五妹妹出了主意。對了這紅木匣子我聽說了,原本是要給二姐姐的,后來又送到我這里。如此一來,我就是只出了串珠子的力氣活。可偏偏老太太偏心,把這功勞都往我身上推了。這主意還是王媽媽出的,可不就是變成借花獻佛了嘛。”
“清歡祝老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一時屋子里,眾人紛紛說著祝壽的話。
柳老太太開懷大笑道:“好好,都是好孩子。”
“妹妹,你有的孫女都是好的啊。”
老太太微笑。
蔡媽媽上前接過那紅木匣子。
柳老太太好奇,親自打了開來。
一聲聲驚呼響起。
就是二姑娘她們也是頭一次看。
老太太只讓清歡收著,等拜壽的時候拿出來。
柳老太太看著喜歡,連忙讓蔡媽媽給她戴上。
“真好看。”蔡媽媽道。
又有丫鬟捧了手鏡過來,柳老太太一看可真是不錯,特別是那上面的卐字和那金童抱著的鯉魚好看別致。
老太太也是第一次看到,眼里閃過一道光芒,頗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清歡一眼。
清歡低著頭,沒有注意到。
“外祖母,我想去看看柳姐姐。”二姑娘說。
“是不是陪著我們這些老骨頭無趣了。”柳老太太的話惹來了二姑娘的不依,又說笑了幾句才吩咐蔡媽媽親自帶了她們去找二姑娘口中的柳姐姐。
“你柳姐姐這回應該在學女紅呢,偏這樣的日子還不肯躲懶一日。正好你們去吵她,讓她陪你們聊會。”
二姑娘矜持地笑笑。
等清歡她們離開了,柳老太太說:“看著也是個可憐的孩子。以后你給她找門親事,送付嫁妝也就是了。權做今天她的一番心思吧。”
老太太不語。
柳老太太嘆氣:“這么多年了,你怎么還記恨著呢。我看這丫頭也是個不知情的。對你這個接她回府的祖母態度也是仰慕的..”
“嫂子,再看看吧。”
“行,今天也不說讓你掃興的話。總不能讓你高高興興地過來,反而給我拜壽后卻是不高興吧啊。”
老太太微微一笑,換了話題問:“侄孫女的婚事怎么樣,有主意了嗎?”
“這段日子,一直再看。你也知道她是個心中有主意的人,我們雖是做長輩的也輕易不會去勉強他。只能選了幾戶人家,讓她自己看吧。以后是好是壞,都是她自己的事情了。”
柳老太太雖然這樣說,到底還是希望孫女以后婚姻順暢。
“看中的是哪幾家?”老太太關心道。